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学海无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3-9-25 15:40:06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人左右以观察者为准,不是说被观察者的左右。数术至今沿用
指找到一面相图,不太清晰,仅供参考!
图中左耳为兑(西),右耳为震(东)
52
发表于 2003-9-25 21:36:2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浑说的对
古人并不是以被观察者为中心,来看问题;这就避免了机械的实体论
也就是说,被观察者的存在,是以观察者为条件的,所得出的关于被观察者的结论,实际上是:关系
53
发表于 2003-9-26 16:44:2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引用由浑元子2003/09/25 03:40pm 发表的内容:
古人左右以观察者为准,不是说被观察者的左右。数术至今沿用
指找到一面相图,不太清晰,仅供参考!
图中左耳为兑(西),右耳为震(东)
“古人左右以观察者为准,不是说被观察者的左右。数术至今沿用”,同意!
老子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正是这个意思,到如今只知右为上(家中列位,等等),不知“君子居则贵左”之义了。
又,左卑右尊、左贵右贱的理念,已经差点儿不为人知……
54
发表于 2003-9-26 19:23:5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岐建中汤  仁兄 以为:“五脏,是实体物质; 五藏,非实体物质”。
答:五藏是以五脏为基础的,只是五脏“藏”于体内,及储藏 精气之义。 caoxibai  仁兄问的是五脏的实体,并没问五藏之义。表明黄岐建中汤 仁兄已经脱离了主题。
  浑元子 仁兄 的观点很明确,即“ 古人左右以观察者为准,不是说被观察者的左右”,并以八卦、五星、九州、五岳四渎图为依据。
答:“ 古人左右以观察者为准,不是说被观察者的左右”。盖天派“面南昼观日影”故左东右西,的确是以观察者为准的,同时也把观察者当成物体;这个定位被人们公认后,不论观察者站在哪个角度,但是,左东右西永远也不会改变的。看的出,您很爱好相术。一岁至七岁流年走左耳,如果以观察者为准,被观察者的左耳就是右耳了,请问,您是真这么做的吗?再如,一位患者让您检查肝病,肝在右,您是把镜头对准患者的左边吗?
您提供的图是九州八卦干支图,如果加上五嶽就和此图的位置就相反了,如东嶽泰山(左),西华山(右),请您再看“五星六曜五嶽四渎之图”。






金   





     
  
这两张图都是古人所创,但是位置却相反,表明古人自己与自己不相一致。
您推荐的是后天八卦图,即离南坎北。我们争论的是,位置(定位),而先天八卦才称的上天地定位,表明您推荐的图来争论定位(位置)并没有多大意义。八卦有三种(先天、后天、中天),其位置各不相同。让人吃惊的是,三种八卦竟然无一与理相吻合,请您看我的帖子《八卦与理》。
军民软件仁兄说“  浑说的对”
只能说您不适合当医生,因为患者左腿骨折,您会去接右腿!!!
以上我与caoxibai 仁兄问的问题,我还期待您的回答呢!











