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桂枝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典前线》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4-26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北京“非典”专门医院:
穿起隔离服她们哈哈大笑
千龙新闻网     (2003-04-26)
  二十来岁的医生、护士,在奔赴一线前夕,情绪中都夹杂些许紧张或者恐惧,但穿起隔离服有人哈哈大笑——
  久经沙场的老战士说,开战前的等待,比真正的战斗还让人紧张。现在的我,感受的就是这样一种开战前的紧张。作为收治非典病人的专门医院,我们接到了接诊的命令,但病房还需要几天改造时间,因此,我们现在必须等待!
  太多的同行,已经给我做出了榜样,但自己面对同样情况的时候会怎么办,我的心里还没有底。但无论如何不能当“逃兵”,我这样想。
  不断攀升的病人数字和居高不下的医务人员患病比例,实在让人有点不寒而栗,是啊,我们面对的敌人会肆虐多久?我们有多少不被侵犯的把握?
  科里的护士,大多只有二十来岁,每个人这些天的电话都特别多,相互的问候,时常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生离死别的念头。大家的情绪中都夹杂了些许紧张或者恐惧。
  中午,主任来了,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副表情让大家的情绪也轻松了一些。有同事问主任怎么不害怕,主任说,“我相信只要把防护措施做到位,感染几率就会很低。”聊了一会儿天,主任又说:“真正能救自己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严格按规矩办事,把防护的一套东西做熟了。”
  一位同事说:“刚听说要接触这样的病人,特别害怕,可是害怕了两天,又想那么多已经冲上去的同行,不也就过来了嘛。”
  后来,我和一位已经上去的同学通话,问他最开始怎么想,他说:“刚开始确实挺害怕,可是真的走进病房好像也就无所谓了,怎么说呢,有精力的时候会提醒一下自己多小心!”
  下午,同事们练起了隔离服的穿脱,严实的装束,看起来像太空服,一穿一脱之间,有人哈哈大笑起来,在这笑声中,临战的紧张被丢到了一边。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4-26 14:17:18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当医者成为患者时
——一位感染“非典”护士的心路历程
方彤  (2003.04.25)
  
