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融合观 下篇 外感染热病证态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09:07:10 | 只看该作者
                  六、燥热卫分-感冒证态
     【中医别名】外感温燥证,温燥,邪在肺卫证,秋燥,温燥肺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舌尖边红,苔白薄而干。脉浮数而右大。或见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咯粘痰,咽喉干痛,唇燥,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尿少而黄。
    【证态概念】   
    中医认为: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引起的,以肺受损为病变中心,津气干燥为基本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叶天士所谓秋燥一证,颇似春月风温,肺先受病。造成此证的病因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临床表现为:在一般感冒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表现为发热,有点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     
      西医认为: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差别甚大。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夏秋季发生流行较多,同一地区每年流行的病毒型别常有改变。其中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很多型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也可引起婴儿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68型可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根据秋燥的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西医中发生于秋季的感冒以及由感冒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都属于秋燥范畴。本证态仅指秋季感冒(温燥)且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另有凉燥引起的感冒,临床表现与温燥不同,用杏苏散治疗。
      源于《温病条辨》卷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诊断】
(1)符合典型表现者
(2)秋季感冒
      【治疗】 桑杏汤
      组成: 桑叶一钱3克、 杏仁一钱五分4.5克、 沙参二钱6克、 象贝一钱3克、 香豉一钱 3克、栀皮一钱3克、梨皮一钱3克。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证属秋季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七、风寒表郁-不典型感冒证态(待续)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6:01:15 | 只看该作者
        七、风寒表郁-不典型感冒证态
     【中医别名】太阳邪郁证,太阳经证,太阳病表郁轻证,太阳邪郁兼里热轻证,表郁生热轻证,表郁不解证,表郁内热证,表寒里热轻证,桂麻各半汤证,桂二麻一汤证,桂二越一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呈阵发性,无汗或汗出极少,头痛,面赤,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身痒,小便清利,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证态概念】 本证态包括中医的三个证:桂麻各半汤证,桂二麻一汤证,桂二越一汤证。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谓分期、分型、分证、分阶段,都是医生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对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病理状态,人为划分的,所以在桂枝汤与麻黄汤之间有许多过渡型,对于这些过渡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就出现了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得小汗出”,后者“大汗出,脉洪大”。所以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比例有所不同,充分体现辨证施治原则。桂枝汤取四分之一,越婢汤取八分之一,二汤所取相合,即得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源于《伤寒论》
     23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略)
    解说:本方为桂枝汤麻黄汤的合剂,而剂量仅有两方总量的三分之一,因为既不得汗出,就不是桂枝汤的适应症,但表邪已微,又不宜用麻黄汤以免发汗太过,所以合两方为一方,变大剂为小剂,故能收到小汗邪解的效果,却无过汗的副作用。
     25  服桂枝汤 ,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麻黄汤取九分之二,二汤所取相合即本方。
     解说:阳病中风证,服桂枝汤后,因为未按照服药方法的要求去作,以至大汗淋漓,而病不除,如果脉象洪大,病情没有好转,仍然按照以前的方法服桂枝汤;如果恶寒发热好象疟疾一样,一日发作两次,还需要发汗治疗。因为出了大汗之后不宜再大量发汗,所以用桂枝二麻黄一汤,该方的发汗作用比桂枝麻黄各半汤小。
    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解说: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桂枝汤取四分之一,越婢汤取八分之一,二汤所取相合,即得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其病机是:表寒里热,而表郁较轻,里热也微。本方为解表清里之轻剂,与大青龙汤的病机相似,大青龙汤为解表清里之重剂,它们都是介于表里之间的过渡证态,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桂枝汤与白虎汤之间的过渡证态,大青龙汤是麻黄汤与白虎汤之间的过渡证态。风寒刺激引起的寻麻疹多表现为皮肤搔痒,丘疹状如蚕豆大,渐至成片成块,时隐时现,反复发作等,即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治疗。
     23、25、27三条都是太阳病中风证的轻证,但是轻重程度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过渡证态,桂枝汤与麻黄汤之间的过渡证态是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可见在《伤寒论》中证与证之间是连续的,所以方与方之间也是可以叠加的,证、病机与方之间有着相对应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证态”既有相对固定性又有连续性,辨证施治就是建立在这种“既有相对固定性又有连续性”的辩证法基础上的。
