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八纲辨证(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1 11: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八纲辨证(下)
    将体内副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亢进的临床症状与中医实热证(阳亢)的临床症状相对照,可以发现二者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说明,体内副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亢进在临床上是存在的,它就是中医学的实热证(阳亢)。
2.4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升高——中医的阴虚火旺证(虚热证)
     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升高,是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异常降低,而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环境适应通路及主要细胞通路功能异常升高(生长促进通路被环境适应通路抑制)的一种病理反应状态。
     当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升高时,由于生长功能低下,细胞增殖减慢,机体组织特别是舌的乳头发生萎缩,所以可见少苔或无苔;由于心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异常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所以可见脉搏无力;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加之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容量显著减少,所以可见脉细而无力;由于合成代谢异常减弱,分解代谢异常增强,导致骨骼肌萎缩,收缩无力,所以可见腰酸腿软无力;由于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抑制,体脂减少,体重减轻,所以可见逐渐消瘦;由于手掌和足底汗腺兴奋,所以可见手足心发汗。
      因为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升高属于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占优势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除了上述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症状外,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升高的其他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症状与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占优势的基本相同。
     将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升高的上述临床症状与中医虚热证(阴虚阳亢)的临床症状相对照,可以发现二者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说明,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交感功能异常升高在临床上是存在的,它就是中医学的虚热证(阴虚阳亢)。
2.5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亢进——中医的阴盛证(实寒证)
    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亢进,是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异常亢进的一种病理反应状态。
     当体内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亢进时,由于血管紧张度增强,外周阻力升高,动脉压增高,所以可见脉紧;由于消化腺分泌大量而稀薄的消化液,胃肠运动高度增强,胃肠痉挛,胃肠内容物推进速度高度加快,所以可见肠鸣腹泄、腹痛。
     因为体内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亢进属于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占优势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除了上述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症状外,体内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亢进的其他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症状与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占优势的基本相同。
     将体内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亢进的上述临床症状与中医实寒证(阴盛)的临床症状相对照,可以发现二者完全是相同的。这就说明,体内交感功能正常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亢进在临床上是存在的,它就是中医学的实寒证(阴盛)。
2.6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升高——中医阳虚阴盛证(虚寒证)
    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升高,是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反应状态。
     当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升高时,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抑制过程异常增强,兴奋过程减弱,所以可见静而少言;由于心肌抑制,心肌收缩力严重减弱,所以可见“脉无力”;由于血压显著降低,加之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所以可见脉虚弱(虚脉和弱脉);由于呼吸道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缩小,所以可见气喘;由于抗利尿作用增强,自由水的清除率减弱,水份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体内及细胞内水份异常增多,组织细胞水肿,所以可见舌质胖嫩而有齿痕;由于骨骼肌张力严重降低,收缩明显无力,所以可见机体自觉疲倦乏力。
     因为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升高属于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占优势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除了上述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症状外,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升高的其他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症状与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占优势的基本相同。
将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升高的临床症状与中医虚寒证(阳虚)的临床症状相对照,可以发现二者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说明,体内交感功能异常低下而体内副交感功能异常升高在临床上是存在的,它就是中医学的虚寒证(阳虚)。
2.7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中医的亡阳证
     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是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异常升高,而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各级控制器和各条控制通路功能急剧降低的一种危急病理反应状态。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可以由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低下发展而来,就象中医学所说的亡阳可以由阳虚发展而来,也可以由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极度亢进突然转变为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极度衰竭,就象中医学所说的亡阴可以突然转变为亡阳。从极度亢进突然转变为极度衰竭是由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负反馈系统──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系统以及整个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对其强烈反馈性抑制造成的。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与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异常低下相比,前者功能活动的降低程度远比后者严重,从而导致昏迷和休克,如不及时抢救,被控生命活动将会全部停止。
      当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时,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兴奋过程极度减弱,所以可见精神恍惚,神志模糊;由于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严重减少,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血压急剧下降,直至测不出,所以可见脉微欲绝,大汗淋漓,出现休克;由于颜面动脉血管收缩,血流量严重减少,所以可见面色苍白;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极度降低,所以可见呼吸微弱;由于能量代谢严重低下,产热量、耗氧量和ATP生成量都极度减少,直至出现低体温,所以可见机体畏寒肌冷,喜热饮;由于体温下降,皮肤血管强烈收缩,皮肤血流量和散热量严重减少,所以可见四肢厥冷;由于唾液腺分泌量多而稀薄的唾液,所以可见口舌润滑;由于代谢率降低,微血管收缩,微循环灌流量减少,所以可见舌质淡白;由于抗利尿功能增强,保钠排水功能严重减弱,钠大量丢失,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压严重降低,所以可见口不渴,汗味淡。
      不难看出,体内交感功能急性衰竭的上述临床症状与中医亡阳证的临床症状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说明,体内交感功能急性衰竭在临床上是存在的,它就是中医的亡阳证。
2.8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中医的亡阴证
      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是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极度升高,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剧降低的一种危急病理反应状态。体内副交感功能急性衰竭是由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过度亢进而对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的强烈抑制造成的。当强烈的应激刺激(如:出血、大吐、大泻、大汗、感染等)促使体内交感信控系统过度亢进时,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受到强烈抑制,因而使其功能急剧衰竭。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时,又使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更加极度亢进。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极度亢进而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功能急性衰竭时,主要是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环境适应通路功能极度亢进,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负反馈系统──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系统及整个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功能随之极度亢进,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生长促进通路功能则被环境适应通路抑制,体内交感信控系统对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的强烈抑制,主要是抑制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的营养促进通路(亦即神经通路),对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的环境适应通路(亦即体液通路)不仅不抑制,反而是兴奋的,促使其高度亢进。
     体内副交感功能急性衰竭时,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兴奋过程极度增强,所以可见精神烦躁;由于心肌蛋白质和核酸合成严重减少而分解大量增多,导致心肌收缩力严重减弱,所以可见脉搏无力;由于心搏和脉搏频率增快,所以可见脉数;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所以可见脉搏虚弱;由于心肌收缩力严重降低,心输出量严重减少,外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所以可见血压降低;由于能量代谢极度升高,体温上升,所以可见机体发汗,自觉身热,喜冷饮;由于自由水的清除率增强,水份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组织细胞缺水,所以可见舌质干;由于保钠排水功能极度增强,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升高,所以可见口渴,汗味咸;由于代谢率升高,微血管扩张充血,所以可见舌质红;由于呼吸中枢高度兴奋,所以可见呼吸加深加快;由于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导致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和散热量增加,所以可见机体身热,四肢温;由于颜面动脉血管舒张,血流量大量增加,所以可见面色潮红;由于唾液腺分泌少量粘稠唾液,所以可见口干舌燥。
     不难看出,体内副交感功能急性衰竭的上述临床症状与中医亡阴证的临床症状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说明,体内副交感功能急性衰竭在临床上是存在的,它就是中医学的亡阴证。
2
发表于 2006-8-8 07:41:42 | 只看该作者

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八纲辨证(下)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7:17 , Processed in 0.0885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