   
  小张是北京朝阳医院的护士,因在工作中感染非典型肺炎,住进
北京地坛医院。在与疾病进行了20多天的顽强抗争后,小张已于4月2
2日痊愈出院。几天前,本报记者和她进行了一次关于生病与治病,
关于患者与医者,关于理想与人生的对话——
             医疗护理中的任何细节都容不得马虎
  记者:你能回忆起当初接诊“非典”病人的情景吗?你认为是哪
个环节造成你的感染?
  小张:今年3月下旬,我正在家休假,并打算和男朋友去海南旅
游。这时,护士长打来电话说,北京开始出现了“非典”病人,因这
种病传染性较强,为保障大多数患者就医安全,医院要组建发热门诊,
科里需要抽调一名医护人员,不知道你能不能去?听完后,我立即说:
“护士长,我可以去。”
  3月26日,我就到临时设立的发热门诊上班了。第二天,我上夜
班,来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病情挺重的,高烧40.2摄氏度,咳嗽
得很厉害,血氧饱和度非常低,当班的大夫认为是“非典”疑似病例,
需要进一步观察。我遵医嘱为病人导管吸氧,后来他呼吸越来越急促,
又改为面罩吸氧。那一晚,我们值班的几个医护人员都跑前跑后地忙
个不停。因为要不断地给病人换氧气、量体温,还需要抽血、观察病
人,我几乎没有休息。第二天早上9点我下夜班时,除了因没有睡觉
而觉得有点疲惫外,没有什么感觉。
  两天后,我上白班。上午8点多钟,来了一位外地病人,当班医
生确诊为“非典”疑似病人,症状比那位出租车司机轻。我又忙碌了
一天。
  当天晚上回到家里,我感觉后背有点儿疼。我开玩笑地对父母说:
“我不会被传染了吧?”妈妈嗔怪地对我说:“傻丫头,你听说过‘
非典’病人后背疼吗?”我和家人就这样都没在意。
  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我开始浑身酸疼,一试表,发烧37.3摄氏度。
我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对爸妈说:“你们赶快离我远点!”随后,
我把门窗都打开,开始“自疗”:那一晚,我两小时起床喝一次水,
4小时吃一次抗病毒的药物。到了凌晨两点钟再一试表,37摄氏度,
体温居然下来了!我真高兴,觉得自己还是很强壮的。
  然而,第二天早上,我又开始寒战、发冷,体温升到39.2摄氏度。
我立即打电话向医院报告。护士长告诉我,门诊部的毕主任也发烧了,
我们可能“中招”了。
  现在我开始仔细回忆当时的每一个细节。我记得,病人来时,我
们穿着隔离衣,戴着两层口罩(一个20多层纱布,另一个是鼻子上塑
形的),手套、脚套、帽子、眼罩一应俱全,操作也是按常规的。看
完病人回到办公室,我把手套扔掉了,口罩摘下来放在兜里,当时觉
得扔了有点儿浪费,似乎没有什么不合规范的。惟一让我觉得可能被
感染的渠道是:我们办公室和就诊室离得比较近,那天出租车司机病
情又很重,为随时观察患者方便,办公室和就诊室的门都是开着的。
也许就是这方面没有做好,造成我们医护人员的感染。不过,这次生
病给我一个教训:医疗护理中的任何细节都容不得马虎。
       体验做患者的感觉,对医者的职业感是一种升华
  记者:作为医护人员,你是如何认识“非典”的?
  小张:4月2日,医院把我们5个被感染的医护人员转到北京地坛
医院治疗。
  在刚转到地坛医院的几天,我的症状挺轻。大约4天后,我的病
情加重了,体温上升、咳嗽、憋气,最厉害时,指甲都变成紫的了。
到血氧饱和度降到60左右时,大夫给我上了无创呼吸机。又过了5天,
就是我发病的第14天,我的病情明显好转了。第15天时,我已感觉是
绝处逢生了。之后就是一天比一天好,直至痊愈。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传言,把“非典”描述得十分可怕。其实,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第7天到第14天是最凶险的,有
些人可能过不了这一关。我这么说,不是主张大家得了“非典”不去
治,而是不必谈“非典”色变。
  记者:听说治疗中用了一些激素,你担不担心以后会有后遗症?
  小张:从广东已康复的病例来看,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生病期间,
我通过静脉输液用了3周的激素,目前医生已让我改口服,大约要用3
个月,在此期间逐渐减量。我也请教过一些专家,他们说,从我的情
况看,只要不是长期服用激素,就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记者:平时都是你们为患者服务,这次转换了角色,你有怎样的
内心感受?
  小张:真是“不换位置不知道”。这次生病使我有一种情感的升
华,因为我亲身体验了患者的感觉,深知患者的需要。
  我和我院的两位同事住一个病房。要说相互有个照应,应该不太
孤独。但是你知道吗,人在有病的时候太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了。每天,
我都盼着医生来查房、护士来扎点滴,哪怕他们什么也不做,只在我
面前晃一晃,我都觉得踏实。这回我才知道,原来病人是这么痛苦,
这么需要鼓励。
  我想,日后我重返工作岗位时,会比以前加倍地爱护病人。
          即使在病中也不忘自己的职责,这是医者本能
  记者:你在生病时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有没有后悔选择这个职业?
  小张:说真的,我没有一点后悔。因为我从小就对护理职业充满
幻想和敬意。我是在工作中被感染的,因为病人需要我,我感到自己
很重要。从现在身体恢复的情况看,我认为自己也挺幸运的,因为我
得到了及时诊断,一天也没有耽误,在住院期间又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我想讲讲和我一起被感染住院的同事们。我想告诉大家:医务工
作者那种救死扶伤的精神真是变成一种习惯了。
  我们生病的5个人中毕主任病情最重。她在入院时与外单位的一
位“非典”患者住在一个病房。那病人高烧不退且情绪低落,当时病
情还不算太重的毕主任为病友的食欲不振而坐卧不宁。为让病友建立
信心,毕主任不断地和她聊天,开导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毕主任
的病情加重。因为职业道德已经溶入了她的血液,变成了一种本能。
  刚到地坛医院时,和我同病房的两位同事就迫不及待地向这里的
医护人员打探他们是如何进行消毒隔离和自我防护的。我们对周围环
境进行观察,并尽快地把这里的情况反馈回我们医院。
  当疾病发展到第8天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的病情都开始有不同程
度的加重,大家的食欲变得很差。为了调动其他人的情绪,吃饭的时
候我总是显得很积极,不但假装大口大口吃得很香,而且极尽所能地
描述饭菜的香味。看到大家很配合地吃上几口,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
的愉快。疾病发展到第10天时,我的呼吸开始不好。在我因呼吸困难
而感到恐慌的时候,自己已经很衰弱的呼吸科叶大夫用尽全身力气大
声地对我喊:“别着急,一点一点地吸气,你没事儿,嘴唇还是红的
呢!”
  我的同事在自己的危难时刻,还照顾他人、心系他人,不忘“白
衣战士”的使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地坛医院治疗的北京朝阳医院住的5位
感染“非典”
  的医护人员已有4位即将战胜病魔,马上就可以回到大家身边了。
毕主任的病情也开始走向好转。
                   记者和小张母亲的一段对话
  记者:您听说女儿在工作中感染“非典”,最初的反应是什么?
  张母:担心,特别地担心。孩子还年轻,我怕她想不开。因为我
们不能探视,我和她爸爸找到院领导,希望领导一定多鼓励孩子。
  我觉得很庆幸,是女儿救了我和她爸爸。孩子发现发烧时,立即
对我们说,快离我远点儿,千万别传染给你们。因此,我和她爸爸都
没有被感染。
  女儿住院后,我们自动隔离了两周,我也得对别人负责呀。等我
过了潜伏期外出时,街坊邻居们都躲着我远远的。开始我心里很委屈,
但很快我就想开了,我特别理解大家的做法。
  记者: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您还会让女儿去吗?
  张母:我尊重孩子的选择。记得当时孩子发病时,我心疼地对她
说:“你知道这个病传染性这么强,你还要去?”孩子对我说:“妈,
我是团支部书记,我不带头去谁去呀!”女儿还一再叮嘱我:不许和
医院领导提任何条件。我了解孩子的心思。作为母亲,只能支持她,
做她坚强的后盾。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4-26 14:21:05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没有硝烟的战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纪事
王晶珠  (2003.04.25)
  
