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36|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案自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3 20: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欢迎医理探讨和学习的学者和朋友,如有题外话,请另起贴,医源愿意回答自会前去!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20:04 | 只看该作者

      2014-4-21 吴女士,40岁许,剖腹产
       此人十个月前来诊病,在诊脉的时感觉有怀孕脉象,便言其怀孕了,吴没有说话,我便让其做早孕试纸以确定。她笑着说确实已经怀孕了。由于熟悉,知道她已经有十多岁的女儿,便问她:喜欢男孩女孩。吴回答生啥算啥。我说是个女孩。她半信半疑,说她老公喜欢女儿。
      昨日下午短信报喜,剖腹产,生一女,但自己感冒了。目前盖被子汗出,去被子怕冷。咽喉疼痛,咳嗽有黄痰,咳嗽时痛引腹部刀口,输液不效。担忧咳嗽伤口崩裂。询体温、二便,答体温 38度多,二便正常。
      思之,此乃表寒肺热之证,用大青龙有点过量,于是仿大青龙之意,处:
       荆芥10g  防风10g  黄芩10g  知母、冬花各10g
       桔梗5g    前胡5g    紫菀5g    公英15g  地丁15g                          二剂  
      「 服法」:一剂药水煎三次,分早中晚分次服用。
       「疗效」:昨晚服药,午夜汗止、怕冷消失,翌日咽喉不痛,咳嗽亦止。

                             
       怀孕男女,多用易理,准确性很高!对男女性别判断比B超准确!临床预测多例,病人很信服。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21:36 | 只看该作者


      2014-4-10咳嗽
        工商局小宋母亲,60岁许,患外感,表证不显,口干胸闷,咳嗽无痰,咳嗽时引动咽喉、胸前区疼痛。服用西药、输液(不知何药物),效不显,迁延约半月。到我处查脉略数,二便常。舌红苔薄,脉略数。
        辩证:厥阴之阳明病。
       治以小柴胡加减:柴胡10g  黄芩5g  姜半夏5g  沙参15g  花粉5g  桔梗5g  前胡5g
                                       五味子5g   紫菀5g   冬花5g   杏仁5g   甘草3g         姜3 片,枣3枚         三剂
        疗效:三剂服完咳嗽大减,嘱其在服三剂。服完再诊,咳嗽在走路多或劳累时有,气管牵拉疼在咳嗽时仍旧疼痛。处以:
             百部10g  地龙15g        三剂
        病人一看,诧异的问:就这两样?答曰是!
        疗效:一剂服完痛消。昨天介绍她妹妹来诊,询之,已愈。
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22:07 | 只看该作者

      脉诊案一例    2014-4-21
       王老师,女,46岁,因嗓子疼痛吃西药不效,针灸后嗓子干涩疼痛消失,但嗓子仍发红。在脉诊时,发现肝脉涩滞,知其月经不调。取肝所在的关部为巽卦;涩脉,涩滞不通,取艮像。组成风山小过。述说完病情后,我突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有个儿子不在了?病人一愣,问:摸脉还能摸出这个来?我说我验证一下脉象的准确性。她说:是的,第二胎引产,是个男孩。。。。。
       根据这个案例,顺手将脉象的八卦配合对应出来:震卦洪大,巽卦弦细,兑卦脉弱,乾卦圆滑,坎脉浮而离卦虚浮,艮卦滞涩。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1 16:41 编辑



        玉竹一例
         同学之子,年十岁许,由于胃肠道不好,其父在神阙、三里等穴做艾灸。结果导致孩子五心烦热,盗汗,乏力。电话询余,嘱用六味地黄丸,晚淡盐水送服。肾阴亏虚诸证好转。唯有口干,嘴皮干裂不想吃饭,乏力仍旧。同学很是自责。我告诉他不要太过担心,嘱用玉竹10g泡茶喝,几日后,电话来告,诸证全消。
        玉竹清肺养胃功效可见!随记之。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23:09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      这味中药是我见识中药威力的第一种药物。

