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88|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4 12: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必须学好古汉语?这是因为中医是顺承古法,要学好中医,就必须学好古汉语,可以接近医经中语言所指含义。而今人用现代的理解古意,没有将古人之意翻译过来,以致于后来者在解读时失去了依据。就如“心”的解读。
      
      心,现在人一看字,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心脏。但古意中的“心”字,包含了中心和心脏两层意思。因此“心”在中医范畴里还指思维意识,即心主神。

      生命的正常活动是在“神”的主导之下进行的,而“心主神”就是指生命体主导生命的大脑思维,处于高位而指导生命正常活动;这就如同中国,地域上的中心应该是中原大城市,因为连接南北东西,是交通流转的枢纽。虽然现代交通的提速,使地域的中心这个优势逐渐的隐退,但它承担了以往自身的重任。心脏的功能就如同地域上中心地带。但指导国家发展的中心 - 大脑,则是北京。因此,“心”在含义上就有两层意思。

      生命的“心”,都是中心,不过一层是生命中心的控制;一层是血液交流的中心。因此,在说中医的“心主神”时,是此心非彼心!
2
发表于 2017-8-4 16:11:39 | 只看该作者
读《内经》则会发现,心是五脏六腑之一,其生理功能并非皆源于古代解剖,而更多的是在天人相应体系下,以比类取象的方法,靠阴阳五行学说推演而来。

心,并非人身体的中心。

点评

解剖能解出功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6 10:47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这里有天之四时之夏气,有太阳,这不就是天人相应、比类取象吗?这就是中医之“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4 16:24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是以人体之“心”比附为国家的帝王、国君、君主,属比类取象之方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4 16:17
3
发表于 2017-8-4 16:17:49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8-4 16:11
读《内经》则会发现,心是五脏六腑之一,其生理功能并非皆源于古代解剖,而更多的是在天人相应体系下,以比 ...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是以人体之“心”比附为国家的帝王、国君、君主,属比类取象之方法。
4
发表于 2017-8-4 16:24:23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8-4 16:11
读《内经》则会发现,心是五脏六腑之一,其生理功能并非皆源于古代解剖,而更多的是在天人相应体系下,以比 ...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这里有天之四时之夏气,有太阳,这不就是天人相应、比类取象吗?这就是中医之“心”。
5
发表于 2017-8-4 16:29:47 | 只看该作者
神,有广、狭义之分。《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藏:心藏神。”此狭指。而《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之“神明”、“神”,皆广义。

点评

狭义之神,与附会五行有关。故人体有“五神脏”之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4 16:31
6
发表于 2017-8-4 16:31:4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8-4 16:29
神,有广、狭义之分。《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藏:心藏神。”此狭指。而《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 ...

狭义之神,与附会五行有关。故人体有“五神脏”之称。

点评

无论广义之神,还是狭义之神,皆是奇恒之府大脑的功能,为了附会五行,从而有“心藏神”之说。而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心想事成”,是心想还是大脑想?诸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不在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4 16:44
7
发表于 2017-8-4 16:44:1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8-4 16:31
狭义之神,与附会五行有关。故人体有“五神脏”之称。

无论广义之神,还是狭义之神,皆是奇恒之府大脑的功能,为了附会五行,从而有“心藏神”之说。而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心想事成”,是心想还是大脑想?诸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不在焉”、“心花怒放”、“心胸开阔”、“心猿意马”、“心直口快”、“心悦诚服”、“心血来潮”、“心醉神迷”等成语,所涉及之“心”,这不都是说大脑吗!
8
发表于 2017-8-4 16:48:52 | 只看该作者
再有,《难经》有“心之积,名曰伏梁”之说,此与解剖之“心”何干?
9
发表于 2017-8-4 18:39:58 | 只看该作者
心脑不分。

点评

没脑什么事,也没心脏什么事,顶多知道心神不安,可以引起心慌心跳。 中医只管神,心脏、大小脑、肝脏、肺脏……爱谁谁,没中医的什么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4 22:44
10
发表于 2017-8-4 22:20: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常说,中医的方法是司外揣内。
大家想想,心脏在胸膛里面,又不能打开看。即使打开,也是死人的。解剖就不能帮助中医认识心脏,所以中医的心,绝对不是心脏。
中医的心是什么?司外,外面有什么?
活人外面最重要的是神。

中医的心,其实就是神。心主神,其实就是神主神。神为什么要有一个主?中医的心竟然是神,为什么又说心主神呢?
就这个问题把大家搅糊涂了,吵了两千年。
其实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三言两语的事。

就知道,心就是神。肾就是精。就行了,脏腑学说的一切争论,迎刃而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6:37 , Processed in 0.0631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