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中医理论本质及治病机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7-28 13:55:5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3-7-28 05:21
说得对,支持。

怎么若剔除,不要阴阳五行?中医需要量化,需要结构论支撑?。
32
发表于 2013-7-28 15:08:19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7-28 13:55
怎么若剔除,不要阴阳五行?中医需要量化,需要结构论支撑?。

中医需要阴阳五行,中医不能没有阴阳五行,所谓“剔除”阴阳五行的任何想法、说法、做法都是错误的。请你把我的话看全了再说话。
33
发表于 2013-7-28 15:55:27 | 只看该作者
      给中国古代各个哲学概念一个现代科学内涵,给中医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医学内涵,可行吗?
   
34
发表于 2013-7-28 15:58:06 | 只看该作者
      
     33楼修改如下:

    给中国古代哲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科学内涵,给中医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医学内涵,可行吗?

     
35
发表于 2013-7-28 16:22:34 | 只看该作者
zhxyrhg 发表于 2013-7-28 15:58
33楼修改如下:

    给中国古代哲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科学内涵,给中医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 ...

各归其位,有何不可?完全可以。几年不见,先生好!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7-27 23:22
朱良春教授最先也是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借用西医病名诊断,用中医中药治疗,直到近年才发觉,这种方法 ...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实有多种具体的形式或模式。朱先生反对的,是先辨病后辨证,在西医病名诊断(一级诊断)下,进行中医证的诊断(二级诊断),此处的病与证是上下级关系、纲目关系、隶属关系。这种病与证的结合模式,只适合于病因单一明确的传染流行性疾病领域,在内伤杂病领域,这种模式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线性思维,机械、教条、僵化。在内伤杂病领域进行中西医病证结合,合理可行的模式,应当是从病人的症状(主症)出发,或从西医辨病论治,或从中医辨证论治(直接而非间接的),或辨病加辨证诊治,此处病与证的关系,是平级关系、并列关系,共同隶属于症这一主纲,直接围绕着病人的症状(主症)而展开运行,并随着病人症状病情的变化,不断的、动态的做出即时的中西医病和(或)证的诊断,予以相对应的治疗处理。

详情可参阅《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一文。
http://bayuelang.blog.163.com/bl ... 081201173165810749/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42
37
发表于 2013-7-28 18:49:22 | 只看该作者
zhxyrhg 发表于 2013-7-28 07:58
33楼修改如下:

    给中国古代哲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科学内涵,给中医学各个概念一个现代 ...

怎么给?愿闻其详。
38
发表于 2013-7-28 18:53:14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3-7-28 07:08
中医需要阴阳五行,中医不能没有阴阳五行,所谓“剔除”阴阳五行的任何想法、说法、做法都是错误的。请你 ...

阴阳五行就是古代哲学被引进中医学的成功范式,成为中医说理工具。试想如果没有阴阳五行,中医理论应该残缺不全。
39
发表于 2013-7-28 18:56:1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7-28 10:29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实有多种具体的形式或模式。朱先生反对的,是先辨病后辨证,在西医病名诊断(一级 ...

我与陈总的分歧是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学术上的分歧,可以说,中西医结合永远不能取代中医。
40
发表于 2013-7-28 20:40:09 | 只看该作者
医的病因,如六淫与七情,从整体上言,从严格意义上言,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而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条件”。有趣的是,虽然中医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有着巨大的缺陷,却仍然在大多数病症的诊治上取得相当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医所特有的诊治模式——辨证论治。
----------------------------

先说六淫。六淫是病因吗?如果是的话,请陈先生介绍风寒感冒的病因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21:00 , Processed in 0.0532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