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5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营卫钩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8 19:4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5/08/30 00:29am 第 1 次编辑]

营卫钩玄
徐培平  周东浩
营卫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早在《内经》即设立专篇进行论述,主要内容散见于《五十营》、《营气》、《营卫生会》、《卫气失常》以及《卫气行》诸篇,下面结合自己研习经典的体会从营卫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面做一总结。
一、营卫钩玄之生理篇
1、营卫来源
营卫皆由胃中水谷精微所化生,源于中焦,本于下焦,散于上焦。吴谦在《订正伤寒论》中曾言及“营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卫,即气中剽悍者,营,即血中精粹者。以是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是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然营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肾中先天之精气与脾胃后天水谷之气是营卫化生的源泉,相对来说卫更关乎先天,营更关乎后天,但实际上营卫的化生皆禀于先天,养于后天,和先后天因素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可偏废。
2、营卫循行
营卫循行有两途:一是运行于十四经脉,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在心肺上焦宗气贯心脉行呼吸之推动下,营卫随十四经谐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复还于手太阴肺,如环无端,终而复始,阴阳相随,营卫相将,谐行出入。如此,胃中化生的营卫由中焦升散至上焦,然后上下表里升降不息,往返不止,在上下往返转运中复又化生营卫之气。二是营卫随天地运转、阴阳盛衰而进行的昼夜循行。一日分为十二时,卯酉分昼夜,子午分阴阳,人气亦应之。卫气之行,昼夜五十周于身。平旦阴尽,卫气出于阳,卫阳逐盛,至午卫阳极盛,由午至酉卫阳逐衰,卫气依次循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加强阳经之运行,运行二十五周。入夜阳尽入阴,由酉始阴气逐盛,至子阴气极盛。子至卯阴气盛时,加强阴脏运行,亦运行二十五周。而后平旦阴尽,复从足少阴运注于阳经,与天相贯,常如无已,阴尽而阳,阳尽而阴,往返无穷。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对于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不可绝对理解。盖阴阳互根,营卫相随,卫气行,营气必随之。张志聪说:“卫气之循经而行者,与脉内之营气交相环转。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者,与脉内之营气相将而行。”虽卫气白昼加强阳经运行,黑夜加强阴脏运行,然营卫必相随而行,以便温润卫阳运行之脏腑,和其所主。
相对于营气来说,卫气在生命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这是由于它的性质剽悍滑疾,常常不受脉中血液流速以及脉道的约束,可以根据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功能的变动,在运行于经脉的同时随时应急。如热饮食或酒热之气入胃,熏蒸卫气,营卫受热加速运行,即可越其经脉之道而出。《营卫生会》篇说:“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即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经脉》篇说:“饮酒者,卫气先行于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已满,而经脉大盛”。热饮食和酒热之气入胃,卫气振发,运行加速,腠理疏泄,卫气走之,见开则出,营气亦随之,故经络充盛而满,汗出,营卫越其外。营气之运行其常乃是发挥其精专营养的作用,既入于五脏之隧道——经隧内脏组织,又随经脉之血运行于体表,一日一夜周于身,常营不已,终而复始,是谓常道。营与卫阴阳相随伴行于身,二者一内一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或旁达四肢,或遍泽于皮毛,或出入于十二经脉腧穴,营血卫气相互间阴阳相抱,和谐贯通,以络脉系统为道路,以津血气化为形态,昼旺行于阳,夜旺行于阴,此生物钟之天人相应规律也。
2
匿名  发表于 2005-8-28 21:32:16

营卫钩玄

  其实,经云"营气之道,纳谷为宝",后天饮食会化生营气,还需要借助"中气"(在原气的推动下),同时化生"卫气",同时发挥各自的功能,最后三者在下焦化生"原气"!同时排出水气-----此所以仲圣常云"小便利则生"的道理!"经所谓"气化则能出矣"实非膀胱的功能!
  说露了,说露了!聪明者自悟!
  
3
发表于 2005-8-31 21:21:40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5/08/28 07:49pm 发表的内容:
卫气依次循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加强阳经之运行,运行二十五周。入夜阳尽入阴,由酉始阴气逐盛,至子阴气极盛。子至卯阴气盛时,加强阴脏运行,亦运行二十五周。
只叙说了点皮毛,还没有触及到实质问题。
‘二十五周’只在阳经流行吗?
难道‘二十五周’的循序如此吗?:
[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

《内经》的旨意应该仔细领会哟。
4
发表于 2005-9-1 00:19:17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5/08/28 07:49pm 发表的内容:
卫循行有两途:一是运行于十四经脉,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在心肺上焦宗气贯心脉行呼吸之推动下,营卫随十四经谐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复还于手太阴肺,如环无端,终而复始,阴阳相随,营卫相将,谐行出入。
把十二经的流行发明为‘十四经脉’,可谓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5
发表于 2005-9-1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歧伯曰:
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究其理奥,则“粗之所过,工之所息也”。
6
发表于 2005-9-1 11:52:48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引星河先生:“  歧伯曰: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究其理奥,则“粗之所过,工之所息也”。”
非也!


  歧伯曰: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
  在此“粗”字不能理解为:粗心大意。这句话实有其深奥之处,宜是今之医者莫能窥思之处。如能解其真5000万就可拿回家。
  
7
发表于 2005-9-1 12:02:45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下面引用由zajian2005/09/01 11:52am 发表的内容:
非也!

歧伯曰: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
在此“粗”字不能理解为:粗心大意。这句话实有其深奥之处,宜是今之医者莫能窥思之处。
无须揣度,这里歧伯的话语是比较通俗的。
此处之“粗”,意指‘外行’也。

君不见楼顶的文章,出自小说家诠释古文的手笔么?
8
发表于 2005-9-1 15:28:02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我上面暗示的,你一定要记住。等到你那一天悟出其中的道理就能明白我用心良苦。确实是“工之所难也”。如果是今天应该是“上上之所难也”。
    星河先生能不能把《歧伯曰: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这句话的书告知一下或上传一下。先谢谢了!
9
发表于 2005-9-1 17:27:36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下面引用由zajian2005/09/01 03:28pm 发表的内容:
星河先生能不能把《歧伯曰: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这句话的书告知一下或上传一下。先谢谢了!

“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句,出自《灵枢经》。

10
发表于 2005-9-1 19:04:33 | 只看该作者

营卫钩玄

  引用星河先生:“君不见楼顶的文章,出自小说家诠释古文的手笔么?”

  以为有那一本书有这句话《歧伯曰:经脉者,“粗之所易,工之所难也”。》

  空喜一场。多年没有的激动,还是谢谢先生的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14:29 , Processed in 0.0531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