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益气固肾汤治习惯性流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4 12: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近年来习惯性流产多发,给女性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习惯性流产原因复杂,中医对此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习惯性流产强调未孕先调,以固肾为本,故治疗应本着调先天补后天的原则,健脾、补肾、养血、固冲是关键。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 次或以上者,且每次流产的时间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现代医学认为,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等,常见的如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子宫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习惯性流产还和思想压力有一定的关系。

  病由冲任不固、肾失封藏

  习惯性流产属于中医学的“滑胎”、“屡孕屡堕”或“数堕胎”范畴。中医学根据受孕时间的长短,又划分为“暗产”、“堕胎”、“小产”等,如对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伤堕者,称为“暗产”,《叶氏女科证治·暗产须知》云:“惟一月堕胎,人皆不知有胎,但谓不孕,不知其已受孕而堕也”;对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五、七月已成形象者,名为小产;三月未成形象者,谓之堕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或“早产”等。

  堕胎、滑胎、小产的发病机理基本与胎漏、胎动不安相同,常以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致,一般先有先兆流产的临床表现,如阴道流血、腹痛、下坠感、腰痛等,继而胎堕而下。中医认为冲任不固、肾失封藏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肾气亏损,冲任不固,系胎无力;或气血两虚,冲任不足,胎失濡养;或阴虚内热,热扰冲任,结胎不实,如此不能载胎养胎,故屡孕屡堕而成滑胎。此外,与孕后起居不慎、房事不节、情志不调或跌仆损伤等亦有密切关系,使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不和,胎失所养,胞宫失固,滑堕而下。

  治以健脾补肾、养血固冲

  刘启廷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二点,一为母体,俗喻为种植庄稼的土地,土壤肥沃,则庄稼丰收;土薄地瘦,庄稼难长。二为胎元,俗喻为庄稼的种子,种子优良,能茁壮成长,种子干瘪,则难以成苗。因此,在母体方面,责之于素体虚弱,脾肾亏损,或房事过度,损肾耗精,不能固胎而自流;胎元方面,主要责之于夫妇之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但胎元不固,不能成体而自流。因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胞脉系于肾,故本病以肾虚为本,肾虚则冲任失职,胎元不固,使未成形之胚胎滑堕而下。因此补脾肾、调冲任于未孕之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使胎孕基础充实,受孕后才不致应期而堕。

  方药组成:黄芪30克,红参10克,焦白术15克,菟丝子30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山萸肉15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砂仁6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3次早晚温服。

  功用:健脾益气,益肾固冲,养血安胎。

  组方依据:习惯性流产,以怀孕后自然流产、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为特点,表现为屡孕屡堕,或数次堕胎,益损胞宫,肾气倍伤,以致连续数年不能固胎成子。因此,健脾、补肾、养血、固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在治疗时强调未孕先治,以固肾为本,所谓“肾旺自能萌胎也”,然肾气又赖后天脾胃水谷之精气以滋养,因女子以血为主,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治疗应该本着调先天补后天的原则,健脾补肾,益气固冲,养血安胎。药用黄芪、红参、焦白术健脾益气,以资化源,使血气流畅,胎有所养;菟丝子、炒杜仲、桑寄生、山萸肉补肝肾,益精血,固冲系胎;当归、炒白芍养血滋阴,以助胎生;砂仁温胃降逆,行气和中,安胎止呕;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益肾固冲、养血安胎之功效。经临床验证,本方通过对母体的整体调节,可以改善局部病态,从而达到壮母益胎的双重作用。

  加减运用:素有阴虚内热较甚,表现为口干有异味者,加炒黄芩、生地以养阴清热;若体虚经常感冒者,加防风、苏叶以祛风解表;素体阳虚、恶寒怕冷、夜尿频数者,加仙茅、覆盆子以温阳固肾;若怀孕后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加苏梗、竹茹、生姜以理气降逆,和胃止呕;怀孕后出现少许腹痛、阴道见红等胎动不安先兆者,加三七粉、阿胶、旱莲草、艾叶炭以凉血止血、固胎安胎。