55
发表于 2003-9-26 23:04:1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3/09/26 07:23pm 发表的内容:
黄岐建中汤  仁兄 以为:“五脏,是实体物质; 五藏,非实体物质”。
答:五藏是以五脏为基础的,只是五脏“藏”于体内,及储藏 精气之义。 caoxibai  仁兄问的是五脏的实体,并没问五藏之义。表明黄岐建中汤 仁兄已经脱离了主题。
      先生认为我已经脱离了主题,我就不再提“五藏之义”;
caoxibai  仁兄问的是五脏的实体,请继续讨论肝在右、肺在上的问题!
(不过,肝在右、肺在上,以及心居中等等,这可能不必再强调了,解剖部位,清晰不易;
相反,楼主的帖子“‘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原始主题,好像并不是解剖的肝肺。)
56
发表于 2003-9-27 14:54:5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岐建中汤  仁兄:我敬重您仁义待人的美德!也敬重您的治学态度!不知什么原故,与您争论,我的语言总是放不开,象是有一种特殊的礼仪在约束我。我只能说,如果有冒犯之处,您多原谅吧!
您说:“楼主的帖子“‘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原始主题,好像并不是解剖的肝肺。)”
答:我们争论的是,肝的位置。学海无涯仁兄论左肝右肺没有提是解剖或不解剖。我在回帖时也没提解剖与不解剖,所以,这并非争论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解剖的肝、肺较局限,中医理论的肝、肺包含的面较宽,但其肝、肺的位置和解剖与不解剖并没有差异。
57
发表于 2003-9-28 10:13:5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翟鉴 先生,谢谢您!
我的意思(“五脏,是实体物质; 五藏,非实体物质”)是说: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和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应于春、秋的藏象,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不是并存于体内的脏体——诊得肝脉,就是对肺脉的否定,藏象中的肝肺,怎可以并存?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
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
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
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
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
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
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
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
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
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
             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
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
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
曰弦,反此者病。……
     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
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
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
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
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
     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
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
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素问·玉机真藏论》
请想想,冬天,能和夏天并存吗?谁都知道,是冬天,就不是夏天;在春天,就否定了秋天:四时,不可以同时而语。
同理,是南方,就否定了北方;在中央,就不是在四方中的任何一方。肝脉,就是对肺脉的否定,是弦脉,就不是毛脉;而胃脉,就否定了四方脉:正常脉,就否定了肝心肺肾四病脉,所谓“脾脉善者,不可得见”——五藏脉,唯脾脉“不可得见”欤?唯胃脉常在而为不病欤?——有一分肝脉,就损了一分的胃脉……,有一分肝脉,就不再叫做脾脉……
五藏藏象,不可以同日而语;五脏实体,却可以和平共处。哎呀呀呀呀——
58
发表于 2003-9-29 13:37:46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死抱着实体论不放,把通过临床实践间接得来的五脏六腑往解剖上套,至少说明他不懂中医临床,不知中医如何看病,如何分析病情。
59
发表于 2003-10-1 15:27:2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岐建中汤   仁兄说“我的意思(“五脏,是实体物质; 五藏,非实体物质”)是说: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和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
答:我在上回的回帖中已经说过,五藏是以五脏为基础的,五藏即五脏!只不过用藏比脏的含义广些。说的确切一点,五藏就是实体物质!请兄看《医宗金鉴》五藏的经文:“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肝之为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前”,您怎能说五藏非实体物质?
您的下文用《内经》为依据,因文字较多,不能一 一回答,我只能说您用的这些依据是没有科学性的!是经不住掂量的!如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位置并没在“阳中”,心功能也不是太阳,请您看我的《心肾水火何能相交》。五藏的含义包括五脏(非单纯的五脏),此时的肾脏已经包括五行之水了。中医说的很好“人是宇宙小天地”,那么,自然中水在下能向上流吗?
医学需要认真的人!不妨您把我的观点与古人的观点,取消您心中的学术权威念头,两者再核对掂量一下吧!
军民软件  仁兄说 “  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死抱着实体论不放”
答:按您以上所说“易和物理还能沾点边”。易(阴阳五行)不是空洞的,如“ 男外而动,女内而静”,您能说男女不是实体的吗?您能说中医的五脏(五藏)不是实体的吗?从caoxibai 仁兄对您的质问中,可以看的出,caoxibai 仁兄对中医的认识是较全面的,也更实际!
易与中医理论不是虚构和空想的,首先有物质,然后才有阴阳学说!建议仁兄看看“太极”说吧!
以上问您的问题到现在还一个也没回答呢?我还在期待中!
60
发表于 2003-10-2 08:58:17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左肝右肺”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3/10/01 03:27pm 发表的内容:
请兄看《医宗金鉴》五藏的经文:“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肝之为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前”,您怎能说五藏非实体物质?
《医宗金鉴》所引正是《难经》的主张,而我总觉着《难经》和《内经》不相容,或者《难经》不对,或者《内经》不对,而我总是倾向于后者了。
您有说:“您的下文用《内经》为依据,因文字较多,不能一 一回答,我只能说您用的这些依据是没有科学性的!是经不住掂量的!”确实应该掂量一下。
“医学需要认真的人!不妨您把我的观点与古人的观点,取消您心中的学术权威念头,两者再核对掂量一下吧!”——取消您心中的《难经》学术权威念头,正是在下的忠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23:35 , Processed in 0.04899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