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7-9 15:4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严建文  陈珞珈
  2001~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了《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其中调查了10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个区县的257个个体开业诊所,以及这些诊所的433名个体开业医生。兹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个体开业诊所卫生人力资源情况
  被调查的433名医生中,中医医生占48.03%,西医医生占51.97%。在个体开业诊所内,中医医生约占半壁江山。
  医生的职称及构成
  被调查的个体开业医生中,正副主任医师占医生总数的15.70%;主治医师占23.09%;医师占29.10%;医士占13.86%;无职称医生占18.24%。
  中医具有医师以上职称人数高于西医医生,占中医总数的79.80%。西医医生具有医师以上职称人数占西医总数的56.89%。个体开业的中医全部获得执业医师证书。
  医生的年龄及构成
  个体诊所医生的年龄45~54岁的占总数的23.09%,4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61.51%。总体上看年龄偏大。
  中医年龄45岁以上的占全部中医的66.82%。西医45岁以上的占全部西医医生的54.66%。中医的年龄明显大于西医。
  医生的学历及构成
  个体诊所医生中,以大专学历最多,占30.25%。中专学历次之,占29.79%。本科以上学历占13.63%,师带徒占13.39%,无规定学历者占12.93%。
  调查结果提示,个体开业医生的素质并不低,具有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占68%。今天个体开业日益规范,其队伍补充来源主要为国有医院和卫生院的离退休医生及一部分未找到医院就业岗位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已不是过去那种江湖郎中的个体随意开业了。
  二、个体开业诊所业务工作情况
  个体诊所医生中,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医生占42.73%(中医占医生的48.03%),以西医治疗为主的医生占35.10%(西医占医生的51.97%),以中西医混合治疗为主的医生占22.17%。采用中医、中西医混合方法治疗疾病的医生占全部医生的64.90%。以上数据说明一部分西医医生采用中医、中西医混合方法治疗疾病,少数中医亦采用中西医混合方法。一部分中医和西医采用中西医混合治疗方法是个体开业诊所的一个特点。
  业务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257个个体开业诊所2001年1~6月份共诊疗276672人次,其中:以中医治疗为主的人次占45.88%,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医生占全部医生的42.73%,人均诊疗686人次。以西医治疗为主的诊疗人次占35.39%,以西医治疗为主的医生占全部医生的35.10%,人均诊疗644人次。以中西医混合治疗为主的诊疗人次占16.13%,以中西医混合治疗为主的医生占全部医生的22.17%,人均诊疗451人次。可见,中医和中西混合治疗占个体诊所门诊量的绝大部分,为62%。同时,每一医生的诊疗人次,以中医为主的医生也明显高于以西医为主的医生和中西混合治疗的医生。
  农村居民在个体诊所就医的占全部诊所诊疗人次的68.28%。调查显示,农村有50%就诊者主要去个体诊所。农村诊所医生占个体诊所医生的56.81%,人均诊疗775人次,比城市诊所医生人均诊疗460人次多315人次,高出68.47%。全国各类医院2001年1~6月份,平均每一医生担负的诊疗人次,综合医院为589人,中医医院为657人,个体诊所为639人。以上说明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医生的门诊量较多,以西医治疗为主的医生的门诊量较少。城市与农村个体诊所相比,农村医生平均每人承担的诊疗人次比城市医生多出许多。
  治疗疾病种类
  按个体开业诊所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病种诊疗人次多少排序,排在前10位的病种是: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急慢性胃肠炎、其他运动系统疾病、咽喉扁桃体和气管炎、脱位扭伤和劳损、高血压病(除高心病)、椎间盘疾病、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其他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采用西医治疗病种按诊疗人次多少排序,排在前10位的病种是:口腔唾液腺及颌疾病、骨折、慢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皮炎、胆结石症和胆囊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个人和人群检查、痢疾、慢性肝病和肝硬变。
  资料提示我们,个体开业诊所的市场定位和病种选择主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是用中医中药行之有效的、对大型设备和辅助检查依赖度不高的病种。他们这种从实际出发的策略值得国有中医医院借鉴。
  业务收入与药品收入
  257所个体开业诊所当年1~6月份总收入1917.62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65%;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30%(远低于药品收入);其他收入5%。药品收入中,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74%。可见个体开业诊所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个体诊所的医疗收费项目基本上都是纯技术性的,很少使用设备,而且提供这些纯技术性服务时很少有其他相关检查项目发生,因此,药品收入几乎是医疗收入的1倍。
  个体开业诊所平均每一诊疗人次费用40元,其中医疗费用12.62元、药品费用27.38元。当年全国各类医院平均每一门诊人次医药费用为136.47元。个体开业诊所正是以低价位收费和小病常见病的定位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医疗市场,赢得了自身的生存空间。调查发现,个体诊所位置方便、手续简便、基本不待诊、医务人员态度好、费用相对合理。
  农村个体诊所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占29%,药品收入占66%,其他收入占5%。药品收入内中药收入占79%,说明农村个体医生绝大部分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手段。
  农村个体诊所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合计45元,医疗费用14元、药品费用31元,比城市个体诊所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合计28元要高(医疗10元、药品18元)。每一诊疗人次费用农村诊所高于城市诊所的原因可能为:城市大病上医院,头疼脑热破皮伤风才上诊所。而农村因交通不便,离医疗点远,常见病或中等疾病都会在诊所治疗。此外,城市人输液都不到诊所,而农村输液多数在诊所。农村个体开业医生人均诊疗人次多,收费高,其收益比城市好。
  固定资产、业务用房
  个体开业诊所的规模都不大,平均每个诊所的从业人员仅1.7人。平均每所固定资产只有5.4万元,设备很少,业务用房面积也很小。
  三、讨论与建议
  (一)个体开业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中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看,到2001年全国私人开业卫生机构为136853所,床位10455张,从业人员205698人。其中:个体开业的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6561所。如果按照十省市调查的个体开业诊所医生的年平均诊疗人次1200人左右测算,全年全国在私人开业卫生机构就诊的应将近2亿人次。可见,他们的存在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就医和选择的机会,有效地补充了公立医疗机构覆盖面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和社区。在个体从业人员中,中医中药人员共有51132人。从本次调查中可见,在个体开业诊所的总诊疗人次中,中医和中西医混合诊疗人次占61.52%;药品收入中,中药收入占73.49%,个体开业诊所的服务内容绝大部分是中医中药,农村中医药服务又高于城市,他们承担了全社会相当份额的中医服务量,而且呈不断增长趋势。因此,个体开业诊所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特别是农村和中医服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是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其应鼓励、引导、规范、管理,不应抱有传统偏见或放任不管。
