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6-21 00:2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我当地有个民间医生,治烧烫伤用:棺材菌,效果极好。
    因此人祖上曾以“起骨头”(把埋在地里几年的人的骨收集起来,以利后代另 行安葬供奉)为业,收集不少死肥人棺材的菌。
    <<思考中医>>里提到:棺材菌,治骨癌疼痛,极效。
12
发表于 2004-6-21 07:23: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如果,每个会员能如此地对每一个病症,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探讨和补充,每人加进一粒沙,能聚沙成塔.每人加进一滴水,就会汇成汪洋大海.
聚思广益,勤求古训,博采今方,不愁中医药不振兴.不愁中医药不壮大.
同道们,努力啊,光明就在前头.
13
发表于 2004-6-21 07:5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4/06/21 07:54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寂孟2004/06/21 00:27am 发表的内容:
我当地有个民间医生,治烧烫伤用:棺材菌,效果极好。
    因此人祖上曾以“起骨头”(把埋在地里几年的人的骨收集起来,以利后代另 行安葬供奉)为业,收集不少死肥人棺材的菌。
   <<思考中医>>里提到:棺材菌,治骨癌疼痛,极效

——思考中医的提法不敢赞同但是用中医思考却是值得大力推广这是一个路线问题
14
发表于 2004-6-21 07:57: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我这里方剂可真是不少,选一个我本人临床常用,贴出来。
外科万应汤(宫廷秘方)
生甘草30      赤白芍各15      全当归9
气虚:加黄芪,人参。
解毒:加双花。
清热:加大黄
活血:加苏木。
祛风:加蜈蚣,防风。
止痛:重用生甘草90---120     赤白芍各45----60     

此方介于阳四妙和阴四妙之间,立法平稳,气血兼顾,上下左右伸缩自如。广泛适用于:
各类创伤,烫伤,阴疽 ,阳疽,皮肤病。
另注:立法平稳,气血兼顾,上下左右伸缩自如,这是大多数宫廷方的特点。
15
发表于 2004-6-21 16:13: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6/21 07:57am 发表的内容:
我这里方剂可真是不少,选一个我本人临床常用,贴出来。
外科万应汤(宫廷秘方)
生甘草30      赤白芍各15      全当归9
气虚:加黄芪,人参。
...
谢谢了.
16
发表于 2004-6-22 16:5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很好 谢谢
17
发表于 2004-6-23 12:0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谢谢各位前辈的指导
晚辈受益匪浅
18
发表于 2004-6-24 20:5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2,烫伤初期,渗液很多,此时最好用植物油调药粉换药(透气,利于液体外渗)。我自己感觉比用油脂软膏干燥愈合的要快。面积小的最好暴露,不必包扎,面积大的敷料也不宜过厚。3,面积较大的烫伤,在用油调药粉换药时,可用纱布块浸透药膏贴覆在创面上,这样下次换药时可以很容易就揭掉,创面也比较好清理。”
我在治疗烫伤时与书剑的上面的做法相似。
平时备有自制的“烫伤散”粉剂,另配有用麻油煎制的紫草(复方)油,并在油中浸有纱布(绷带)。治疗时,当撒上药粉后,再复盖1-2层上述油纱。当遇上面积大或不易固定油纱处时,就在撒药粉后,直接再在药粉上浸上紫草油,使药粉与油结合成一护膜(曾治一半边面部被炖肉的高压锅,未放完气就揭开烫伤的女性患者,就是采用这方法的。来时面部垂掉着乒乓球大小的脓液泡,在其他处治疗无效后来我处的。治愈后无一点斑痕)。
