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0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读经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0 02:0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4/11/21 07:43am 第 1 次编辑]

读经随笔
中医强调读经典,背经典,有些人甚至誉之为“字字珠玑”“万变不离其经”,似乎医学的道理都已存在于经典中了,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如何正确地认识它?作为一个读经的过来人,谈谈自己的真实体会!
上大学时,曾经对《黄帝内经》有种说不清的抵触情绪,都二十世纪了,怎么中医还去读几千年前的老书呢?!以后看了《名老中医之路》,很多中医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读经的重要性,看来要学好中医,还就得好好地研读经典。可是真读起来,《内经》文义的古奥晦涩又使我望而却步,我曾经赌气把《内经》原文抄了一遍,以为这样总会增进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了吧,结果还是老样子,该不懂的还是不懂。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为了解决自己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困惑,重拾经典,这一次却读进去了,对《内经》,尤其是对营卫学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读《内经》的感觉,就如同和一个睿智的长者心灵对话,他没有一点长者的架子,他只是带你一起去追寻、去探索、去叩问、去回答,在这里你能感觉到他“如临深渊,如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孜孜探寻时迷惘的痛苦,“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如醉之醒,如惑之解”、“若风吹云”长期苦苦求索后顿悟的欢欣,感受到他对科学执着求真的精神、诚实严谨的态度,建构理论的大胆严肃,行文的飘逸雄浑,他所开启的是一个与现代西医学截然不同的认识视角,他带领你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医学世界,这种心灵的震撼不能不使人对它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仰之情,这种感觉绝对和上中医课时老师满堂灌是不一样的。
《内经》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它是秦汉理论医学的集大成者,无论是从哲学、科学还是从文学上说,它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三者近乎完美的统一在一起,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对它鼎礼膜拜,奉为经典了。
可是这种完美是有着明确的历史含义的,《内经》的成就只是达到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医学的最高峰,从现在的观点看起来,《内经》的谬误也是很多的,有些牵强附会的地方一下就可以看清楚,已经取得的认识也停留在比较低级、笼统的水平上,《内经》的成就并没有超越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水平。
《内经》并没有神化自己,现在倒有些人神化《内经》,说《内经》是天外来客的作品,这种观点摆不到台面上,却在私下里大肆流行,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天外来客对中国人特别青睐,只传授了文言文的《内经》,而没有用它超常的法力,对欧美的祖先以开化呢?!这种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
把《内经》请下神坛,和它平等的对话,平视它,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它!
我感觉读经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和训练中医的思维,中医观察问题的视角。被西方科学陶冶惯了,习惯于分析,很难适应中医的学习,在读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会理解和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说,辨证论治很难掌握,那就读《伤寒论》、《温病条辨》,看看真正的辩证论治是什么样子。再就是看看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可以有个立体的了解,这不是中医课本上空洞苍白的说教所能比拟的。可是,读经也不是万能的,经典绝不是“字字珠玑”,单纯靠读经读不成大医,那种认为读懂了经典什么就都解决的想法是天真的。
说了这么一些读经的好处,但我并不希望经典就一直这样被读下去,我切实经历过读经的曲折和艰难,也亲见多少走火入魔、把经读歪了的,我们现在被逼迫着去读经,是因为经典中的中医精华并没有被现在的中医理论有效的继承下来,我们这一代不得不去读,我们的下一代呢?!如果还去读,那真是中医的悲哀!!!
什么时候经典的精华被完完全全的继承下来,《内经》欣欣然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在一片古色古香中独享自己的寂寞,那才是我的期待啊!
不读经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21
发表于 2004-11-25 13:4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经随笔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11/24 08:28am 发表的内容:
我们在传统医学方面的知识积累还没有超越本经,甚至还有偏离的危险!
20
发表于 2004-11-24 08:2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经随笔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11/23 06:02pm 发表的内容:
我们在传统医学方面的知识积累还没有超越本经,甚至还有偏离的危险!
说的好!
做人需要踏实,做学问也需要踏实。
19
发表于 2004-11-23 18:0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经随笔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4/11/20 02:09am 发表的内容:
什么时候经典的精华被完完全全的继承下来,《内经》欣欣然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在一片古色古香中独享自己的寂寞,那才是我的期待啊!
不读经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基督教《圣经》的历史也许能揭开此谜。
《旧约圣经》是犹太人的经典,自从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奉为国教后,《圣经》就又多了一个部分——新约。
《新、旧约》历来是西方每个家庭必备的本经,那时候每个家庭不读经是不可想象的!
自从德国的马丁.路德推行基督教改革,新教建立以后,基督教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慢慢地、持续地、不可逆转地变化了。
科学、艺术、教育急剧发展,社会对知识的积累远远超过了《圣经》的内容,人们开始把读经的时间用来学这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爆炸,许多西方人认为,《圣经》可以不读了,或少读。
于是,《圣经》已经从“百科全书”落为象征意义的文化支柱。然有识之士也指出,现代社会的种种积弊都是偏离《圣经》所至,必须重读《圣经》——找回耶和华。
中国的传统医学还处于改革前夕,我们在传统医学方面的知识积累还没有超越本经,甚至还有偏离的危险!
很显然,我们必须让中医走上与现代科学对接的方向,才能大大丰富我们中华医学的知识积淀,那个时候也许本经的地位改变了,但它的哲学方法论价值不会消失。
18
匿名  发表于 2004-11-22 17:43:42

[原创]读经随笔

假芝麻?有意思。
17
匿名  发表于 2004-11-22 15:38:12

[原创]读经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芝嘛在 2004/11/22 04:10p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绝密2004/11/21 05:31pm 发表的内容:
你说话还算数吗?你不是已经发表了告别文贴了吗?出尔反尔?
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王大侠的复出将有利于论坛的民主建设。
16
匿名  发表于 2004-11-22 14:27:11

[原创]读经随笔

我把王不留行的帖子概括为三个字:《内经》好。
15
匿名  发表于 2004-11-22 14:22:16

[原创]读经随笔

下面引用由SARS2004/11/22 08:01am 发表的内容:
王不留行言之有物,条理清楚,是有水平的人。
一些人总想把有水平者挤出论坛,由得一些没有医学素养的人信口开河,这样的论坛还有什么意思?
到底是谁在挤谁?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33&topic=470&show=0
14
匿名  发表于 2004-11-22 10:34:08

[原创]读经随笔

精典的东西为什么耐读,就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更强,能说清楚更高深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不同时候读同一句话感觉好象是内涵发生了变化。
13
发表于 2004-11-22 09:0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经随笔

论坛是民众的论坛,发表议论是公民的权利,论坛来去自由,不应有干预。
周先生的许多文章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无论我自己赞同其观点与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4:28 , Processed in 0.0923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