  典型病案

  王某某,女,34岁,教师。2010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诉婚后7年,习惯性流产4次。结婚当年曾受孕,因其他因素在停经50余天人工终止妊娠,在其后的六年间,妊娠4次,均在受孕80多天后出现轻微腹部坠痛、胚胎自然流出,末次流产时间2009年5月中旬。来诊见患者形体消瘦,精神忧虑,述平时怕凉,容易感冒,不爱活动,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少,经色暗,经前头痛、心烦、小腹坠胀、腰骶酸楚,白带不多,纳食一般,大便稀不成形。3年前曾在当地服用中药治疗近百剂无效果,患者自信心不足,男方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思想压力较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病因为久病伤身,脏腑功能失调,脾气虚则见消瘦、乏力、精神忧虑、易患感冒,肝郁化火则见心烦、经前头痛,肾气亏虚则见腰骶酸楚、肢冷便稀,综合分析,辨证为脾肾虚损、气虚血亏、冲任不固,治宜健脾益气,益肾固冲,养血安胎。拟益气固肾汤化裁。

  处方:黄芪30克,红参10克,焦白术15克,防风15克,菟丝子30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山萸肉15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砂仁6克,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并给予双方饮食起居调理指导,男方应戒烟酒、多运动、不熬夜、节制性生活等,女性要禁食生冷,少食辛辣刺激和油腻易生痰湿之食物,注意心理调节,适当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2010年3月25日二诊,自觉心情放松,体力渐增,畏寒减轻,大便成形,服药后无任何不适,舌脉同前,效不更方,仍予原方继服。

  2010年4月5日三诊,服药期间月经来潮,经量少,经色暗,有细碎瘀血块,经前头痛、腰腹坠痛略有减轻,自服药期间未再发生感冒现象,胜任正常工作不觉疲乏,予上方去防风之发散,以免过用伤及阴血。本着急病急治,慢病缓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汤剂2日服一剂,连续服用。

  2010年6月30日复诊,体重增加2公斤,体力、精神明显改善,末次月经5月21日,经期推迟9天,三天前自测尿检呈妊娠阳性改变,身体尚无明显不适,但患者紧张情绪已外露,纳食不馨,时有脘痞干哕感。经超声检查确诊子宫内妊娠。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给予上方加苏梗20克,以宽中开胃、理气止呕,达肾气足、肝血充、冲任固、系胎牢之目的。仍隔日服1剂。

  2010年8月7日复诊,已妊娠2月余,产科检查提示均在正常范围,因患者数次流产均发生在此时间段,心中惶恐不安,睡眠不宁,予上方加炒黄芩15克,以清热安胎,隔日1剂水煎服。此后每月复诊一次,跟踪产科检查,又连续服药50余剂,于2011年2月产一男婴,母子健康。

  按:习惯性流产的治疗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从夫妇双方自身调理,提高身体素质。中药采用孕前调治、孕后巩固的方法。在孕前孕后均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调固冲任为治疗大法,一般在准备怀孕前先服益气固肾汤,目的在于资助母体先后天之精气,修复已损之肾气,健运脾气,使肾气足、脾运健、肝血旺、冲任调,由此建立良好的着床基础,以利萌胎系胎、固胎安胎,使胚精有所附、孕胎有所养。待妊娠之后或怀疑有孕之后,再根据身体出现的不同情况,酌情加减药物,达保胎安胎的作用。不要等到流产先兆症状出现才去保胎,此为时已晚。对滑胎的治疗期限,必须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妊娠月份,根蒂固护,方可停药观察。

  此外,对于求治者,要求两次受孕的时间间隔1年以上,最好在堕胎后先避孕1年,这样对胞宫的修复和固护胎儿大有裨益。(李瑾 刘启廷名医工作室)


