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论“中医医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2 16:5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论“中医医道”

  中医医道是中医诊治人体疾病的道理和途径。 中医医道是天地人三才合一之道,天道六气运化之道,地道五行生化之道,人道六经升降之道,是《黄帝内经》的医道,也是天地自然之道。
《著至教论》明确指出:“子知医之道乎?” “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请授道”,“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三阳是足太阳膀胱经,如天之太阳气化濡养人体之卫气,失常则外邪病至,引起三阴三阳六经病变。六经上通天气,下通地气,是天地之气的通道,是人体生命之道,是气血升降之道,也是人体受病的病道,医病的医道。所以,“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网友半面残花悟道:六经非独三阴三阳六根经脉也。六经是什么?毛皮脉肉筋骨髓,六腑五脏365输穴无处在六经之外也。六经是上天下地之中的人的全部。命之由此生,人之由此死,病之由此入,治之由此癒,阳之由此运,阴之由此行。六经者,道也。

  医道不是医德,道是存在,德是表现。道为德之基,德为道之现。有网友认为【“医道就是坚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信念,”】显然是颠倒了道与德的关系。【测隐】之心人人皆有,【普救含灵】的信念都是德的范畴和概念,是医道的表现,但不是医道本身。道是自然演化的规律,医道是诊治疾病的途径,行医道治病救人的本身就是【测隐】之心和【普救含灵】信念的表现。若不懂医道,庸医杀人,还是【测隐】之心和【普救含灵】吗?所以,医道不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是实现美好信念的途径。

《内经》之道,有本有用,本是本体运行的规律,用是本体运行的作用。比如: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是以日月运行的天道为本,以阴阳生化的地道为用。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为本,日月运行的气化,生化候,气,时,岁的四时阴阳变化为用。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七星周肇的五方运行是天道,五方生五气,五气在天为神,在地化金木水火土五形,是自天而地五运之道。七星周肇是本,五运阴阳是用。
  人立气交之中,“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之五气化生五脏。地之六气上奉司天,下降在泉,司天在泉之气升降成器,化生六腑,六气化三阴三阳六经,通天地,连脏腑,主人之生死,是生命之道;主人之病治,是人体的医道。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理论,经典在为中医立下了人体的生命之道。网友半面残花悟道:《内经》之内者,里也。此指人体之内也,有内观,内照之意。取象而知天阳,据形而知地阴。阴与阳合,中而成脉,故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切脉而知病之所在。取外而知内,为内观。切脉而知经,合天地运气之理,而知经气由生运行及盛衰,为内照。在内者,外必有其象,在外者,内必有其因。经:为经典之经。经为纵干,纬为横维。此处之经字,其意有二:1,曰内观,内照的理论纵向主干。2,曰为黄帝所传下来的经典理论书籍。书之意。

  生命与人体的关系是什么?有网友认为: 【生命的存在方式为神气形而不仅仅局限于人体结构。神为本气为用形为器。 】说的好,“神为本”是人体以天气立神;“气为用”是人体以五谷之气立形;“形为器”是人体以升降出入为生命循环运动的形式。经云:“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人之神气来自天之精气,人体结构为神气所生之形,如地之载物也。神气形是生命的升降出入运动,而生命运动又须在人体结构中进行。所以,生命运动生化人体,无生命运动则无人体;人体是生命运动的载体,无人体则生命无所依。生命与人体是统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而论。

  中医的人体结构是以三阴三阳经脉为系统的整体结构,人体经脉生化和流淌着气血津液濡养脏腑百骸,如同奔流的江水,浇灌流域的土地。所以,言经脉不要单纯以经络论道,不要忘记哺育筋骨皮毛肉之德。以此而论,不论如何评论六经之功用都不为过。倒是劝中医的后学者,要正视六经对生命人体的巨大作用。
  有网友认为:【中医的认识领域包括过程、枢机与结构但主要是生命过程与枢机而不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素问”就是生命过程的问对“灵枢”就是生命之神的枢机。中医是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中医是演化之道而不仅是存在之学中医是生命过程演化方式之道而不仅是人体结构存在形式之学。“道”可包容“学”“学”不可替“道”。】
  其实这是误解,因为“生命过程”是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是人体六经之气血出入以立神,升降以立气的生化运动。中医六经的本质又是人体结构,既是生命过程的运行者,又是生命生化的承载者,是生命过程与人体结构共同组成了生化之宇。功能是生化的能力,枢机则是对生化的调解,也是对功能的调解。

