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厚德载物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5-29 14:11:34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治病求本,特提供两个验方供参考,请在中医师当面指导下用。
一.炮山甲45克、蜈蚣2条、僵蚕15克、火硝1克、守宫2只、全蝎2只、白附子45克。共碾细末,2-3克/次,3次/日。(此方主治淋巴、骨、肠系膜淋巴、腹膜、脑等结核)。
二.法半夏、炒白术、明天麻、白茯苓、全虫、广地龙、灸僵蚕、广陈皮。水煎服。随证加减配合抗痨西药,不可过早停药。(此方治结核性脑膜炎)。
32
发表于 2009-5-29 18:07:45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足少阴上连手少阴,此其一;足少阴与足太阳相表里,此其二;肾主骨,通脑髓,此其三;足少阴和足太阳与盆腔瘤一定有关否,不敢肯定?
从五行出发,也可能是如wang先生所论,血滞停经,从肝论治,肝木盛而生心火。
这些是从表象推测,还可从脉象,色部,经络触诊等方面来确认上面的推测。
六先生27楼,有道理,治失笑,只是治标,减轻病情。但可惜思维又滑入西医的境界中去了。
本人于方药知之少,只是中医医理上求阴阳经络虚实。

-=-=-=-=- 以下内容由 fans2009年05月29日 06:14pm 时添加 -=-=-=-=-
也有可能没有哪么复杂,通开经血瘀滞即可解决问题。---- 以待高明。

-=-=-=-=- 以下内容由 fans2009年05月30日 06:59am 时添加 -=-=-=-=-
经血瘀滞是病的开始,经血瘀滞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33
发表于 2009-5-30 11:19:02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中医的特点就是从宏观把握问题的本质,它与现代科学及医学形成里鲜明的对比。固守中医的境界当然是必须的,但也还需要灵活的变通。否则就成了僵化和教条。
就本例来说,现代医学已经给出了局部结核病变的结论,为什么还要去找宏观的“证”呢?因为,如上贴我说过的,同一个结果会有很多的原因,而中医最擅长的是纠正、治疗“宏观的因”;如果是微观的因,比如基因变异等,能找得到宏观的“因”及其对应的“证”吗?
当问题已经转变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固守这个境界,而应当去开拓新的境界。
毫无疑问,用有形的解剖刀的是现代医学,它不需要什么境界,只要用刀去划开就能够得到结果;
与之相反,用无形的解剖刀的是传统中医,它需要一定的境界,只有达到那个境界才能“划开”人体。
基因,或者细胞变异与内环境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外环境相关。在变异之前的时期内可以通过改善客观因素,内在的和外在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显然,这是中医最擅长的;当细胞变异后,问题就已经转变了,如果还沿用老的方法显然是很难收效的。
比如普通的蚂蚱是不会飞的,只有当生存条件不利于自身时才会变异成会飞的蝗虫。细胞的变异也大同小异,只是在我们这个营养过剩的时代往往是刺激细胞生长的因子过剩所致。当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形。
分析到此已经出现很多条岔路,究竟应该往那条路走下去才是正确的需要详细的资料。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2:51:56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一起探讨:
1、“停经、失笑乃表、乃虚”——不一定。有虚也有实,还有本虚标实。
2、“不论你是采用哪种方法,如推拿、放血、药物等,只是为了减轻失笑这一“疼痛”的果,而对产生的“因”没有进行对治的话,显然,你仅只是在治标。”——古中医治病,从来都是标本兼治。历代医籍,对“笑不休”之因都进行了论述,君何独不见?!而死守西医诸如结核瘤压迫神经的术语,可见君是西化的中医思维方式。
3、“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盆腔结核瘤、脑干结核瘤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显然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前半句与中医思维没有冲突,但是你对盆腔结核瘤、脑干结核瘤产生的原因认识远远不够,因为你不会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后半句大错,无论是中医、西医都不是崭新的课题。
你只是一个在西化的中医院里接受西医思维的学生,注定你成不了真正的中医!
35
发表于 2009-5-30 12:58:06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调肝之阴阳气血为本,使经期月事以时下——给病邪以出路,兼顾其它标证,运化脾胃,疏通心窍,使五脏元真通畅,其病必愈!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2:59:59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看看二千年前老祖宗是怎样由表及里,审末求本的吧:
温经汤:《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看看先圣是怎样推出病之本“曾经半产,瘀血 在少腹不去”的?!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3:24:50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转载“温经汤”解读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温经汤由十二味药组成,这在经方中也算是大方子了。这张方看上去似乎很杂乱,但仔细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包含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去细辛、通草与大枣;包含了胶艾汤去地黄、艾叶;包含了桂枝茯苓丸去桃仁、茯苓;包含了麦门冬汤去粳米、大枣;还包含了半张当归芍药散。以药测证,温经汤证当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内有久寒”证;当有胶艾汤的下血证;当有桂枝茯苓丸的瘀血证;当有麦门冬汤的“火逆上气”证;也当有当归芍药散的血虚证而无水停证。病变在血分,既有血虚,又有血瘀,还有血燥津枯,既有下冷之寒,又有上火之热。既是错杂之证当然也离不开复合之方。
  本方作用,从现代医学来看,可能是参与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调节子宫血液循环及子宫机能等多个环节,是“多靶点”的作用。既治月水来过多,又治至期不来,可见是具有双向调整作用。目前,此方多用来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我常以此方加鹿角胶治疗少女的闭经、经少。青春期月经量少或不至,要考虑子宫发育不良及内分泌失调。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促进性腺激素对催乳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促进性成熟,促进排卵,提高机体机能,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等功能。基于此,我把本方称为“子宫发育促进剂”“子宫机能衰弱的振奋剂”。“调经重在暖胞宫”,温经汤的这句汤头歌,应该是我观点的最佳注脚吧!


