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uf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凭脉诊病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6-24 21:35:12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脉诊故然重要,但须知“一脉主多症”与“多症现一脉”和“舍脉从症”之说。临症实践中,应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12
发表于 2009-6-25 00:17:56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下面引用由lufeng2009/05/04 01:27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此尤以脉诊最为实在。病之寒、热、虚、实,皆决断于脉也。中医治病,重在用药,用药之根本却在病人之脉。故临床之脉诊断清,病者之病无不应然而解也。
曾医治唐姓男姓患者,患晨起大便溏泄 ...
我很想学,可惜连门都没入,更别说把脉辩证论治了。看到先生的帖子加精,又得引荐认真阅读帖子,先生在帖子中谈到“凡临床诊病,方药要在手指未离开脉之时,便已定方完毕,此六脉九侯,人身之一小圆运动也,故临床以脉断病者,自有不可言明之绝佳妙境也。”仅从此言论,深感先生绝非等闲之辈,也厚望恭请先生指教高议肺癌骨转移治疗方面的问题以供思考采纳。寻医求助以来,较为详细的情况在资江河里有鱼的帖子“乳腺癌骨转移”的帖子里的220楼~435楼,后我开新贴“探索治疗肺癌骨转移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8&topic=5499&show=0。寻助!
现将大致情况向先生扼要简述如下:
    我母亲有慢性气管炎、哮喘病史,除此之外无其他大碍。不幸患肺癌骨转移至右手臂肩关节部位,疼痛难眠,今年3月初诊断为肺癌晚四期,不能手术,不能化疗,一次胸积液压迫心衰,一次胸腔大出血,都挺了过来。目前在省城当地各大医院寻医都未果,我信奉中医,四处求医,也难以如愿,无奈,最后来到论坛,在资江河里有鱼的帖子“乳腺癌骨转移”里发帖寻助,同时也自学中医,只是一时难有成就,未能自辩诊断医治。起初经人介绍吃当地某中医的以毒攻毒的中药,没有药方,我让药堂店员辨认,大部分药味是:土魔虫、白芥子、蜂房、葶苈子、丝瓜路、荆芥、木蝴蝶、北沙参、杏仁、瓜蒌皮、合欢皮、百部、僵虫、郁金、甘草、乌蛸蛇、丹参、黄芩、鱼腥草等。还有,蜈蚣,用瓦片烤后磨粉参鸡蛋吃,但用药后一直腹泻,每日5~7次。结果挺过两次危机后,到5月底病情剧转急下,出现夜里发烧,早晨退烧,呕吐,难饮食,后得到W先生、WUBOQIN、资江兄、胡不群。。。等先生诸位的热情指点建议,认为当务之急是恢复病人的胃气,重点应当放在运化中焦、调理机体升降气机、兼顾水不涵木,而妨碍胃气的抗癌的中药必须暂时停服为宜。只有病人的胃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才能进一步考虑使用抗癌药,必须先治脾肾阳虚,保命留人,再谈论治,经过认真思考决断采纳W先生和WUBOQIN先生的建议法当甘缓合辛温用药:炒白术45克,麦芽30克,谷芽30克,淮山药15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捣碎),生、炒酸枣仁各12克(捣碎),怀牛膝15克,五味子3克(捣碎),炮附子3克,巴戟天12克,合白人参。先治脾肾阳虚,保命留人,再谈论治。用药效果非常良好,退烧,精神状况恢复较好,腹泻也止住了。但随后又出现了咳嗽咳血的情况,加重,夜不能寐,饮食也无法改善,一时又陷入困境。由于病人体弱,又担心用活血药引起转移,不敢用活血化瘀法来治。后得热心好友建议参考喉源性咳嗽病证,经过查找相关资料,感觉病征与母亲的情况颇为相似,并参考资料拟定用药:荆芥、防风、白芷、牛蒡子、桔梗、枳壳、前胡、射干、黄芩、蝉蜕、杏仁、百部、僵蚕各12g, 甘草15g,白芍30g,白芨5g(研粉吃),7d为一疗程。经过对每味药认真查阅,感觉方子与目前的甘温为主治无冲突,昨天至今天用药两剂,今天咳嗽有所减轻,午睡也没怎么咳了,继续观察用药效果。若能效果止咳,就想考虑骨转移的问题,我不通医道,但从先生的文采表述和言论,深感先生绝非泛泛之辈,想从新整理详细病历过程,再次恭请先生赐教帮助。先生有否QQ号?我的QQ:954521095(四方寻绎)