   
  刚一踏进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门,记者立刻觉察到一股
步步逼近的紧迫感。进出的人和车川流不息,教委的、公安局的、旅
游局的、自来水公司的……过去似乎毫不相干的单位,由于“非典”
疫情,纷纷找上门来。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正在召开的全市疫情报告
会气氛异常紧张;一个现场处理小组刚刚接到命令,匆匆出发了;办
公室里电话铃声不断,每一个人都在埋头忙着各自的工作。在这种情
况下,想拉过一个人来接受采访,已经不大可能。记者只能从他们匆
忙中流露出的只言片语,感受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频频现场出击
  据了解,为有效遏制“非典”蔓延,北京市卫生局在原疾控中心
应急体系的基础上,在全市组建了2500人的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防病
队,下设总协调指挥、现场处理、信息、检验、技术指导、宣传、后
勤保障等7个组。每个组都规定了具体的任务、职责、操作程序,从
而确保了有序运转,忙而不乱。
  正坐镇指挥的现场处理组负责人藤仁明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只有
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有的同志已两三个星期没回家了,经常连
续工作三四十个小时,困极了就在沙发上靠一会儿,打个盹儿。记者
采访的当天他们就派出七拨儿人去了疫情现场。他们承担的任务危险
性最大,哪儿发现了“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就往哪儿跑。在现场
他们要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检验样品,采取隔离、消毒等干
预措施,直至最后的预防控制效果评估。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
已经把全市发现的所有病人及其周围接触者的资料,弄得一清二楚了,
并按危险程度分为“一密”(与患者直接接触者)、“二密”(间接
接触者)、“三密”(间接的间接接触者)三个等级,再分别发出《
住院医学观察通知书》和《在家医学观察书》,进行隔离追踪观察。
  正说着,一家医院打来电话说,该院收治的一名疑似“非典”病
人,是来京旅游者,同一旅游团还有21人。办公室的气氛一下子紧张
起来,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首先找到这个旅游团的导游,
得到他手中的游客名单,再分别追踪其他21名游客的下落,以便迅速
切断可能扩散的疫情途径。记者的采访不得不就此中断。
                    “只能给你几分钟”
  负责消毒协调工作的彭国克,是在出发前被记者截住的,他一脸
无奈地说,对不起,我只能给你几分钟时间。他们这个组只有3个人,
却管着全市具有A级资质的7个专业消毒公司。他说,连日来,消毒工
作异常繁重,除了出现疫情的现场需要消毒外,党政机关、国外驻华
机构、医院、公共场所,甚至家庭都纷纷要求他们上门消毒服务。到
目前,全市已消毒3万多个单位,7000多万平方米。凡是重要部门的
消毒,他们必须亲自到现场指导,每天的工作时间少说也有14~16个
小时。他们马上要去消毒的单位,当天来了一位“非典”疑似病人。
  据彭国克介绍,环境消毒的最佳方法是采用2%的过氧乙酸进行
超低容量喷雾消毒。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广谱、快速消毒剂,对普
通细菌、芽孢、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话没说完,电话就响了,
是催他动身的。记者只好主动告辞。
                   一刻也静不下来的地方
  还未走进热线电话间,嘈杂的通话声就传了出来。进门一看,几
十个被挡板隔开的电话机位一字排开。虽然每个机位的接听人员都在
与对方通话,但并不相互干扰。
  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这里的咨询电话只有8部,市民们反
映电话打不进来。刘淇等北京市领导到市疾控中心视察时了解了这一
情况后,现场办公,立即落实了增加热线电话的事儿。电信部门连夜
突击安装好了40部电话,其中30部为市民热线咨询电话,10部为英语
接听的外事热线电话。当天市疾控中心就从各科室紧急抽调人员突击
培训,随后迅速补充到各接听机位上去了,仅4月23日一天,就接了6
000多个热线电话。
  记者等了半天也等不到一个空闲下来的接听员,不得已只好打断
了一个正在填写接听记录的接听员的工作,原来他是正在市疾控中心
实习的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这位张姓同学告诉记者,热线电话问得
最多的是“非典”的发病表现、预防措施、消毒办法等问题。那时已
过了下班时间,记者问他何时下班,他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因为
热线电话必须24小时不间断,只有等到有人来接替,我才能离开。”
听宣传中心的小杨说,因为人手少,排不开班,许多同志忙完了手中
的工作,都赶过来主动替班,好让负责接听热线电话的人吃顿饭,歇
一会儿。
                    难以涉足的神秘一隅
  望着那座灯火通明的检验大楼,记者几次要求上去看看,均遭到
了拒绝。因为这里是专门与病菌、病毒打交道的地方,管理制度严格,
非工作人员一律禁止入内。记者知道,现在正是检验人员最紧张的时
候,每采到一批与“非典”相关的样品,都要及时检验,许多后续工
作要等待他们取得结果后,才能定下来。从外面看起来,整栋检验大
楼悄然无声,要知道从这里出去的每一份报告都关系着一个人、一个
家庭、一个群体,影响着一次行动、一个决定的作出。
  记者最终也没能走进那神秘的一隅,但却在心中默默留下了对战
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勇士们深深的祝福。  
14
 楼主| 发表于 2003-4-26 17:51:20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北航被隔离同学日记:我们依然鲜活、安全


