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继柏医案:养血清热眉额部定时痛止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4 17: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田某,男,70岁,职工,出诊病例。

  2000年8月10日初诊:患者家人来告,患者头痛约1月不愈,每天太阳升起时开始发作,整个白天疼痛不休,直至日落黄昏时,头痛即停止。1个月来,不仅头痛未止,而且视力下降。去医院诊治,结论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并老年性白内障。由于天气炎热,患者畏惧阳光,笔者遂乘车前往视之。

  刻诊:患者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额部。询其头痛部位,答曰:头额部连及目眶,尤以眉骨部为甚,其他处均不见疼痛。询其疼痛时间,答曰:每日定时发作,早晨6点半太阳升起时,头痛准时开始,下午6点半太阳落下时,头痛准时停止。

  询其痛势,答曰:疼痛难忍,初服去痛片尚可控制少许,久服却不能取效,每天只得以冷水毛巾频频敷之,以求痛势缓解。询其兼症,答曰:头额疼痛时伴有目胀,且头额疼痛一个月来,视力明显下降,畏光、目蒙、目中有干涩感,口中微苦。、

  询其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答曰:夜寐欠安,其他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肝血不足,虚热头痛。

  治法:养肝血,清虚热。

  主方:生熟地黄汤。

  处方:生地20克,熟地20克,当归身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天冬15克,地骨皮10克,枳壳6克,菊花10克,葛根20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

  2000年8月20日二诊:诉头额痛仍定时发作,但痛势减半,目胀显减,目中尚有蒙涩感,视力仍未改善。舌脉如前,仍拟上方再进10剂。

  2000年8月30日三诊:诉头额痛已止,但每从太阳升起时觉头额部有一种昏沉感,直至下午日落之前即自行消失。目蒙目涩近日显减,视力较前略有改善。口苦已止,但精神较疲乏,睡眠较差。舌苔薄黄,脉细。再拟前方加减治之。

  处方:西洋参10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当归身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天冬10克,地骨皮10克,炒枣仁20克,菊花10克,草决明20克,天麻15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

  2000年9月9日四诊:患者自己来门诊就诊。曰:头痛全止,头部昏沉感已解除,睡眠转佳。唯视力未见明显改善。舌苔薄黄,脉细。拟补肝汤善后,并嘱服一个月明目地黄丸,同时嘱近日用餐时,可多食一点鸡肝,以期改善视力。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20克,炒枣仁20克,木瓜10克,麦冬15克,草决明20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

  按:眉额部白天定时疼痛,《审视瑶函》称为阴邪风症。谓“此症专言额角板骨,及眉棱骨之病也,发则多为六阳用事之时”。又云:“生熟地黄汤:治目不光明,眉骨痛甚,此系肝虚,法当养血凉血益血。”本案用之,其效卓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00:45 , Processed in 0.1167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