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疗习惯性便秘不但要审证求因更贵在辩证统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7 22: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治疗习惯性便秘不但要审证求因更贵在辩证统一
                               ——杨俊耀
    便秘一症,病虽在胃肠,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它不仅有不同证型之分,而且存在着有虚有实的病理性质以及虚实相互转化或虚实夹杂之证的病机转化,故便秘治疗当分清虚实,辩证论治,不能单纯使用通下法。若经常服用通便药,如麻仁丸、上清丸、果导、番泻叶等,其结果不仅会出现用药则便,停药又复秘;更会有攻伐过及,败胃伤气,正伤液涸之虞。
    笔者自己多年探索和研究,在临床上把便秘一证归纳分类为以下十种之证型:
    1、热结阳明腑气不通;2、气机郁滞传导失司;3、气虚不运传导无力;4、阴血亏少肠道干涩;5、阳气哀弱寒凝肠间;6、肺经热盛下移大肠;7、肝气郁滞痹阻肠道;8、瘀血积肠阻碍传导;9、湿热蕴结雍阻肠道;10、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
    但治疗便秘症,光依据证型之分去施治,若要论其是客观科学,笔者认为实不尽其然。由于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问题,随着近年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对“证”的现代病理学基础已经有所认识,由于“证”的病理改变带有多个变理参数,必须寻找一个最能说明问题,能包容诸多因素的系统,而形状与素质就是最理想的选择。从临床上要理解体质与“证”的固有相属性、体质与“证”的潜在相关性、体质与“证”的从化相应性。同时也要明白中医病因的认识,并不是借助于实验、分析和微观等方法对病原体进行具体了解,正如中医的脏腑概念已超越解剖实证一样,脏腑辨证的本质是一种系统集约的——从功能态到功能价的组合;病因就是这一集约受到损害的一切因素。据此笔者临床思维踪迹,基本上法贯“辨证统一”论,以便秘表现出现象的不同组合来判断现象系统证候的特异性质,随之对便秘一症的治疗,建立一套“病因、病机,病理、病性四位一体”的综合认识。比如《温病条辨》中“增液汤”是治疗阴虚便秘的主方,是为温热病后期阴液耗伤而肠液不足所致的便秘而设,该方有“增水行舟”之意,但是有时投之临床却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为此临证时要伍以适量的行气之品,一则疏理气机,再则还能防止大队养阴药物滋腻碍胃之弊,起到“鼓风扬帆”之妙,同时再佐加宣通上焦肺气之品,合用“提壶揭盖”和培土荣脾“以补为通”等诸法并施,从而使肺气得宣、胃肠气机得畅、肠道津液得复,传导功能自如,便秘自愈。
    感悟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可贵在于发现,凭空产生的灵感是虚无的,不可信的。笔者认为古今时宜有差别,疾病也必然有变化,以古方治今病,必须师其意、循其法、而不泥其方;遣其方、用其药、而不拘其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便秘一症的治疗,同样深究善思,尊古不泥。以上是笔者针对习惯性便秘治疗多年临床经验的理性归纳,以共诸位赏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15:14 , Processed in 0.0784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