-=-=-=-=- 以下内容由 四方寻绎2009年06月25日 00:12pm 时添加 -=-=-=-=-
我想多方采纳治疗方案学习思考用药,求教先生了!可否?再次向前面诸位深表谢意并继续指教!也恳请其他有思路建议的高人发帖指教或加我QQ指点!深谢!
13
发表于 2009-7-4 09:59:25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曾医治唐姓男姓患者,患晨起大便溏泄,全腹胀,尿多色黄,胸闷、心悸,发热、汗出,上半身为多,头晕,口不渴,左上肢麻木,眼干涩,视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缓而实。此病身右金气滞热,金液伤损病及身左肝木,此木热不生心火,病不宣通之病。发热、上半身汗出、大便溏泄,此皆身右胆胃热滞之病。发热汗出,此胆经相火上逆也。便泻者,阳明燥金热滞也。尿多色黄、心慌、头晕、左上肢麻木、眼干涩,皆身左之病。肝木病热,疏泄太过,故尿多色黄;木热血伤,故肢麻、眼干。心慌者,木热不生心火,此不宣通也。全腹皆胀者,此肝木不升,肺金热滞不降,气留于胃肠
   观先生珍此病人:尿多可能有误,应是尿短少次数多。热伤津液。哪还有尿多?初学中医之者宜慎参考。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1:01:49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你真的是初学者,但你提的问题不错。
此津液不足,却是如此,但此津液伤损,乃病及身左肝木,肝主疏泄,肝液不足肝木太热,疏泄太过,故小便为多,此医理所在。
中医不似西医,思维那么简单,一切当由临床事实为准,不能凭空臆断!这也是你们初学者当注意之处!
15
发表于 2009-7-5 10:05:22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16
发表于 2009-7-9 01:11:52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摘:“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此尤以脉诊最为实在。病之寒、热、虚、实,皆决断于脉也。中医治病,重在用药,用药之根本却在病人之脉。故临床之脉诊断清,病者之病无不应然而解也。”
问题有三,请先生赐教:
1.中医讲究阴阳,为何脉诊男女之分不显?一如男左 女左 同主心否?
2.可否请教何时“舍脉取病”?还是从来不用舍脉取病?
3.有云:治未病。既然您说根本在病人之脉,可否举例通过脉诊治疗“未病”的成功案例?
问题很多要请教,先问3个吧。呵呵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2:37:01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下面引用由仁心仁术2009/07/09 01:11am 发表的内容:
摘:“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此尤以脉诊最为实在。病之寒、热、虚、实,皆决断于脉也。中医治病,重在用药,用药之根本却在病人之脉。故临床之脉诊断清,病者之病无不应然而解也。”
问题有三,请先生赐教:
1.中 ...
男属于阳,乃云其身应于日;妇人属阴乃云其身应于月。此天人合一之理,与脉法无关。
中医无舍脉丛症一说,此医者,不通医理也
内经有言: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此平人凭脉诊病也。
我打字慢,你想学,电脑装上麦克,语聊,我很忙,时间少。


-=-=-=-=- 以下内容由 lufeng2009年07月11日 00:39pm 时添加 -=-=-=-=-
不要咬文嚼字,我不习惯。再者要尊重人,说话要客气,你是个孩子,我先不怪你,以后注意。
18
发表于 2009-7-11 12:48:22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灵胎有脉最可凭最不可凭之说,可谓深合实际。
当今不重脉诊之世,先生此言可起补益作用。四诊之中,我同意脉诊为主。然我不同意唯脉一统。
19
发表于 2009-7-11 13:10:48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医生就应该是实事求是,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加入。临床看病,应该仔细分析,综合,辨证对待。凭什么独取脉诊,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20
发表于 2009-7-11 13:43:44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凭脉诊病

    学中医的人应该好好学习西医知识,同样都是治病救人,肯定有其相通之处。西医很了不起,它 的共性治疗可以解决很多。把中医的个性和西医的共性有机的结合,那会很伟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1:31 , Processed in 0.0472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