      

  编者按:为切断“非典”传染链,一些受到“非典”扩散、污染的人员、场所要依法隔离。那么,隔离区内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心情如何?下面是一名生活在隔离区———北航双航招待所的同学的日记,从中可看到惶恐、感动和自信的三段心路历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略去了这位学生的姓名。原文略长,我们稍稍做了些删节。
     一个月前,还在赞叹北航的新绿粉红、春暖花开。两个星期前,还想着应该忙里偷闲去广东一次;十天前,宿舍楼里开始弥漫消毒水的味道。电话和短信的主题由春游变成了“非典”;五天前的上午,我们还将他校有14人被隔离当做天大的新闻;可就在那天下午,北航又有21人被隔离的“天大新闻”,就由我们亲自上演了。
     我看见室友惶恐的眼神。我还是二十出头,健康、理性,昨天还在宿舍里为着一个并不可笑的笑话而肆意大笑,今天就只能在这两人一间的隔离房里怀念大运村的热闹了。起初的日子里,恐慌和茫然,但倒也充实和自在:早上七点起床,大家一起打太极,再享受八点准时供应的丰富早餐,上午学习两个半小时后,午饭、午休,下午继续自学,傍晚运动一会儿,晚上自主安排。事实上这比在大运村的懒散生活要有规律得多,可我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时间去思考一些关于死亡的沉重课题。
    我们依然是鲜活的,安全的。不断有人来看我们:辅导员、班主任、系领导、校领导……不断有人打电话慰问我们:家人、朋友、同学、老师……不断有人来采访我们,校报、系刊、广播站、电视台……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于是就溢满了整整一颗心的感动和想哭的冲动,因为他们的关怀与温暖,因为他们的勇敢。
     有人说羡慕我们,每天按时供应营养全面而可口的饭菜;不时有人探问并捎来大兜大兜的水果和最新的小说、杂志;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清理、消毒、身体检查……衣食无忧啊!我们大笑。因为“非典”,生命才得以以这种特殊的姿态尽情舒展。在这种特殊的自由里,我们用吉他的弹唱去应和树梢小鸟的清鸣;在这种特殊的关爱里,我们收获沉甸甸的问候与欢笑;在这种特殊的幽默里,我们听说了一个怕两个月后出去头发长得吓人而剃光头的护理人员的故事。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锃亮的脑门和温厚的笑脸,很是气魄,很是英雄。死亡潜在威胁下的英雄。那一刻,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心里有着千种万种的感动与感知。
    透过窗,我可以看见对面伟岸挺拔的一排杨树,在绿意盎然的春风里哗哗作响。这个时候,可以把生命想得很深远。为了生命的完整而被隔离的我们,因为爱与心疼而探望与慰问的人们,因为责任和奉献而照顾我们的他们,勇敢的这些人,英雄的这些人,在“非典”的乌云下,笑着抚摸初夏的阳光。
    穿越14天的距离,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我们,多年后身材走样甚至步履蹒跚的我们,忆起今天的日子,会怎么呢?
    我想,我会微笑。  