    以上三证都是太阳病中风证的轻证(轻型感冒),但是轻重程度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过渡证态,桂枝汤与麻黄汤之间的过渡证态是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桂枝汤与白虎汤之间的过渡证态。无论是《伤寒论》还是温病学著作中描述的证都是有限的,是人为划分的,而在临床中的证则是变化的,很少与书中描述的证完全相同,因此所有方剂都要经过加减,按照书中原方剂使用的很少,桂麻各半汤证,桂二麻一汤证,桂二越一汤证只是举例而已,在临床实践中是变化无穷的。
    【诊断】
     (1)符合典型表现者
     (2)确诊为轻型感冒
    【治疗】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
       八、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待续)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10:01:57 | 只看该作者
       八、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
     【中医别名】太阳伤寒兼停水饮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证,外寒兼内饮证,外有表寒里有水饮证,太阳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身肢疼痛,咳嗽或兼喘息而痰多稀白,干呕,舌淡红,苔薄白而滑,脉浮滑。
    【证态概念】本证是指素有水饮内停之人,因感受外邪,以致风寒束缚于外,水饮内阻于肺,以发热恶寒、喘息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西医是指慢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源于《伤寒论》
    40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解说:感冒后最常见的继发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是一大类疾病,可以是病毒性的,也可以是细菌性的,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咯痰、气喘、干呕。细菌性的临床表现比较严重,痰为脓性,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痰的特点也不同。小青龙汤就是针对其共同的临床表现的,所以在临床上要进行加减。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小青龙汤具有平喘止咳作用。全方及其大部分组成药物,都有不同程度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等引起的气管收缩,显示不同程度的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肾上腺皮质具有促进其分泌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还具有降低血流阻力加快血液循环、降低体温等作用。现代小青龙汤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期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41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愈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解说:伤寒,由于心下有水气,而致咳嗽、轻微气喘,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治疗。服药后,转为口渴的,这是寒饮已除,病情转向痊愈的表现。41条是对上条的补充,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口渴,这不是热盛津伤,而是水饮已去,胃阳得展的佳兆。临床上有些寒饮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情转向痊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口渴是高血钠的表现,口不渴是水电解质平衡的表现,厌水是低血纳的表现。如果长期低血钠的病人经过治疗,低血钠状态得到纠正,病人就会由口不渴、厌水转变为口渴。因为口渴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都会有口渴的感觉,是人体需要水的警告;厌水是一种病理状态,正常人是不会出现的;长时间的口不渴也是不正常的,也说明处于低血钠状态。低血钠状态容易引起水肿、胸水、腹水等第三腔隙积水,所以“心下有水气”应当与胃、肺的慢性水肿样渗出性病变有关。
     如果把“心下”理解为: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理解为慢性炎性渗出物,“水气”为量少、稀薄、弥散、无形的渗出液;“寒饮、水饮”为有形渗出液;“痰湿”为粘稠的病理分泌物,这样就能和西医沟通。发汗、利尿都可以调节水电解质的代谢,在中医应用发汗、利尿作为治疗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的一种方法,中、西医是可以相通的。西医认为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参与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在中医则是肾、脾、肺(含皮毛)参与水气、津液的调节。“心下有水气”指的是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的慢性炎性渗出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进行调节排出体外。
    【诊断】
(1)符合典型表现者。
(2)符合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9克、赤芍9克、细辛3克、干姜3克、甘草10克、桂枝6克、半夏9克、五味子3克。
    现代研究
    小青龙汤具有显著的药理效应,其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就现有资料而言,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者已对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1)平喘效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本方能有效地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致的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直接松弛平滑肌。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可促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进而促使cAMP水平升高,支气管平滑肌弛缓。其他动物实验也表明本方具有显著的平喘作用。