我的经验是,油纱的含油量一定要多,其作用,一方面是让患处与空气隔绝,避免感染;另一方面,这种油润状态下比干燥态度下的生肌长皮速度明显快得多。
另要说明一下的是,麻油比其它植物油的促生肌作用要强。
还要说明一点是,中医在治疗大面积烫伤时,最好兼用西医的输液抗生素类,以防止感染,否则一定要用中药内服清热消炎汤剂。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22:5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剑在 2004/07/17 09:36pm 第 1 次编辑]

为母疗疮日记

我的母亲62岁,患糖尿病7,8年了,2003年冬季少腹生一疽,我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两个余月,方得痊愈,今将当时治疗所记摘录于此(稍做整理),供同道参考。
2003-11-10:母亲说她小腹部长了一个疖子,越来越大且疼痛,让我看一看。我看后即感不妙,在母亲小腹耻骨区正中下部生一肿块,皮肤紫红色,边界散漫,按之硬,疼痛,肿块顶部有一干痂。以五倍子膏(五倍子、蜈蚣、冰片、蜂蜜、醋,自制成软膏)盖贴,隔日一换。
2003-11-12:肿痛均未减,且有加重之势,仍以五倍子膏盖贴。据经验贴此膏后,软膏变硬即为有效,今膏药仍软,可能是药不对病,需另换药。
2003-11-14:肿块增大增高,晚上疼痛尤重,换千捶膏(《中医外科学》中原配方减松香量,自制)敷贴,贴敷面积比疮肿略大。
2003-11-15:今日母亲感觉身体虚软,走路活动无力,整天都没有出门。
2003-11-16:肿痛仍未减,肿块增大至直径6cm,仍硬,边界清楚,消毒擦拭即痛,肿块周围皮肉较硬,色成暗紫色。另母亲身体越发虚软,以至卧床不起。需加服中药汤剂整体调理,电话征询父亲意见,嘱要顾护胃气。诊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汤剂方如下:白术90g,当归60g,双花90g,茯苓15g,肉桂10g,制附子5g,蛇床子15g,2剂。(此方为家传外科验方中治少腹疽专方,方后注:四剂内消,已溃四剂愈。从实际效果看,并非如此,所以古方不可尽信其效),晚上开始服用。外用仍以千捶膏敷贴。
2003-11-18:疮肿未增大,也未减小,仍疼痛较剧。内外用药同前。
2003-11-20:汤药已服用4剂,大便次数增多,内服方稍做修改:白术60g,当归45g,双花90g,黄芪20g,元参30g,花粉15g,茯苓15g,肉桂10g,附子5g,乳香5g,穿山甲10g。2剂。外治同前。
按:治疗初期,本想使疮自消,但从效果看,内服草药,外贴药膏都没能阻止疮势后退。
2003-11-21:今天不该换药,但母亲非要看看,揭去敷料,见疮肿较昨天明显高突,顶部按之软,知疮熟脓已成。我和母亲商量,应该切开排脓,母亲坚决不同意动刀,我一再劝说,勉强同意可以用剪子,但不能弄疼了(给家人看病就有这一点,由不得大夫),我只得小心翼翼的用手术剪子和止血钳将疮顶干痂撬开一点缝,然后再慢慢剪掉,干痂祛除后,露出一筷子头粗的疮口,周边还有几个小的疮眼,按压疮口四周,大量黄色脓液和鲜血被挤出,脓挤净后,疮肿即瘪了一半,母亲也自觉疮肿处舒服了许多。下“五五丹”药捻2根,深约3cm,以千捶膏围贴(中间留空)。内服药同前。
2003-11-22:换药时拔出药捻,带出脓栓,疮口扩大,挤压仍有大量脓液混杂血液被挤出,较昨天稀,换药、内服药均同前,换药改为一天2次。
2003-11-23:疮口周边一圈皮肉成黄白色,知已为腐肉,慢慢剪除,使疮口扩大至一分硬币大小,疮口内腐烂组织亦适当剪除,深可容纳一小枣(仍有较多腐肉与正常组织混连,也宜及早清除,但母亲怕疼不让弄,只得姑息),因五五丹药捻有灼痛感,换插“七三丹”药捻3根,溃烂处撒“七三丹”粉少许,外再用千捶膏围贴。内服方同前。
