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匿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5-2-17 19:1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5/02/17 06:59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 chunan 先生!不知先生有否看过本人上传《长生。规律。自然界》的数篇文章,如“天体与地体”、“天物理论”、“地球起源”、“宇宙世纪”与“生物圈2号运转的秘密”?
请先生审阅后,多提意见,谢谢!
还请先生告诉网址
62
发表于 2005-2-17 21:0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6 11:34pm 发表的内容:
对热证本质的研究,已由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由分散研究向系统研究发展,其方向着重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能量代谢方面,另外,在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微循环方面也有涉及,且热证中枢抑制物的发现又扩大了热证 ...
对热证本质的研究,已由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由分散研究向系统研究发展,其方向着重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能量代谢方面,另外,在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微循环方面也有涉及,且热证中枢抑制物的发现又扩大了热证本质研究的思路。
所以热证的本质,不是“细舱内液少于正常的状态”所能概括的

你所说的那些指标改变在中医热证时可能出现,但最终结果都必是细胞内液的减少作为热证的显著指标。
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注意不能偏离证概念的观念原则,否则,就不是该证本质的对应结果。热对应着寒。不寒不热谓之寒热平行。这些简洁的语句里,既有量的含义,又有位觉空间结构框架的含义。这些含义就是热寒证的重要观念原则。如果我们的研究偏离了这些观念原则,这些研究结果能算是该证的对应本质吗?以往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没有进展、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最根本的是没有在中医理论观念原则内进行。
63
发表于 2005-2-17 21:3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5/02/17 07:11pm 发表的内容:
还请先生告诉网址

回:谢谢chunan先生!自2001年底开始上传至教育网的科研发展论坛,署名“大谷”,用户名newcoperny,在本论坛因访问麻烦,于是又注册“炎黄子孙”。
当年上传的有:天体与地体、天物理论、地球起源、宇宙世纪、生物圈2号运转的秘密、时间为什么不能倒流、长生遗迹、人种起源探索、霍金对话等,如今只怕是早已面目全非了!
http://bbs.edu.cn/viewforum.php?f=15&topicdays=0&start=390
64
发表于 2005-2-19 10:2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5/02/17 09:35pm 发表的内容:
回:谢谢chunan先生!自2001年底开始上传至教育网的科研发展论坛,署名“大谷”,用户名newcoperny,在本论坛因访问麻烦,于是又注册“炎黄子孙”。
当年上传的有:天体与地体、天物理论、地球起源、宇宙世纪、 ...
谢谢
65
发表于 2005-2-19 10:2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中医药与现代自然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相结合为中医临床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临床流行病学和计算机技术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使中医临床诊断辩证及疗效判断标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客观化,中医临床设计和成果水平显著提高。
66
发表于 2005-2-19 10:2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中医临床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中医学思维方法,体现了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如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脏腑相关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七情致病与心身医学、“天人合一”与环境气象医学等等。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医学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发展的方向。
67
发表于 2005-2-19 10:3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生物工程技术、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应用,使其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慢性病的诊断治疗也有很大进步。中医临床传统的优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68
发表于 2005-2-19 10:31: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中医临床研究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又要积极引进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多学科研究的手段,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机理,从中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规律,为人类防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以促进人类医学的进步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69
发表于 2005-2-19 10:3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创新意识,深化临床研究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开放、竞争、择优、协作的科研运行机制。倡导和鼓励多学科人才参与中医临床研究,形成高层次、高水平、大课题、大协作的临床研究局面。
70
发表于 2005-2-19 10:3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发展

用多学科交叉,把握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的方向。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诊断、治疗的基础认识和原理,因此应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作为中医药研究各项科研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衡量评价标准。本世纪,我们将发现更多的中西医交叉点结合部,未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将随着科研现代化的推进被当代或未来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理、生化、地理、社会科学所阐释和充填。这个过程正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历程,是中医药科研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3:48 , Processed in 0.0788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