来源:《北京日报》 2003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宋丽云)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4-26 17:52:42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人民时评:非典歼灭战,我们该向谁致敬

王攀

      

    因预防“非典”措施不力,4月20日,中央高层果断调整了卫生部和北京市二名高级官员的职务。中国政府在对处理“非典”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决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受到了全国上下普遍称赞。在中央的带动下,各地、各省、各部门都采取了切实得力的预防措施,比如:取消“五一”长假,实行疫情日报制,交通部、卫生部连续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谨防交通工具传染‘非典’”,各省成立预防“非典”领导小组,成立快速反应机制,划定专门医院统一受理,等等。为进一步控制疫情,并最终打赢“非典”歼灭战,打下了坚实的后盾保障。因此,在“非典”歼灭战中,我们应该首先向英明果断的同志致敬。
    其次,我们应该向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每天都在增加的“非典”感染者中,医务人员是为数最多的一个人群。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医务人员当然也不例外。虽然中央要求,患了非典的病人,无论有钱还是无钱就医,医院都要先治病。但履行这一要求,医务人员要冒着感染非典、牺牲生命的危险,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做到这一点,很难!可现在,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几乎都在默默地与非典战斗着,诠释一个又一个的悲壮!广东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因抢救“非典”病人而不幸感染倒下了,终年46岁……面对同伴及其家人的不幸,广大医务人员没有退却,而是前赴后继!一位医生,为抗击“非典”,一个多月没见过女儿了,《人民日报》刊登了女儿吴悠写给他这个医生父亲的信,让人心潮难平;某医院一名护士小冯告诉家人,自己调到了临时非典病区,电话那边的妈妈、姐姐、弟弟等人立即大哭,其他姑娘都不敢给家里讲了;还有的怕传染家人,或怕受到家人的阻拦,就干脆住在了医院……他们中很多都是女性,身为女儿、妻子、母亲、姐妹,却把生死置之度外,保大家舍小家,可爱、可亲、可歌、可泣,是我们这场非典歼灭战中的英雄!向医务人员致敬!
    第三个应该致敬的,是我们的媒体。在这场非典歼灭战中,电视、报纸、广播、网络, 始终在摇旗呐喊,在加油鼓劲。电视、网络直播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报纸、广播辟出大量版面和时段,全面关注“非典”。与时同时,媒体还以最快的速度的向人们报告疫情,介绍预防措施和相关知识,传递着全国各地的最新做法,传递着非典歼灭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拉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人民的距离,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沉着应对。
    而最不应该忘记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研制“秘密武器”抗击非典的科学家们。他们不顾危险,深入疫区,零距离接触非典,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实验室里和疫魔赛跑……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宣布破解非典元凶,15日,公布完成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测序,并研制成功检测试剂,两小时让非典原形毕露。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当被问及中国科学家所起的作用时,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说,中国科学家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宝贵。让我们真诚地说一声:尊敬的科学家,祝你们早日成功!愿你们多多保重!

来源:人民网 2003年4月26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3-4-26 17:53:53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被解除隔离排除非典的妇女自述:我解禁了!


      

  新华网重庆频道4月26日电 25日上午10点,渝中区某院由肠道门诊改建的非典观察病人隔离室内,李红(化名)仍坐在病床上,没戴口罩,脸上画着精致的淡妆,她的丈夫刘先生跑进跑出地办理出院手续。
    “遭关了快一个星期‘禁闭’,今天终于解放了!”李红心情不错:医生已明确诊断,咳嗽、发烧的她,不过是支气管炎。
    发病
    “我是被丈夫‘出卖’的!”李红娇嗔地谈起自己被隔离的经过。
    李13日到广州参加广交会,3天后就开始发烧,咳嗽,18日匆匆返渝。
    吃了大把的抗生素后,19日下午欲和丈夫出门散步,竟瘫倒在楼道内。丈夫心里格登一下,脑海里闪出两个大字:“非典!”20日晚,他甚至跑到附近学校的宣传栏前,打着电筒寻找非典的诊断标准。
    当晚12点,他从电视上看到专家的介绍:一对照,刘先生心都凉了:“遭了,好几样症状都符合。”
    21日,李红到医院发热门诊后,刘先生主动向医生说:“她到过疫区。”
    话音刚落,李红发现,周围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医护人员甚至发热门诊外的保安,都以闪电般的速度戴上了口罩,所有和她说话的人,也刻意保持了距离。
    隔离
    很快,渝中区防疫站的人来了,医院院长也来了,一番盘查后,李红被送进隔离室观察。
    “刚开始心情特别不好,压抑,烦躁又有些恐惧。”李红说,每天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视,还不能洗澡。
    他们对同事、亲戚、朋友极力封锁消息,但消息仍然不径而走,才几天,来自亲友的询问,就花脱李红300多元手机费。
    感激
    “医务人员给了我很大安慰,还给我做思想工作。幸运的是,被隔离的第二天,我的体温就降了下来。”李红说,隔离期间,好几次她都闷得想“逃跑”,但自己还是有社会责任心:“如果真有这个病,出去后传染给更多人,良心也过不去。”
    4天隔离,李红病情稳定,医生再次检查后,决定她可以回家静养。
    李红告诉记者,回去后不能立即上班,并随时和医生保持联络。 (重庆晨报/陈静)  