    (2)抗过敏效应:实验结果证实,本方对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具有多环节的调节作用,抑制抗体生成和过敏介质的释放,对抗过敏介质作用和炎性反应等,由此表现出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3)其他效应:小鼠致癌抑制实验表明,本方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癌肿形成的作用;能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扩张外周血管、升高外周皮肤温度,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流阻力,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红细胞糖酵解等作用。
    九、太阳表实兼内热-重感冒证态(待续)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08:16:11 | 只看该作者
         九、太阳表实兼内热-重感冒证态
    【中医别名】风寒表实兼内热烦躁证,太阳伤寒建内热证,表实兼里热证,风寒表实兼郁热证,表寒里热证,外寒内热证,大青龙汤证,大青龙证。太阳表寒里热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烦躁不安,身肢疼痛,咽喉疼痛,口渴不欲多饮,胸满气促,小便黄短,舌淡红,苔薄黄白相兼,脉浮紧。
    【证态概念】本证可见于外感热病初起的表证阶段,或者因为表证失治、误治,外邪化热入里,是比麻黄汤证更严重的状态。本证的烦躁是因为高热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重感冒、流行性感冒出现高热、无汗、烦躁是大青龙汤证。是麻黄汤证与里热白虎汤证的过渡型。
     源于《伤寒论》
     38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六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劈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解说: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麻黄汤的适应症,所以,“太阳中风”应该是太阳病伤寒证。大青龙汤证与麻黄汤证的不同在于,大青龙汤证有烦躁一症,因而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重麻黄用量,加强发汗力量,同时加石膏降低体温。生姜、大枣具有调整胃肠道功能及补充小量糖分和钾离子的作用,可以预防水电介质紊乱。
    大青龙汤是一个强发汗方剂,对于虚弱的病人和已经发过汗的病人,不应当再次服用,如果误用,可能引起四肢厥冷,恶风烦躁、不得眠(交感神经兴奋,休克代偿期;中医称为表阳虚);肌肉跳动(低血纳症);甚至亡阳(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
     筋惕肉瞤(肌肉跳动)、脐下悸(腹直肌跳动)、脚挛急、两胫拘急(腓肠肌痉挛)中医称为阳虚动风,西医称为肌肉的不自主运动,中医认为阳虚脱液,不能温煦濡养筋肉;西医认为是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钾引起的肌肉痉挛。中医学温病后期的阴虚动风与这里的急性水电介质紊乱引起的阳虚动风不同,应当鉴别。
     39 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解说:感冒时出现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全身疼痛、不出汗而烦躁不安的,这是大青龙汤的适应症,这是大青龙汤证的典型征候。但是也有不典型的情况,如脉浮缓,身体不痛,有时轻有时重的身体沉重感,这些表现与少阴证有点相似,只要排除少阴证而诊断是感冒,就可以用大青龙汤治疗。因为少阴证是感染病的慢性期,身体比较虚弱,大青龙汤是一个强发汗剂,所以不能用,这和38条“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的道理是一样的。
    【诊断】
     (1)符合典型表现者
     (2)确诊为重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高热、无汗、烦躁不安者。
     【治疗】
    (1)物理降温、输液维持水电平衡。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12克、桂枝4克、甘草10克、杏仁10克、石膏12克、生姜9克、大枣10克。
    药理作用
    (1)解热:实验证明,本方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但是起效较慢。
     (2)抑菌:本方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但是作用强度较弱。
     (3)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大青龙汤药液给小鼠灌胃,每天每只(0.6ML),连续3天,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十、表热下迫大肠-胃肠型感冒证态(待续)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6:29:12 | 只看该作者
        电脑出问题了,对不起,以后继续发表。
26
发表于 2014-6-30 19:47:56 | 只看该作者
  李先生,不要急,慢慢来,重要的文档,要适时做好备份,以防不测~
27
发表于 2014-7-1 07:51:4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连"鸟语"都不懂是啥意思的人在这里高谈阔论,让我蛋疼.
28
发表于 2014-7-1 08:12:0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6-23 10:01
八、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
     【中医别名】太阳伤寒兼停水饮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证,外 ...

临床上有些寒饮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情转向痊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


.................

临床确实如此
29
发表于 2014-7-1 15:35:1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6-11 07:58
点评 王锡民 我还得用你的逻辑质疑你:病毒是外国人于1898年才发现的。张仲景是1800年前的人。你说张仲景与 ...

一个连“鸟语”的文化含义都搞不清的人,在这里高谈阔论,当版主,会出大事的。没文化真可怕,当版主更可怕。实在让本鸟叔感到振精而鸟蛋疼。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5:5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7-1 08:04 编辑
川耗子 发表于 2014-6-30 23:51
一个连"鸟语"都不懂是啥意思的人在这里高谈阔论,让我蛋疼.


   谢谢先生关注。
   请先生把你的聪明才智用来批评我发表的具体内容。
    王西民提出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他没有再提出问题。无论任何人提出任何问题,我一定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22:24 , Processed in 0.1029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