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对7版《基础》的再学习(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1-27 16:37:02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1/04 00:51pm 第 1 次编辑]

对于7版《基础》的两个核心命题“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与“气一元论”,学生在《没有黑箱法就没有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中的概念辨析》两个帖子中已写出学习心得,未见老师批改,可能是写得不够深刻,学生将再接再励,现有几个问题请教。

教材开篇就说:“中医药学……体现了现代特别是后现代科学精神”,“中医药学……不仅具有现代性,而且对构建后现代科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又说:“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上引用皆见于《导论》第一页)

中医学的神奇伟大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朴素的唯物论和三分之一的辩证法(“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三原则之一)吗?既然哲学能决定自然科学,如此“先进”的“气一元论”为什么没有使当时的中国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它又怎么“体现了现代特别是后现代科学精神”?
据后篇(22――2页)所述,“气一元论”所指实际上是当时极盛行的官方哲学“宋明理学”(又称“道学”),当时的一些中医著作中亦充斥着理学内容,对中医学的影响极坏。这个时期中医的发展主要是经验的积累,这与哲学无关,理论上没有什么进步。一枝独秀的“温病学派”也不是道学先生的功劳,而是当时温热病多发的需要,在理论则是《内经》的继续(不能见到有“气”字就贴上“气一元论”的标签)。“宋明理学”的落后性、反动性已是哲学家的共识,是历史定论。

即使“气一元论”所指的是当时影响极微的反对派,也不是什么先进的哲学,何况在当时的医学著作中根本找不到它们的东西。

至于“整体观念”是中医临床操作的一种思维方法,与西医手术时的“无菌观念”属同一层次。前苏联医学家巴甫洛夫为讨好斯大林(当时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极强),特殊强调了以神经系统为核心的“整体观念”,这使他的学说压倒诸如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等其它学说。这个词在50年代初,被中医当政治挡箭牌借来并加以强调,同时用作政治挡箭牌的还有“自发辩证法”、“朴素唯物论”。中医只有做二等的辩证唯物论者(捞不到一等位置)才能艰难求生(西医就不必戴这么多荣誉勋章)。怎么也想不到在21世纪的教材中,它们竟“体现了现代特别是后现代科学精神”。

书中所说的“整体观念”,揣摩作者的意图,似乎是指现代哲学中的“系统观”。 “系统哲学”,其中确有一个重要内容叫“整体原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是“后现代科学精神”,也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维方法,就连占卜书中也说“事事相应,物物相关”。这应该是作者的表达错误。

不过,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些哲学问题呢?事物之间是否相应相关这在哲学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了,作为自然科学要解决的是通过什么机制相应相关,一个虚无缥缈的“气”怎么也不能向现代人解释人体的各部之间是怎么相应相关的。根据作者的一再表述可知,“气”不过是“物质”的同义词,就是说“一切联系都是通过物质”,这话不是根没说一个样么!而《内经》中已经讲明的具体关联机制又被这个“气”字一再蒙蔽,作者又弄出一个迂腐至极的“气一元论”,作为21世纪教材,这不合适吧?
2
发表于 2005-1-27 22:5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7版《基础》的再学习(一)

有深度,有见地!
特别是---1)“气”不过是“物质”的同义词,就是说“一切联系都是通过物质”,这话不是根没说一个样么!而《内经》中已经讲明的具体关联机制又被这个“气”字一再蒙蔽!
     ----2)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3)  事物之间是否相应相关这在哲学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了,作为自然科学要解决的是通过什么机制相应相关,一个虚无缥缈的“气”怎么也不能向现代人解释人体的各部之间是怎么相应相关的。
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  中医只有做二等的辩证唯物论者(捞不到一等位置)才能艰难求生(西医就不必戴这么多荣誉勋章)。
    ----2)  书中所说的“整体观念”,揣摩作者的意图,似乎是指现代哲学中的“系统观”。 “系统哲学”,其中确有一个重要内容叫“整体原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是“后现代科学精神”,也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维方法,就连占卜书中也说“事事相应,物物相关”。这应该是作者的表达错误。
3
匿名  发表于 2005-1-28 02:34:34

[原创]对7版《基础》的再学习(一)

现代科学没有阐明生命的产生原因,没有阐明生命的进化原因,没有阐明生命的原动力。仿生学的产生说明生命科学本身比现代科学复杂的多。不要把现代科学和生命科学划等号。现代科学长于研究无生命的东西,在生命科学面前它显得软弱无力。
4
匿名  发表于 2005-1-28 09:59:15

[原创]对7版《基础》的再学习(一)

楼上两位同仁:
所说的“艰难求生”,漏掉一句话,是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虽有中医政策,但却没有西医对中医的现代研究,免不了来自中国的西医的讽刺挖苦。
占卜不是科学,就是因为它虽然承认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但不能说出是通过什么机制相关联的,“气”也同样。
中医在阐明生命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要把它真实的东西挖掘出来,让现代人理解。不要再用“气”来蒙之蔽之,让人满足于虚假的理解感,从而放弃对它的真实东西的研究探讨。
5
发表于 2005-1-28 12:5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7版《基础》的再学习(一)

下面引用由荆山卞和2005/01/28 09:59am 发表的内容:
楼上两位同仁:
所说的“艰难求生”,漏掉一句话,是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虽有中医政策,但却没有西医对中医的现代研究,免不了来自中国的西医的讽刺挖苦。
占卜不是科学,就是因为它虽然承认事物间是普遍联系 ...
同意挖掘这个观点,很多人也同意这个观点!
只是我们该从哪里入手来让中医所述的联系大白于天下??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6
发表于 2005-1-28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7版《基础》的再学习(一)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5/01/28 12:59pm 发表的内容:
同意挖掘这个观点,很多人也同意这个观点!
只是我们该从哪里入手来让中医所述的联系大白于天下??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用脏腑、气血津液之间客观存在的生理、病理关系去解释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借助于五行、五运六气诸学说,那是古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做出的解释,是一种朴素的解释,今人已有了那么发达的医学检测手段、那么丰富的医学语言,难道还要借助于这一朴素的,两千多年前的古老理论吗?我们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去发扬它,而不是被它约束住,拘泥住,物为我所用,我不为物所累。
又:气也是如此而已,有时是指物质,有时是指功能运动,但是其概念的内涵太广,令人难以把握理解,这也是古人无奈何之举,因为他限于当时的医学认识,医学词汇的不足,不得不如此。故我们有义务和必要在每一处去明确约定其具体的含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17:37 , Processed in 0.1263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