  (二)个体开业医疗机构还难以与公立医院竞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以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来衡量仍有很大差距,在卫生领域突出表现为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公立医疗机构产权制度单一,国有比重过高,所有权与经营权重叠。非公有医疗机构发展不足,多种经济成分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全国各部门卫生医疗机构有330348个,其中私人开业的医疗机构136853个,看起来私人开业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1.4%,其实规模和内涵上有天壤之别:私人医院只占全国医院的1.31%,床位只占全国医院的1.00%,13万多私人开业医疗机构绝大部分是个体开业诊所。个体开业诊所的规模都不大,设备很少,业务用房也很小。医疗技术水平总体不高,病种选择主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都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局面,整体上仍然弱小。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民营医疗机构还面对着不平等的政策和待遇。例如,民营医疗机构多被划定为“营利性”,他们的业务收入要上缴所得税和营业税;民营医疗机构要申请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在医院评估、医生职称晋升方面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多数地区没有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居民就诊费用无法报销等。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当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医疗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他们在满足人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民营医疗机构正处于发展的有利时期。中国入世、西部大开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多方面举办卫生服务机构、鼓励部分国有中小型医疗机构转制为民办卫生服务机构,或实行国有民营等,这些都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近几年民营医疗机构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融资强劲,技术提高。目前民营医疗机构的特点是:大专科小综合多,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和硕士博士多,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其专科专病是公立医院很少设置的,一般多以门诊为主,专科医院以住院为主。民营医疗机构还具有产权清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机制灵活等特点。具有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办院模式和市场竞争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
  (四)卫生管理部门应研究总结民营医疗机构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其纳入卫生行业管理
  卫生事业的发展证明,各种所有制卫生医疗机构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特别是民办医疗机构已是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举办的非营利卫生机构为主体、多元化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各种所有制医疗机构都要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这些都要求卫生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学会利用行政管理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发展卫生事业。
  要制定完善民营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对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享受同等的管理体制、政策待遇,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卫生服务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营利性医院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时容易发生为了追求利润而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因此,在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同时,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促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健康方向发展。B10
2
发表于 2003-7-11 20:07:2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好贴!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个体开业诊所就是多了一条道路.听说国家最近也有相关政策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
希望有经验的前辈能把自己创业的经验写出来介绍一下.是不是几个人合伙开个体诊所比较容易实现?
3
发表于 2003-7-12 07:51: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医疗工作是一门很特殊的行业,医科大学毕业的中医师最好先从按摩推拿做起,我知道国外的中医(从中国毕业后,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出国谋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按摩推拿做起的。
4
发表于 2003-7-12 10:28:2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多谢 秦越人 先生的指点!
我刚好就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不知道个体开业都需要什么手续,大概的初始运行资本要多少呢?
5
发表于 2003-7-13 19:51:5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国家规定,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学士,好象两年后才允许考执业医师资格。
6
 楼主| 发表于 2003-7-14 06:11:3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不是两面三刀年,而是五年。还是要在取得执业医师证书之后。此前,参加工作一年后,先要考取助理医师。之后两年,再考执业医师。如此算来,大学毕业后,前后要八年以上。
7
发表于 2003-7-14 12:37: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我觉得这样的调查越多越好。中医需要通过各种客观数据去被人了解接受。
8
发表于 2003-7-14 13:22:2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如果考取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是不是需要的年头少一些?
5--8年,真的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
9
 楼主| 发表于 2003-7-14 14:54:1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当然,可以免两年。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直接考执业医师。免试助理。
10
发表于 2003-7-16 00:49: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个体开业诊所的中医资源与服务

可是这样似乎又少了很多临床实践的机会,真的十分可惜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19:42 , Processed in 0.0552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