来源:《重庆晨报》 2003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李海元)  
17
 楼主| 发表于 2003-4-27 07:34:34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2003-04-26)
散工亲述如何与沙斯搏斗
我靠坚强意志力 21天战胜沙斯
  沙斯患者现身说法,向本报亲述:“我战胜沙斯!”
  靠着坚强意志力,打败沙斯病毒的患者陈先生(38岁,散工,姑隐其名),拨打本报专设的沙斯热线,亲口绘述自己如何与沙斯搏斗21天、如何走出加护病房,康复出院,以及出院后,居家隔离14天期间的生活。
  陈先生在电话另一端,激动地说,他希望以自己亲身的经历,鼓励此刻正在与沙斯病毒搏斗的患者、可疑的沙斯患者,以及许许多多被令隔离者,勇敢打这场战役,不要轻言放弃。
  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沙斯并不是什么绝症,患者也能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疑在不知情下 被病毒感染
  谈到如何感染沙斯时,陈先生怀疑自己是在陈笃生医院照顾病患的母亲,在懵然不知的情况下,被病毒感染。
  原来,他73岁高龄的母亲,因为患上糖尿病,今天2月中旬到3月中,在陈笃生医院留医1个月。
  老母亲住院期间,孝顺的陈先生每天都到医院陪伴她。后来,母亲获准出院,可是几天后,因心脏问题,在家里咽下最后一口气。
  陈先生说:“办完母亲的丧礼后,我开始感到身体不舒服,咳得很厉害。我看过家庭医生,但两天后情况没有好转。后来,我去看中医,那名中医师叫我到陈笃生医院接受检查。”
  初步检查显示,他感染到沙斯,必须马上入院隔离治疗。
  这一住,就在医院住了21天,其中7天是在加护病房。这期间,他的情况时好时坏,出现发高烧、肌肉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他曾经一度只能进食流质食物,饱受折腾,苦不堪言。
  他说:“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一定要打败病魔。我成功了!”
  陈先生康复出院后,必须在家里隔离14天。今天,他的隔离期满,终于能踏出家门。
  他说,他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重返工作岗位。正如他所说,沙斯不可在一夜间消失,我们在对抗病毒的当儿,生活还是要继续地过。
在加护病房7天 好像7年那么长
  在加护病房的7天,沙斯患者陈先生,只能以“痛苦”这两个字来形容。
  陈先生说,他在陈笃生医院隔离治疗一个星期后,情况突然急转直下,从普通病房被转入加护病房。
  在加护病房的那7天,痛苦万分,好像7年那么漫长。
  他说:“我陷入半昏迷状态,医生在我的鼻子插入一条输管,每天我就是靠这条输管进食流质食物。此外,我还必须吊点滴。那时,医院不准沙斯患者有访客,家人不准来探望我。”
  他坦言,他曾经感到无助、恐惧,但他一直提醒自己,要勇敢,不能放弃。能不能打胜这场战役,关键在于自己,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够帮他战胜病魔。
  就是靠着这股抗炎的意志力,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他终于从加护病房走出来。
  他以本身的经历,告诉所有的沙斯患者,病毒并不可怕,只要及早治疗,听从医生的指示,患者都能像他一样,健康地走出医院。最重要是,不要被沙斯吓倒,拿出勇气与它们对抗到底。
康复出院 恍如隔世
  战胜沙斯,康复出院,男子恍如隔世。
  患上让人害怕的沙斯,陈先生表示,反而让他对人生一番新的诠释。尤其是与病毒搏斗21天后,康复走出医院,让他觉得恍如隔世,更加珍惜生命。
  他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感染沙斯病毒,他没有出国,周围也没有人感染沙斯。
  当他到陈笃生医院检查,医生要他留医隔离观察,后来证实他患上沙斯,他感到非常震惊。
  他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可是留医期间,医院为了防止病毒蔓延,不准家人前往探访。他说,他每天呆在病房,无所事事,从白天等到黑夜,心情曾经陷入低谷,感到恐惧、无助及沮丧。
  他把这次的患病,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逆境。
  他感触万分说:“当医生告诉我,我可以出院时,我很激动。我成功了,我战胜病毒!”
必须居家 隔离14天
  出院后,男子必须居家隔离14天。
  陈先生是一名单身汉,家中有7名兄弟姐妹。他被令居家隔离14天期间,一日三餐由姐姐亲自送上门。
  他说:“姐姐每次把饭菜放在我家门口,然后拨电叫我出来拿。我每次都是等姐姐离开后,才敢打开门拿饭菜。”
  他表示,虽然他已经康复,但为了安全起见,他在隔离期间不敢与家人接触,也没有踏出家门半步。每天,他就以看报章、电视打发时间,虽然有时闷得发慌,但也没办法。
  他说,每个人必须负起社会责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对别人的健康负责。
  隔离期间,他每天测量自己的体温,卫生官员每天也拨电两次,查询他的健康状态。家人每天也拨电关心他的情况,并告诉他若感到不适,就要立即求医。
  今天,他的隔离期满,他表示希望能尽快回去工作,恢复正常的生活。
《新明日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3-4-27 11:07:50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记者手记:在非典日子里的典型电话