  如果说【“素问”就是生命过程的问对】,这个生命过程应是六经之气升降出入循环的过程。
  如果说【“灵枢”就是生命之神的枢机。】这个枢机应是对六经升降出入气机的调解之术。
  如果说【中医是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那么这个过程之道不正是由结构组成的吗?比如“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循口鼻入藏于心肺,这个口鼻心肺是结构,也是通天之气的气道。所以说,过程与结构是统一的。
如果说【中医是演化之道而不仅是存在之学】,那么这个演化不正是对存在的演化吗?比如“地食人以五味”,五味是食物,食物入肠胃,气化为营卫二气,营行脉中,气行脉外。所以说,演化与存在也是统一的。
  故,中医的生命之道是生命过程,生命过程是人体结构的气化和生化的表现,而生化和气化是在六经升降出入实践中完成的。所以说六经是生命之道,也是医之道。“道”是存在,“学”是认识,“道”是实践,“学”是理论,“道”是根据,“学”是思想。“学”包含“道”,“道”证明“学”的真理性。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对存在进行认知的方式,人体,生命,脏腑,九窍,筋骨皮毛肉都是存在,是形也是物,属类万物,万物是怎样生成的?
  《黄帝内经》探索到天体运行的运化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气化产生了大地的四时,十二月,七十二气。阴阳二气在天为寒暑燥湿风五气,在地气化为木火土金水五形,五形化生万物生长收藏之规律,天地之间成了万物的世界,这是其一。
  其二,生命是什么?人体是怎样生成的?《黄帝内经》以天气五行化五脏,立于中,地气三阴三阳的升降化六腑,立于外。立于中者藏神,立于外者成形。便是“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其三,生命与人体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是脏腑相通的隧道三阴三阳六经。六经通天之气,以天体运行的规律为动力,为气化和生化之源。六经通地气,化五谷精微之气濡养筋骨皮毛肉。所以说六经是人体的生命之道。
  
  《黄帝内经》反复告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明明是说六经是中医医道,又在《著至教论》和《阴阳类论》专篇解医道,有些人不但不听,却要反其道而行,把中医引向歪门邪道之中。

2
发表于 2017-8-22 17:15: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7-8-22 18:38: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7-8-22 18:41: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17-8-22 19:08: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0:27:52 | 只看该作者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8-22 17:15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被称为中医最早的医学典籍,位列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然而黄帝内经是建 ...

黄帝内经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
--------------------唯心论是单独论心,《黄帝内经》不仅论心,脏腑,六经皆论,论的是生命与人体的关系。亦之太懒,不读书乱以论,胡说八道。
7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0:39:32 | 只看该作者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8-22 18:38
中医是经验理论、经验治疗,中医的主体是中药、针灸等经验治疗手段。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创造发明的并不是客 ...

中医是经验理论、经验治疗,中医的主体是中药、针灸等经验治疗手段。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创造发明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阴阳五行的所有规则都是人为主观制定的。
------------------------
  不懂装懂吧。日月星辰,寒暑四时你说是人为的,不是自然规律?哪你必然是公开的骗子。理论是对实践的认识,活生生的人体是存在,脏腑,经络是存在,认识是理论。你说,人体如何生,生命何处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0:45:59 | 只看该作者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8-22 18:41
中医的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积重难返,说中医是经验医学、经验理论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说内经理论纯属古 ...

说内经理论纯属古人的主观臆想是在挑战传统中医的权威性,很多传统卫道士会无端跳起来搬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你群起而攻之,不仅让人感到悲哀更让人感到好笑,这些固执的卫道士们犹如吠雪之犬,除了奔走狂吠再没有别的本事。
--------------------------------
  你还是悲哀点好,因为你是对着太阳狂吠。中医是研究人体生命的,怎是主观臆想?你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吗?
9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0:52:13 | 只看该作者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8-22 19:08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各行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它也是中医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中医需要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揭示中 ...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各行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它也是中医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中医需要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揭示中医针灸、中医药治病背后隐藏的科学道理,让中医治病明明白白达到古人所说的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
---------------------------------------科学技术不包括中医理论和临床技术吗?那么这个科学技术就是伪科学,伪技术。因为科学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否定几千年的医学,你说它是实事求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6:38 , Processed in 0.0869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