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支气管哮喘病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3 15:0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3-8-3 10:26 编辑

常,57岁,男,2013年5月2日初诊。

患者自3岁高热后遗留支气管哮喘病,至今历经50余年,年轻时身体尚壮,输些抗菌素,用点激素就能缓解,近两年身体日渐衰弱,输液和用激素已经没有什么效果,哮喘困扰痛苦异常。走路都费劲。来我这里之前曾经输液七八天,分毫无效。也曾就诊过许多中医,,疗效不著。

目前症状:气喘,喉中哮鸣有声。气短乏力,身软如棉,活动受限,口中清水涎泛流不断。奇怪的是没有多少痰。口渴不欲饮。身有热感。

脉象:浮大而濡数,重按虚空无力。

舌象:胖大舌,苔黄白相间,非常厚腻,不断有津液从舌上流下。

诊断:脾肺气虚,肺胃有热,饮邪壅盛。肺气不降。

治则:补益脾肺之气,清肺胃之热,利湿逐饮。

方剂:人参10g    生石膏30g (单包先煎)   知母20g    黄芩15g   鱼腥草30g   半夏10g    陈皮15g    茯苓30g   白术30g   泽泻30g   苍术30g   甘草20g  苏子15g    厚朴15g   前胡10g    桑白皮10g   紫苑12g  

方议:人参为君,补益脾肺元气。白虎汤为臣,黄芩、鱼腥草助之,清肺胃之火热。

二术、茯苓、泽泻剂量较大,利湿逐饮。苏子、半夏、前胡降气平喘。

6剂。

二诊,2013年5月8日。

患者自述疗效甚好,服药第二天,口中的清水涎就开始减少,6剂药后,哮喘减轻一些,身体乏力沉重、气短的感觉也减轻一些,表示很感谢,说近年来第一次吃药感觉很良好。脉象仍浮大而濡,稍数,舌苔仍很厚,白苔为主,少量黄苔。

诊断:脾肺气虚,肺胃仍有轻微热像,水饮壅盛,肺气不降。

治则:续清肺胃余热,补益脾肺,燥湿逐饮,降气平喘。

方剂:人参8g    知母12g    黄芩12g    鱼腥草15g  半夏8g   茯苓40g   泽泻45g 白术40g   苍术50g     甘草20g   苏子15g   厚朴12g   前湖10g    桑白皮10g 紫苑10g  

6剂。

2013年5月14日三诊:哮喘症状大减,已无热像,气短、乏力继续减轻,口中不泛清水痰涎,情绪非常好,说50多年的哮喘病,从来没有感觉这样轻松。

脉象仍浮大,濡像减轻,舌苔也薄了很多。白苔。

治则:补益脾肺,燥湿逐饮,降气平喘。

方剂:人参8g    砂仁4g   半夏8g    白术30g    茯苓40g     泽泻45g   苍术40g  薏苡仁20g    佩兰12g    苏子12g   厚朴12g   前湖8g    紫苑10g  桑白皮6g  甘草15g  

4剂。

2013年5月19日四诊。患者高兴地对我说,吃完这4剂,哮喘完全停止,喉中的哮鸣音50年来终于停止了,身体沉重、气短乏力都好转了很多。倍致感谢。


2
发表于 2013-8-3 15:10:28 | 只看该作者
前胡。
案多巧思。
3
发表于 2013-8-3 16:22:17 | 只看该作者
哮喘 多见遗传或隔代传。常见伤风误治又多食咸因而转成哮症,不可不查。
4
发表于 2013-8-5 14:50:07 | 只看该作者
白虎汤,耐人寻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06:45 , Processed in 0.0483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