习惯性流产的先兆症状

  习惯性流产指流产连续3次以上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且流产多次反复在相同的月份发生。多与子宫畸形、宫颈发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母患疾病等有关。

  阴道少许出血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的女性孕后早期症状和一般流产的情况一样,其阴道出血情况可能会延续几天,也可能会连续几周,但是血量一般较少。如果出现血量持续增多的情况,那么发生流产的可能性大,应及时采取措施。

  下腹疼痛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的女性如在怀孕初期有下腹部隐隐疼痛的感觉,要引起注意,这是流产的先兆,尤其是伴随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就更应注意,立即采取保胎措施。

  妊娠物排除

  当女性排出子宫内的一部分妊娠物时,称为不完全流产,因为有一部分妊娠物残留在子宫内;如果子宫内的妊娠物完全排出体外,那么称为完全流产现象。女性流产后尤其是不完全流产时,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应的清宫处理,避免妊娠物在体内引发感染。(白健)

再次怀孕4注意

  1.习惯性流产有内分泌、免疫、遗传、母体感染、母婴血型不和等因素,以及男方精液异常等因素,应到医院进行筛查,查明原因,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病例,建议提前服用中药调理。

  2.再次怀孕时要禁重体力劳动,尤其避免屏气、提举重物、用力大便,避免使腹内压增高而发生流产;忌大温大补;妊娠早期禁止接触X线、超声波、放射性同位素,以防胎儿发生畸形而流产。

  3.孕妇应尽量避免到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流行病区活动,也不应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受感染机会;不要主动或被动吸烟;不接触宠物;不吸入有毒气体。

  4.如果发现怀孕,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咨询。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血HCG 水平,采取相应的保胎措施。如口服或注射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孕前采用中药调理的患者,怀孕后应继续服中药保胎到上次流产的月份。(佳愉)

药膳防流产

  杜仲鸡

  【材料】乌骨鸡一只,约500克,炒杜仲30克,女贞子20克,桑寄生30克。

  【做法】先将乌骨鸡闷死(即不用刀放血,而用手将鸡闷死,或将鸡头放入水中闷死)去毛和内脏,用纱布将杜仲、桑寄生、女贞子包好后,放置鸡腹内,加水煮至鸡烂熟后,弃去药渣加少许盐和调料,即可服用。饮汤食鸡,分2~3次服完。

  仙灵脾糯米粥

  【材料】芝麻根60克,山茱萸40克,仙灵脾40克,红枣30枚,糯米100克。

  【做法】先将芝麻根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加放糯米、仙灵脾、红枣共煮成粥即可服用,随意食之。

  菟丝子粥

  【材料】菟丝子60克,鹿茸8.4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菟丝子及鹿茸捣碎,加水煎,取汁弃渣,加入粳米煮成粥,粥成时加少量白糖或盐,即可食用。(亦胜)

习惯性流产验方

  验方1   南瓜蒂5个,水煎频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剂。此方为白族民间验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疗效。

  验方2   陈艾绒煎水,将鸡蛋两枚放入艾绒水中煮熟,与红糖水一起吃。一般需要吃半个月左右,据说此方不仅安胎养胎,将来生下来的小儿还不易生病,此为老人经常用的经验方。

  验方3  炒制鱼鳔胶15克,猪蹄适量。放一起炖汤,连吃3次后,再吃猪蹄,每月3次。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服用验方要慎重,即使是保胎验方,也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新博)

易致流产的食物

  螃蟹  螃蟹味道鲜美,但其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

  甲鱼  虽然它具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甲鱼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作用,因而有一定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堕胎之力比鳖肉更强。

  薏苡仁  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苡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马齿苋  它既是中药又可作菜食用,其药性寒凉而滑利。实验证明,马齿苋汁对于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使子宫收缩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易造成流产。

  此外,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如生山楂、当归、川芎、三七等在孕早期都容易引发流产,含有此类药物的保健品和保健药膳要慎用、忌用。(常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18:04 , Processed in 0.0493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