人民网记者  唐维红

      

    近日非典似乎越闹越凶,接到朋友问候的电话也越来越多。
    昨晚11点多了,手机骤然响起。一听,原来是河北省邯郸市车管所所长高大明打来的。听得出他有些着急。他说:“你和先生好吗?打过几次办公室的电话,总没有人,打到家里也还是没人。很替你们担心。家里缺什么?需要中药吗?我可以熬好了送过去。”
    我年初刚搬家,新的电话还来不及一一通知,近来情况特殊,不是在商议报道选题就是在讨论如何应对非典,办公桌前呆的时间极不规律,也有限,难怪他找不着我。认识高所长已是六七年前的事了。记得当初去邯郸市车管所采访时,很是惊讶他们检车手段的先进,也很是羡慕邯郸的司机,因为车管所为司机考虑得很是周到,他们早早就推出了一条龙服务,使司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办齐所有的手续,不仅赢得了司机的好评,也走在了同行的前面。这几年,我常常是通过报纸、广播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和成绩的;有时也趁高所长来京,聚聚聊聊。对工作,他总有那么多新的想法和点子,工作热情不减。
    在电话中,我告诉他我们全家一切都好,什么也不缺,也叮嘱他多多保重。
    久不联系的籍更森也来电话了。他是河北永清的一个企业家,只是不太清楚他现在公司的主业是什么。记得前一段,他的公司与有关科研部门共同研制开发了一种类似学习复读机那样的新的教学辅导仪器,帮助孩子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最近一次的会面,就是参加他们公司在一所学校举行的那种仪器的捐赠仪式,老籍把这种新仪器免费送给了那些家里有困难的孩子。孩子们兴奋得发红的小脸,现在我还能回忆得起来。而老籍也还和以前一样,永远是场上最忙碌的人,一点也不像个老板。
    他在电话中说:公司业务多,很抱歉这么久没联系。但一听北京染上非典的人越来越多,他就想起在北京的老朋友,打个电话问问是否平安。他告诉我,他的公司还在北京,但他呆在老家的日子比较多。“如果北京不安全,就回咱老家来!”
    我笑了。告诉他,单位和小区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消毒、发药……我现在很安全,让他不要相信那些传言。团中央的路奇也打来电话,语气颇为急切:“维红,你们是不是也要上医院采访?我看到有记者因为采访染上了非典,你可要小心呀!”
    跟路奇的友谊应该是从她到团中央宣传部工作就开始了。我作为人民日报联系团口的记者,出现在前门东大街团中央那栋大楼里的频率极高。记得有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团中央召集有关记者通报情况。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同志问我报社近期的报道安排,我答不上来,就开玩笑地说:“我还没来得及到报社报到呢,就先来您这儿报到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说报社应该设个驻团中央的记者站,我就是当然的站长。
    路奇在宣传部报刊处工作,这是与我们记者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无论是在京还在到外地采访,路奇总是忙前忙后地为大家张罗着,一会儿为我们送材料,一会儿替我们联系采访对象,她那瘦小的身躯里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次,有位记者指着忙得脚不沾地的路奇说,你看你就像个小蜜蜂,一刻也不停!大家都觉得这个比喻很是贴切。于是,小蜜蜂就成了路奇的代号。
    后来,我调到人民网采编部工作,她调到团中央统战部,是全国青联办公室的负责人。见面不那么频繁了,但联系还没断。她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一段他们对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还坚持每天上班,工作依然在继续。我叮嘱她:“你负责办公室工作,接触的人多,也要多加小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当电话一次次响起,心一次又一次被浓浓的友情填满时,还有什么危险我们不敢面对?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战胜?
    愿所有的朋友,健康、平安!(人民网北京4月26日讯)