2003-11-23至2003-11-28:这段时间内服药以上汤剂方为主略有加减,换药用“七三丹”药捻插入疮口深处,疮面干掺七三丹药粉,再用千捶膏围贴。肿块范围未再扩大,但疮口逐日增大至3cm X 4cm,虽每日均剪除腐肉,但下次换药时仍出现很多腐烂组织。
按:脓成必须及时排脓祛腐,但有随排随增之势,此时我对治愈此症仍无把握,曾有人劝我们应去医院治疗,一因母亲不同意,二怕医院治法痛苦大,三是不相信医院就有什么好办法,四是对自己治疗还抱有一定的信心。整体看母亲虽虚软卧床,饮食、二便均需床前伺候,但无发热,食欲尚可,综合考虑,我还是决定自己用中药治疗。
2003-11-29:父亲回来了,基本同意我的治疗方法,只是提出,祛腐应换用“提毒透骨丹”(家传疗疮秘方),我考虑此药虽提毒力大,但有上药后引起局部疼痛的弊端,怕母亲不同意,经和父亲商量,决定将外用药粉换成如下配方:七三丹、血竭、麝香混合粉。疮面撒此药粉后盖2-3层红油膏纱布(《中医外科学》配方,自制),脓腐较深处仍插七三丹药捻。
2003-11-29至2003-12-3:这段时间脓腐仍很多,一日有时换3,4次药,每次换药均见大量稀薄脓血水溢满疮口,为防脓液渗透污染衣物,换药时需在疮口上再加盖一层脱脂棉,敷料外还要垫卫生纸。
2003-12-4:晚上换完药后,我感觉到一种压力,心里很烦乱,这是因母亲病情不见好转引起的。眼见每天都有大量脓液渗出,虽剪除一些腐肉,但腐烂败物好象随去随生,没有尽头。疮口现在已经很深,窗口四壁有一些脓栓脱落,形成脓腐腔,还有较多脓栓没有脱落,如果这些腐肉都祛除,疮口比现在要扩大一倍。思考一阵后,我决心明天早晨换药时务必彻底剪除这些腐肉,彻底清创(此前常因疼痛遭到母亲制止),不能单纯靠化腐药待其自脱。
2003-12-5:早晨换药,拭净脓液后,见疮口深处露出少量鲜红的肉芽,大部分脓栓腐肉已经和正常组织脱离,可以很容易用止血钳拔出来,再经过适当剪除,疮面虽然扩大了,但终于露出了正常组织,心里的压力感稍稍减轻了一些。
按:疮疡形成的脓腐,必须及时清除,不然继续腐蚀蔓延,疮面会扩大而延长愈合时间。腐去方可生肌。中医祛腐以红升丹、白降丹为主,临床常用红升丹配制成五五丹、八二丹、七三丹、九一丹等。配合清创术,可以使腐肉清除的更快。这段时间的治疗是最艰难的时期,腐肉不见减少,疮口越来越大,母亲身体日渐虚软,心情烦躁悲观,日夜疼痛不得安眠。这时我心里的压力不同于给外人看不好病的那种压力,真要是治不好母亲的病,最严重的后果可想而知。
2003-12-6:脓血水较前有所减少,但仍稀薄,色呈紫红(渗血较多),创面直接掺七三丹、血竭、麝香混合粉,脓腐腔用红油膏纱布蘸此药粉塞入,较细窦道插七三丹药捻,整个疮口再以红油膏纱布填平,外贴千捶膏,一日换2次,暂停服汤药。
2003-12-8:早晨换完药后,看了看母亲的舌象,舌色紫绛,干燥无苔,有裂纹,脉象细数较前增剧,再询口干不渴,不欲饮水,只以水漱口不欲咽。明显有热入营血的表现,晚上开始服清营汤。(有一现象,母亲平日因糖尿病而饮水多,尿也多,但这段时间虽口干,喝水确不多,三餐以大米粥为主,水果爱吃鸭梨,可尿量明显减少,有时一晚上竟一点尿都没有,后来病情好转,又恢复到多饮多尿的状态,有疮势增,消渴症减,疮势减,消渴症增的规律)
2003-12-12:这几日以清营汤为主(大便干曾加大黄)煎服,心烦少寐,夜间烦热,口干等症较前好转,舌转红仍干,脉虚细数,数势已缓,脓血水仍多,治以补气固摄,晚上开始服补中益气汤。
2003-12-13:早晨换药时见脓血水明显减少,看来补中益气汤起了作用,没想到会这么快。
2003-12-15:这几日换药同前,内服补中益气汤,脓液及渗血明显减少,由稀转稠。疮面已可见新生肉芽。
按:常听父亲说:“疡科首重外治,但遇大症、险症需内外合治”。这段时间母亲病情有所改善,内服药物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已见热入营血阴伤之证,必须服药防止内陷。
2003-12-15至2003-12-31:这段时间换药仍以七三丹,血竭、麝香混合粉,红油膏纱布,千捶膏为主,内服药以清营汤加减和补中益气汤加减交替服之。腐肉渐脱净,脓液仍有,但肉芽日见生长,疮口渐平,疮口周围皮肉由硬回软,颜色由紫黑转成紫红。痊愈已见希望,母亲心情也好了许多,来人看望,话语明显增多,也不再谈论生死话题,我心头的压力也有所减轻,不过我是应了母亲春节前把疮治好的,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能否如期而愈还不好肯定。
