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烈推荐:如何正确看待药物副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9 17:4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正确看待药物副作用
□ 戴秀娟 河南省中医院
  患有高血压的老刘来到心血管科复诊,经测血压仍是居高不下,大夫问他按时吃药了没有?老刘说自己一直没吃药。这是为啥呢?原来,老刘看了降压药说明书后,吓得把药搁在一边,一片也没有吃。没吃药,血压如何能降得下来?可老刘满腹疑虑:药的副作用那么多,怎么能吃?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史小青副教授说,一方面过于担心药物副作用,将药物当作“洪水猛兽”,擅自不用药或停药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另外,把药物看作“灵丹妙药”,认为药物有病可以治病,没病也可健身,完全忽视了药物副作用,对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能及时就医,以致产生不良后果。其实这些都是患者对药物的片面认识而导致的,我们应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药物。药物是一把双刃剑,能治病也能致病,“是药三分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药物在治疗疾病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但能治愈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命,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药物的副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药物往往有一种以上的药理作用,在使用剂量和用法都正确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就称之为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些快速药物反应,可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喉头发紧、血压下降等,如青霉素过敏。固定性药物疹(多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发痒、起疱、紫红)多在用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多在用药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发生。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多在用药后1~2星期发生。
  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药物,在用药时要权衡利弊,既要看到药物防治疾病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其不利一面。药物的副作用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发生的,只有少数或极少数患者才会出现,有的副作用甚至是极罕见的。即使少数病人出现了药物副作用,只要病人和家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都能及时消除,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不影响治疗。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指导,药物并非越多越好,要注意合理配伍。
  购买药物时一定要选择有国家批准文号的药品,因为准字号的药都是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动物试验、药理和毒理试验,实验结果证明确实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另外药物的剂量、用药疗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老年人剂量较青年人小,70岁以上减少30%,90岁以上仅用青年人剂量的1/2~1/3;给药途径尽量以口服为主,静脉注射慎用,因为静脉给药作用较快,万一发生意外不利于抢救;急性病要中病即止,不宜长期用药。慢性病需长期用药者,须定期咨询医师,密切监测有无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服用药物时,千万不能看到药品说明书的副作用就“因噎废食”,既不能像老刘这样盲目不服药或减少剂量,也不能对药物的副作用视而不见,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文字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2 04:18 , Processed in 0.0922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