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继柏医案:持续发热兼闭经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4 11:2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某,女,30岁,湖南省冷水江市人,门诊病例。

  2010年6月11日初诊:反复寒战发热6个月。患者于2010年元月起病,身发皮疹,瘙痒,随后寒战发热,先后前往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就诊,经CT、骨穿、血沉、活检、B超等多种检测,疑为“结缔组织疾病”;经门诊、住院多次诊治无效。来就诊时仍有发热、寒战,伴周身肌肉疼痛,面生斑疹,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主方:宣痹汤加味。

  组成:防己6克,杏仁10克,滑石30克,连翘15克,栀子10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蚕砂15克,赤小豆20克,海桐皮15克,秦艽10克,香薷3克,苦参10克,片姜黄10克,紫草10克。10剂,水煎服。

  2010年6月23日二诊:发热寒战减轻,周身肌肉酸痛已减,但入夜即热,大便溏泻,时有胃痛。舌苔黄腻,脉细数。予清骨散加味。

  组成:银柴胡15克,胡黄连4克,秦艽10克,炒鳖甲20克,地骨皮15克,青蒿1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苦参10克,黄连4克,生地10克。15剂,水煎服。

  2010年7月7日三诊:寒战减轻,每日上午巳时发热,发热时腰背麻木,伴口干,喜凉饮,仍时有身痛。舌苔薄黄腻,脉细数。继以宣痹汤加味。

  组成:防己6克,杏仁10克,滑石15克,连翘15克,栀子10克,薏仁20克,半夏10克,蚕砂15克,赤小豆15克,海桐皮10克,片姜黄6克,青蒿15克,黄芩15克,黄连5克。25剂,水煎服。

  2010年8月4日四诊:服药后热止,近日因感冒而发热再作,微咳,鼻塞多涕。今诉已停经7个月。舌苔薄黄腻,脉浮数。予桑菊饮加味。

  组成: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芦根15克,滑石15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

  2010年8月18日五诊:感冒症状全退,全身酸痛、瘙痒,舌苔黄腻,脉细。予宣痹汤加味。

  组成:防己6克,杏仁10克,滑石15克,连翘15克,栀子10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蚕砂15克,赤小豆15克,海桐皮10克,秦艽10克,片姜黄10克,苦参10克,黄柏10克。15剂,水煎服。

  2010年9月3日:身痛减轻,疲乏,但已停经8个月,白带量多。舌红,苔黄腻,脉细。予加味二妙散加味。

  组成:黄柏10克,苍术8克,牛膝15克,秦艽10克,防己6克,当归尾10克,萆薢15克,炮山甲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15剂,水煎服。

  2010年9月17日七诊:药后月经已行,但经血量少,双腿酸痛,面生斑疹。苔黄腻,脉弦细。予加味二妙散加味。

  组成:黄柏12克,苍术6克,牛膝20克,秦艽10克,当归尾10克,萆薢15克,木瓜15克,炮山甲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15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诸症皆愈。

  按:《温病条辨》云:“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痛,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本案患者寒战发热反复发作6个月,缠绵不愈,且周身肌肉甚为疼痛,舌红,苔黄腻,脉细数,综合分析诊为湿热内阻,经络失于宣畅,故用宣痹汤清热祛湿通络,并且持之不变,终使病愈。又因其停经8个月,考虑其湿热内盛,致血脉瘀阻,仍投以清热除湿之加味二妙散加桃仁、红花、炮山甲,活血通瘀,方药对证而经血亦通。(熊继柏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点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18:10 , Processed in 0.0479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