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艰难的中医(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4-14 21: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凡被称为“国粹”的,都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精华之所在。中医是“国粹”,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就是“国粹”这一殊誉,有如镣铐一般,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羁绊着中医药的发展步伐。
不知大家看过电影《神鞭》没有,片中主人公二狗从祖辈那里继承了绝世武功____发辫功,当地称之为“神鞭。二狗就是凭借这只神鞭,惩治地方恶霸玻璃花,打败倭寇小日本。然而,在义和团的一次抗英战争中,二狗的神鞭被英军的炮弹炸断,他痛不欲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逸山林。若干年后,玻璃花已是北伐军中的一个队长,二狗突然出现他眼前,看到腰别两只乌黑手枪,一溜光头的二狗,不无挑逗地说道:“咋啦,神鞭没有了?今天来试试?!”二狗冷冷的答道:“老祖宗再好的东西也得变。鞭剪了,神留着。再难的东西咱也得玩,这一玩,还得玩到家。”话落手起,玻璃花的帽子早已飞上天空,枪声再响,帽子已稳稳地被子弹粘在了树干上。此情此景,玻璃花只有跪地求饶的份。这就是二狗的变法___神鞭变神枪。电影毕竟是电影,有的情节肯定有夸张,但二狗说的“鞭剪了,神留着”则是很有点哲理的,我们姑且称之为“二狗哲学”。二狗头上的鞭虽剪了,神却留在了手上,没了那根长辫子,依然是身怀绝技,不受人凌辱的二狗。这就是“二狗哲学”给二狗带来的好处。
如此看来,中医,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也应该变,也可以变。但在小农经济思想盛行的国度里,传统的意识如同汪洋大海,如果整体不具备“二狗哲学”的环境,仅靠中医界自己具备的“二狗哲学”来“剪鞭”“留神”,这犹如一叶小舟行进在汪洋大海里,那只能颠覆在波涛翻滾的社会传统定式的潮流中。
先来看看中药剂型改革的窘况。中药的剂型改革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照理这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西医生用的很多药物的成分都是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因此,从技术角度看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中医药界就有许多仁人志士做了不少有益尝试,还取得了诸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不少等剂改成果。这些把“鞭”变为“枪”的中药,在社会上的被认可程度又如何呢?用“非常糟糕”来形容,是一点也过分。有位学历颇高的知识分子到中医院点名要吃中药,医生考虑到他出产差的时间比较多,便给他开了些银柴冲剂、银黄注射液等之类的现代型中药,这位老兄就不断地给医生提醒:“我要的是中药,不是西药哦!”医生很是费了一番口舌,才让他释开心中的疑团。类似这位老兄的情况,把改良过的中药当成西药,在临床上可以说比比皆是。我曾拿着一只参麦针在门诊随机抽找了21名病人,问他们这是中药还是西药,仅有一位大学生说是中成药,其余的人都认为是“西药”,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许多在基层从中医药工作的同行,不知是对传统的式样特别厚爱,还是被传统的定势禁固了思维,也把改良型中药称为“西药”。
这个现象反映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中华文化的强烈排他性,造成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依附和眷恋,绝对不能容忍她的变样走形。而说中医是“国粹”,恰恰就是因为她比较完整地继承体现了中华母体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所以必然造成社会性的对中医形和质的文化心理锁定——传统及正宗。一旦超出这个锁定的范围____那怕是一点点外形上的变化,就会立刻遭到社会整体性排斥,使任何一种变革都变得极其艰难复杂,中医药当然也不例外,明白了这点道理,不仅仅给中药为什么一变脸就成了“西药”找到了答案,还为中医药界的许许多多怪象现揭开了謎底。
2
匿名  发表于 2005-4-14 19:17:32

艰难的中医(上)

好..........
3
发表于 2005-4-21 10:57:11 | 只看该作者

艰难的中医(上)

下面引用由川耗子2003/04/14 09:33pm 发表的内容:
大凡被称为“国粹”的,都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精华之所在。中医是“国粹”,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就是“国粹”这一殊誉,有如镣铐一般,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羁绊着中医药的发展步伐。
我听一些名医说,现代化的制剂工艺会使药性受到损失——从分子上破坏了。不知您如何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00:14 , Processed in 0.0481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