         是年,本人刚从学校毕业,应该是秋季的一个晚上,约十一点许。小侄子-当时3岁左右,咽喉部滤泡突然肿大,孩子呼吸困难,小脸憋的发红,呼吸带着嘶吼音,有点像支气管哮喘音。家人慌了,我和哥哥赶快到村医家里去,敲了半天门,没人应声。估计是秋天家里忙,早早休息了。
        回到家里,没有药。但突然想起了蒲公英这味中药。就和哥哥到门外的路边挖了十余棵,回家洗干净煎煮放凉,让孩子喝了约100多ml,药物咽下,没有一分钟,孩子呼吸道通畅了,呼吸平稳了,开始笑着闹了。。。。以前多次患这种病,但自从这次服用公英后,一直在未犯这种病!
       刚走上医学道路的我,见识了中药的速效、力宏。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3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3 12:3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1 17:29 编辑



         小儿阴囊积液案        此病例是约十年前的一个案例。

         朋友的孙子,未满周岁。一日突发现孩子阴囊肿大如球,急赴医院检查。医生检查结果是阴囊积液,要用注射器抽掉积液。孩子爷爷担心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殖能力,问我有无方法。我检查完孩子,告诉他可以治。记得当时开的药有:菟丝子、补骨脂、台乌、小茴香、槟榔、二丑等。孩子爷爷说,这药太神奇了,孩子在服完一个小时,水就慢慢的消完了。但过了几个小时后,水又出了约一半。连服两天,痊愈。

        小儿阴囊水肿一案,在刚出道时,见村里一中医给其侄孙治疗过,用药四味:炮胡桃仁、补骨脂、血余炭,好像还有益智仁吧!但好像约十多天才好!我依方意扩充的……

       泰然先生用蛋清外抹治阴囊水肿有显效!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30:55 | 只看该作者

     初用麻黄汤一例
  
     学校毕业,村里人知道我学医,有一50多岁的老人患外感,其恶寒、怕冷,痰多不易咳出。那时先锋V刚在我们那里用,一支5元,村医一次用6支,连输三天液,收效甚微。
     其子找到我想试试,处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6g  桂枝6g  杏仁6g  甘草3g  陈皮6g。一剂
     其子言花0.25元,怀疑更甚。不料晚上服药,病人咳吐大量如絮粘痰,病情减大半。第二天精神佳,有食欲。
      按:当时胆小,处方完成后担心了一夜,恐发汗过度,不料获得极佳疗效!同时对陈皮的祛痰作用有了了解。
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33:09 | 只看该作者

         痰饮案   2014-4-20

          小宋外婆84岁,病住院,其小姨来治疗自己病时说起,因受凉而咳喘,住院当日输十多瓶液体(液体规格和药品不详),当晚即不能平卧。于是问:是否有恶寒怕冷之感,痰是否带泡沫?其小姨答不清楚,直接电话询问老人,言咳痰稀白,有泡沫。怕冷,二便正常。
           辨证为:太阳少阴两感之证。用小青龙汤加茯苓。
            麻黄10g  桂枝10g  姜半夏10g 细辛5g  五味子5g 干姜5g  甘草3g 茯苓10g  鲜生姜三片 枣三枚   一剂
           对病人丫头说,服此药后,咳喘痰饮必会大减,恶寒亦会消失,但好转后必须出院,因为医院输液会加重病情……
           4月22日早电话回访,言病人昨天下午好转,可以坐起。问喝中药了没有?答中药药司不全,没有配全!又问:医院用了利尿剂?电话那头吃惊的停顿了一下,说:昨日医生问了一下尿量,加用了利尿剂。等出院后再来中药巩固云云……

          此病伤寒未解,直用消药,引寒入里,伤及根本,患之大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0:34:2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表证的切身认识

       在上学之时,老师言:“伤寒表证,恶寒重,加衣被亦不能减其寒”。思之不解!但在亲身患伤寒太阳证,切身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那是十多年前的冬季,下午,从外地步行回家。由于走热汗出,脱衣受凉。回家后夜半身体发冷(家中虽有火炕,但不是很热),加被子亦觉不能产热,寒凉似乎是从体内发出,以手摸腿,手掌所触之处才觉舒适。最喜滚烫的热毛巾,可惜家中保温瓶中的水不是很热。摸脉搏,脉手触即可得,但脉管似乎紧绷。心想此可能就是浮紧之脉了……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找村医,肌注安痛定,柴胡,庆大霉素,两日方愈。(呵呵,此为村医治疗,是时还不会治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2:15 , Processed in 0.0517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