2004-1-3:见母亲疮已转平稳,1号我就出门去外地办事,今天下午,妻子打来电话,说母亲大疮下面又生了两个小疮,让我赶紧回家,我一听心里又紧张起来。
2004-1-4:大疮口已无腐肉,鲜红的肉芽快要将疮口填平了,大疮口底下左右各出一脓头,与大疮口呈等腰三角形,左侧根盘略小如花生米大,右侧根盘较左侧大且高,有1元硬币大。大疮口先撒九一丹再撒生肌散(成分有樟丹、明矾,自制),红油膏纱布盖贴,再以千捶膏围贴。下面两个小疮口各插一根七三丹药捻,千捶膏盖贴。并开始肌注青霉素,每次160万,每日3次。
2004-1-7:左侧小疮口出一脓栓,右侧小疮口仍肿,大疮口肉芽生长较前缓慢,有稀薄清水渗出,换药法同前,仍肌注青霉素。
2004-1-10:左侧小疮口干结消肿,右侧拔出药捻时带出一脓栓头,边挤压边用止血钳拔出一1.5cm长脓栓,大疮口创面已长平,仍有较多稀薄清水渗出,换药法同前,仍肌注青霉素。
2004-1-14:左侧小疮不再用换药,右侧小疮肿块也消,只盖贴千捶膏。大疮口缩小至花生米大,水嫩鲜红的肉芽高出正常皮肤,为使疮面快速干燥结痂生皮,疮面干撒生肌散,不在盖贴油膏,只以干纱布覆盖。停止注射青霉素。
按;一疮未平,新疮又起,当时我真有点发蒙,给父亲去电话询问,他说可能是余毒未净。还好,及时用药,没有发展严重。
2004-1-16:两个小疮都已肿消痊愈,停止换药。大疮口肉芽仍高出周围正常皮肤很多,虽干撒生肌药粉,但就是不干燥生皮,母亲精神好了许多,可以自己下床吃饭解手了。晚上换药时,我按压疮口四周肌肉,感觉左外上方有一长条形区域较其他部位明显软陷,我稍用力按压该部位,突然从疮面鲜红的肉芽里冒出一黄白色脓栓头,我再用力按压,脓栓伴随较多清稀水液冒出来,有2cm长,鲜嫩的黄白色,和以前的脓栓明显不一样,颜色鲜亮,好象鸡蛋膏样。此时腐肉脓液全没有了,竟还有这样的东西残留里面,看来疮面久不封口就是它在作怪。疮口仍干撒生肌散,干纱布块覆盖。
2004-1-19(农历腊月廿八):窗口全部愈合干燥,今天母亲第一次走出院子(去理发店理发),还给我们炸了年糕,全家又可以高高兴兴的过年了。
按:疮面肉芽水嫩高出正常皮肤,最后出一脓栓后2天就干燥封口了,证明了古人“腐不去新不生”的理论。临床常见伤口缝合,拆线后感染久不封口,肉芽水肿高胬,经验判断多为缝合线头或异物残留里面,找出线头或异物后即很快愈合。
回顾给母亲治疮的这段经历,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1,疮疡宜早治,内消为上。在第一次换药前10来天我母亲就说过他生了一个小疖子,因为以前也时常有这种情况,都是不治自愈,我没太在意,如果那时就及时上药,也不至于酿成大症。
2,脓腐形成宜早切开排脓,不能姑息。祛腐宜中药化腐与清创相结合,尽量使腐早去则肌方可早生。
3,此类疮疡需内外合治,顾护胃气,防止内陷。我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发热,食欲也很好,不然,糖尿病人患这样的病症,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整个治疗过程,基本没用西药(后期停服中药时肌注了50支80万青霉素),没用输液,没用降糖药(我母亲平时也不用任何降糖西药),没用胰岛素。我对中医治疗疮疡还有些经验,如果中西药都用,我不知道有何优点,有何弊端,基于这些我才没用西药,这样是否恰当,还请同道提出意见。
20
发表于 2004-7-2 10:4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书剑先生及各位,打搅一下。不知中医外科有没有治疗龋齿的办法?已经破洞开始痛了,是否有简单廉易的方法?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9 00:36 , Processed in 0.0498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