-=-=-=-=- 以下内容由 厚德载物Z2009年05月30日 01:27pm 时添加 -=-=-=-=-
“调经重在暖胞宫”——是不是从中获得启发?因为对患者不熟悉,不敢对病因妄加揣测。
38
发表于 2009-5-30 16:02:49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你只是一个在西化的中医院里接受西医思维的学生,注定你成不了真正的中医!
===================================
西医认为盆腔结核瘤及脑干结核瘤多半是继发性的,多半是来自于肺结核的转移。是外源性的传染病逐步形成的……
呵呵,我在上面说的本来是想启发你们这些中医,想不到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只能表示遗憾,不仅仅是对你,同样也是对患者。
虽然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用中医药治好疾病。但是,凭你们仅有的这些中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组方用药,不仅差距太远,而且还因为缺乏灵活性……(连我这个“在西化的中医院里接受西医思维的学生”都能看出你们的不足来),你们能有什么出奇制胜的高招吗?
目前国内能够治好肿瘤的大夫,中医的我还没有听说过,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是,草医的我倒是听说过不少。草医与中医的差别是很大的,草医根本就没有中医这么复杂。这就是现实。
39
发表于 2009-5-31 04:47:06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厚德载物Z先生想用温经汤,前提必须是内有寒邪,恐怕此病为七情所致,导致气机逆乱。如要下瘀,方子自有,关键在于认病确和有勇气。
推测脏腑没病,头为奇恒之府,盆腔属三焦中的下焦之地,三焦与包络相表里,此心火为心包之火。三焦属膀胱。这些推测,必须从诊察经络虚实中得到验证,才能进一步处治。
六经八两先生请勿见怪,中西医理法不同,瘤为气血停滞而生,气血调匀,瘤自消失。本人针灸理法尚是粗疏,只是像先生一样,当仁不让,希望有益于治病救人。
40
发表于 2009-5-31 10:03:21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六经八两先生请勿见怪,中西医理法不同,瘤为气血停滞而生,气血调匀,瘤自消失。本人针灸理法尚是粗疏,只是像先生一样,当仁不让,希望有益于治病救人。
==================================
哈哈,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许多实际的例子里,搞针灸的在辩证上比纯粹搞汤药的准确性要高许多。不知是何故?
就本例来看,如果是按照草医的思路去辩证,就一个“毒”字。治疗也很简单,以毒攻毒。他们治疗肿瘤的药物不多,就五六味草药,但效果显著。有的草医只要五六付药就能把肿瘤消掉。
因为敌人都已经驻扎在城里了还不断地发展壮大,而你只是一味的修筑城墙加固防御但又视城里的敌人于不见,城里的敌人会因为你的防御工事强大而自己退出去吗?
而且,这个时候往往是人体自己犯的错,把木马拉进城里来了。结果,木马里的敌人从内部发起了攻击。
我不否认我借用了西医的思维,但如果中医死板到排斥异己的话,治病只能是一个良好的和不能实现的愿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13:38 , Processed in 0.0553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