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替代“膜泵理论”的“电泳理论”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4 15: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我们发的《光明日报》报道消息和生命整合论研讨活动的实录后,‘冷眼热心肠’ 的现代中医师发了疑问:
一个新理论有二个特点1、能解释旧理论所能解释的。2、能解释旧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即预见性。
牛氏学说一味否定生物膜泵学说,但这几是全球各大实验室电钳方法测得电门开关,已获诺贝尔奖,而牛氏学说中的实验数据大多是理论上的推算,无很严谨的实验方法。
鄙人回应如下:
细胞“膜泵理论”是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知道的,是用来解释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梯度这个事实的理论。而且它也是解释植物的根毛细胞何以对土壤中的离子有选择性吸收的基础理论。但是,我们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承认,如果“膜泵理论”成立,那就意味着有多少种可被植物利用的离子,就要有多少种泵!膜泵理论成立的另一个论据就是,泵会‘中毒’,中毒的泵不能工作,但也可以解毒。膜泵理论的建立是受体理论——泵就是受体,离子与受体结合,再被受体释放。而受体理论是当今主流医学、药学的根基。
生命整合论提出,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梯度差异的事实,不需要假设一个泵理论,只需要用电化学的基本常识就可以解释:
决定某种离子是在细胞内还是在细胞外有三个力:细胞自建电场的引力、离子浓度差扩散力和离子的电负性。在这三种力的平衡下,钠离子比钾离子更容易与细胞外的氯离子亲和,所以就留在了细胞外。但这种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细胞电位发生变化——高于正常的-90mv,达到-65mv——出现去极化现象。钾、钠离子的分布就出现了对调。细胞去极化现象带来的另一个效应是,由于细胞电负性的锐减,使得细胞内的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迅速聚合成肌纤凝蛋白——这就是肌肉的收缩。心脏的工作原理也是以此为依据分析的。(待续)


2
 楼主| 发表于 2004-9-24 15:15: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替代“膜泵理论”的“电泳理论”讨论

(续前)
可见,生命整合论所反对的不只是膜泵理论,而是‘钥匙-锁’的受体理论。取而代之的是“细胞电位变化程式”:
去极化和超极化决定了细胞的可动作;
类去极化决定着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有异常——阳虚;
水肿毁极化和脓肿毁极化决定器官病变严重——阴虚。
我们配置的中药就是要改善细胞的类去极化甚至水肿会极化、脓肿毁极化情况,就是中医说的‘解决阴虚和阳虚’的问题。
因而,细胞电位变化程式是决定了中华医学于现代科学接轨的基本假设。
如果这个理论被判定没有逻辑错误、没有与事实向背,那么现代主流医药学就会被整体掀翻!
说一句题外的话:
牛先生在去年专门就此问题与北京教育学院生物系主任李慎英老师和她的同时郭宏伟老师做过几个小时的探讨。最后他们都接受了牛先生的理论,因为在电生理学方面现在的理论有许多‘死点’——连老师都讲不清楚的地方。
3
发表于 2004-9-27 18:35: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替代“膜泵理论”的“电泳理论”讨论

如地高辛是对心肌NA-K-ATP酶的抑制,利多卡因是对NA内流的抑制,促进K 的外流.
能否用电泳 学说来说明?
4
匿名  发表于 2004-9-28 18:36:28

关于替代“膜泵理论”的“电泳理论”讨论

电泳学说是什么,能否详细讲讲?
5
发表于 2004-9-28 19:33:5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替代“膜泵理论”的“电泳理论”讨论

下面引用由现代中医师2004/09/27 06:35pm 发表的内容:
如地高辛是对心肌NA-K-ATP酶的抑制,利多卡因是对NA内流的抑制,促进K 的外流.
能否用电泳 学说来说明?


回:如地高辛是对心肌NA-K-ATP酶的抑制-------
很感光趣,但据本人在实践中的观察发现,若要彻底根治第一杀手,那么“地高辛”的作用,只恐怕是非常非常之有限的!!!
6
发表于 2005-12-8 03:54: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替代“膜泵理论”的“电泳理论”讨论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9 17:27 , Processed in 0.1346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