来源:人民网 2003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宋丽云)  
19
 楼主| 发表于 2003-4-28 07:09:04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梁世奎因公殉职


      

  今年五十七岁的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梁世奎,日前倒在与非典型肺炎抗争的战场上。这位勇士是山西防治“非典”工作中首位因公殉职的医务人员。作为主持这一工作的梁世奎谱写了杏林春。
    山西省政府副省长王昕二十六日代表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在慰问梁世奎家属慰问时说:梁世奎医师是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位副省长充满感情地说:在这场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攻坚战中,梁世奎奋不顾身、无私奉献,战斗在救治工作第一线,不幸染病,光荣殉职,政府永远记得他。我们要在山西全省卫生系统广泛开展向梁世奎学习的活动,发扬他临危不惧、救死扶伤、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夺取“非典”防治斗争的最后胜利。
    今年三月初,太原市发现“非典”病例,防治工作迅速在当地展开。当首例“非典”病人住进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后,主持工作的梁世奎没有退却,积极投入到抢救工作之中。随着抢救工作的深入,科室里一些医护人员被感染,情形比较严峻。此时的梁世奎全然没有顾及自身的安危,一直工作在第一线。
    一位患“非典”毒性很强的女士因发热咳嗽前来医院急诊,短期内呼吸困难,面色紫疳,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病情急剧恶化。梁世奎带领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抢救,待患者病情相对平缓后,他顾不上休息,又立即投入抢救另一位患者。
    梁世奎像一台永动机,不知疲倦地运转着。就在这高风险的环境中,他一直在高强度、高效率地工作着。无情的病魔没有放过他。经确诊,梁世奎被感染上了“非典”,他不得不住进了自己为之工作了三十三个春秋的山西省人民医院。
    在梁世奎住入呼吸科治疗的日子里,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时,他总是再三叮嘱同事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梁世奎不愿麻烦别人,尽管他是特护,大小便时特别艰难,他却尽可能不用别人帮忙。医院领导前来探望时,他首先说的不是自己,而是请转达他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感谢。在住院期间,梁世奎还多次给护士长打电话,询问科里的情况,要求抢救工作务必细致,并要特别注意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
    梁世奎的病情牵动着人们的心。山西省政府官员在可视电话中慰问了梁世奎,山西省卫生厅的官员到病区了解治疗情况。
    许多人的呼唤和努力没能挽留住梁医师的生命,就在他最后所抢救的那位患者即将康复出院之际,四月二十四日清晨,梁世奎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岗位、同事和亲人。(张恩、李济生)   

来源:中国新闻社 2003年4月27日  (责任编辑:宋丽云)
20
 楼主| 发表于 2003-4-28 07:12:21 | 只看该作者

《非典前线》

交大被隔离学生日记:我们一定能够赢得胜利!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系学生  黄少芳

      

    “嘟嘟”,短信,广东同学发的——“注意收看明天晚上的《焦点访谈》,是交大专题。”
    交大专题?!交大现在是全国有名了。也许有人认为交大有名是因为交大有几名同学是SARS病例。或许是吧,但我个人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就是交大师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的精神和应对病魔的能力。交大疫情严重,但截至4月26日,学校无新增发烧病例,也无某些传言说的死亡事件。交大因疫情严重而闻名,更因措施有效而闻名。
    在学校发现第一例高烧症状病人后,学校防控非典领导小组连夜组织召开会议,校领导、学院领导和校医院主要负责人出席,组织协调防治工作,制定《北方交通大学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办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级党组织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反应迅速,沉着应对,措施得力,积极组织队伍抗病、防病,师生团结一致,共抗病魔,有效地遏制了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势头。
    嘉园被隔离,但老师和我们的心并没有被隔离。在隔离的前两天,学校领导、老师来到嘉园看望并慰问了我们,校长号召全校师生紧密团结,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打赢防控非典战。学校还现场答复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问题,之后给我们送来了日常用品和体育器材如篮球架等。饮食服务中心专门为我们制作了可口的饭菜,还送来了水果。校消毒队工作人员现在每天不辞辛苦地为整个嘉园消毒。学校今天给我们安装了热水器,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老师捐钱为我们买来了影碟、跳绳、毽子、羽毛球等……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
    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
    我们有党团组织这个栋梁和脊梁,有为我们辛勤工作的老师、职工们,有无怨无悔的医务工作人员,有团结一致的师生,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非典歼灭战”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16:48 , Processed in 0.09834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