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九天雪鹰在 2004/08/03 09:14pm 第 7 次编辑]
[shadow=500,#FF8C00,50]中医辨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的心得[/shadow]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的范畴。是一组有排便异常,腹痛,腹涨,目前又缺少形态学和生化学上有定性意义的指标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此类疾病,余采取从肝脾论治为指导,在临床中获得满意疗效,近见此论坛能人颇多,特意探讨如下: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腐熟水谷,小肠泌别清浊,转输清浊,大肠为传导之官,糟粕外出的通道。所以凡大便异常,则病位在肠俯,肠俯的功能正常,则必然有赖于脾之建运,肝之条达。一旦脾失建运,导致肠俯气机郁滞,清浊不分而便泻腹涨。
肝为罢极之官,,体阴用阳,喜条达恶抑郁,若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紊乱,最终导致肝郁脾虚,俯气不畅,消化吸收功能失去正常调节,最终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BS)。
脾主运化,腐熟水谷,脾胃健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充盈营卫,布达青阳,令营卫日日得以力护人体,使邪不得轻易侵犯人体,一旦脾胃虚弱,精微摄纳不足以充盈营卫,固护无力,又兼肝气内郁,横逆乘土,扼阻清阳,人体则耐受邪气能力下降,所以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或为腹涨,腹痛,腹泻,或为腹涨,便秘等等。
综合上面所述,IBS的病机总为肝脾同病,多为肝郁脾虚之证。
辨证论治:
此下所举:皆为吸引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无生化异常者。
IBS久病体虚湿胜型:腹中隐痛,腹泻,泻下清稀,或泻下清谷,一日数次,纳呆,头身困重,小便清,舌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
主方:四君子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以此方化裁药味:
人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实15克,甘草15克,白豆蔻8克,生姜10克,陈皮15克,黄芩8克。(另方有加桂枝12克者)
平均8剂量即效(最长者有服用16剂方效者),然后随预后情况斟酌加减约16剂,为一疗程,停药15天观察,再诊时以评断其是否痊愈,再考虑是否继续调理。
长期食疗:苡仁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