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8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7-27 15:36:54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七生老师德艺双馨。
不知道大家对他的方子有没有研究。
在此请教大家几个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越来越热,根据天人相应原理,人也应该是阳气越来越盛,越来越容易上火。但是三七生老师习惯用干姜附子之类的温性药物,依据好像是现在的人多里寒。问题就是:
    1、为什么不是内热多而是内寒多?难道天人相应不对?
    2、干姜附子使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现在有咽喉炎、口腔溃疡、鼻炎的人越来越多。
    当病人出现了哪些症状我可以使用当归四逆汤、桂附地黄丸等温性药物。
2
匿名  发表于 2005-7-28 15:04:50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难道就没有人能够回答????
3
发表于 2005-7-28 17:03: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嘿嘿,这个...这个...也许是他老是碰见内寒的人了
4
发表于 2005-7-28 19:1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下面引用由百苏葶苈子2005/07/27 03:36pm 发表的内容:
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越来越热,根据天人相应原理,人也应该是阳气越来越盛,越来越容易上火。但是三七生老师习惯用干姜附子之类的温性药物,依据好像是现在的人多里寒。问题就是:
   1、为什么不是内热多而是内寒多?难道天人相应不对?
   2、干姜附子使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天人合一没有错误,全球气温变暧,则属阴阳隔离,外阳盛,内阴盛,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地球外则变暧,而内部变寒。人亦是如此,人愈易上火,则内寒愈盛,此为阳不能入于阴。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5
发表于 2005-7-28 19:14: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下面引用由百苏葶苈子2005/07/27 03:36pm 发表的内容:
二、现在有咽喉炎、口腔溃疡、鼻炎的人越来越多。
   当病人出现了哪些症状我可以使用当归四逆汤、桂附地黄丸等温性药物。
此问题如上,如上证,实火证,本先生临证多年,未见一实火,皆以白通汤治愈。
6
发表于 2005-7-28 19:21: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同感。
7
发表于 2005-7-28 19:23: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下面引用由百苏葶苈子2005/07/27 03:36pm 发表的内容:
三七生老师德艺双馨。
不知道大家对他的方子有没有研究。
在此请教大家几个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越来越热,根据天人相应原理,人也应该是阳气越来越盛,越来越容易上火。但是三七生老师习惯用干姜附子 ...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相关?
8
发表于 2005-7-28 19:4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7/28 07:23pm 发表的内容: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相关?
还有激素的广泛使用?最终形成的一种医源性的病理改变——阳虚增多?
9
发表于 2005-7-28 20:11: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除西藥外,還有一些攬用中藥的同道, 處方20多味藥,.而且一劑藥的份量達16兩之多,治療3至4歲的小孩的皮膚病,那會不虛.....
10
匿名  发表于 2005-7-28 20:35:48

[原创]继续请教各位

这点气候变暖算得了什么?
记得竺可桢文集说,原来的渤海湾冬天是可以承载军队通过的。三国志上曾经记载曹丕在淮河冰冻封河时于其上练兵。现在和当时相比温度升高可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的温室效应不过升高了几度而已。
况且,外界气温升高,人体的阳气就一定增加吗?恐怕不能一叶知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18:03 , Processed in 0.0522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