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72241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复制链接]
41
匿名  发表于 2005-1-13 22:11:13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自己看看吧,小子们乳臭未干,阅历太少,抄袭一点论文当然要露马脚。
告诉你们吧,学术水平、人品修养,仅管是在论坛,谁也不认识谁,却是装不出来的。
-------------------------------------------
我当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
(2005-01-05 04:16:39)

曾几何时,“赤脚医生”活跃在中国农村的乡间地头。他们为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的医疗面貌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1969年,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县里的医生定期到我们公社巡回检查,县医疗队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赤脚医 生,于是,我作为村里当时惟一的初中生就被乡亲们推举着当上了公社的赤脚医生。
在没有合作医疗制度之前,许多乡亲们因为缺医少药,造成小病拖大,大病拖残,甚至送命的惨剧。正是抱定了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目的,我在县医院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努力向有经验的大夫们学习,希望自己能够早一天改变家乡人民缺医少药的状况。经过将近一年努力的学习,我终于回乡当上了公社的赤脚医生,在大队部建立起了一个简陋的合作医疗站。
当时我们这样的赤脚医生,除了大队补贴的工分外,平时是没有其他任何津贴的。但是我们丝毫没有计较过。每天都马不停蹄地为村里生病的老乡看病,针灸、拔火罐,发各种预防药品,还要给大家宣传各种卫生知识,甚至有时连公社的牲口得了病,我们也得去治疗。
文革结束以后,“赤脚医生”作为文革产物被撤销了,我所在的医疗站也被关掉了。此后,我通过自学考上了医学院,成了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然而,对于那段从事“赤脚医生”的日子,我永远难以忘怀,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它将激励着我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

42
发表于 2005-1-13 22:1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鼓励打假。
43
匿名  发表于 2005-1-13 22:16:06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还要细说吗?那个提到赤脚医生的医案,差不多是三十年前的。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2:26: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2005/01/13 06:31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这才是经方治病的效果。
     有几点体会如下:
     第二案,后来所用半夏厚朴汤加味,似小柴胡汤证。
     第三案,黄汗出为太阴湿土之象,青龙为木,正好制土。
...
非常感谢三七前辈点拨和鼓励!
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2:34: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大青龙汤在临证时的应用机会很多,特别是在农村或是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里。用之及时一是免除病入三阴之弊,或是转为重症,二是经济上也节省了许多。但使用此方医者一定要有责任心,否则极易产生副作用,切记切记!
以人格负责地说,此文绝对原创,再者结合体质辨证至今罕有文章在正式期刊上发表,还有文中所言的人参体质等在正式公开发表的文章上我还有见到。
46
发表于 2005-1-13 22:3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下面引用由72241622005/01/13 10:26pm 发表的内容:
非常感谢三七前辈点拨和鼓励!
     别客气,以后有时间可来民间中医多多交流,那里没有搬弄是非之辈。
47
发表于 2005-1-13 22:37: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伤寒论里不就很明白的说出了他的禁忌。
48
发表于 2005-1-13 23: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好文章!讲得生动精彩。应该说对大青汤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只是作者还是不懂仲景为什么要说这是太阳中风。还有第四案应以真武汤为好。
4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3:2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下面引用由喻生2005/01/13 11:09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讲得生动精彩。应该说对大青汤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只是作者还是不懂仲景为什么要说这是太阳中风。还有第四案应以真武汤为好。
虚心向你请教!谢谢!
50
发表于 2005-1-14 00:4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

与 7224162 先生探讨一下:
一案患者有"人觉欲寐...恶寒...咽部觉痛", 是不是应该辩为:太阳少阴合病, 不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五天之后, 前额部痛", 仍可辩为病在太阳, 葛根汤可行否?
二案三七先生说半夏厚朴汤应代以小柴胡汤, 我怎么觉得大柴胡汤更合适些?
四案患者有"口干, 小便不利." 可否用五苓散?
五案触湿感冒, 可否用麻黄加术汤?
以上是我读完贴子后反复琢磨后的想法, 想与先生探讨一下, 如有考虑不当的地方还请先生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5:20 , Processed in 0.05038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