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大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3 14:5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大暑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7-2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叶卡斯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时节)昨日上午日偏食。气象台观测显示,日偏食发生的两个小时内,气温的升幅跟前天同期相比有微微下降。上午8时气温27.7℃、9时28.7℃、10时28.9℃,10时气温较8时上升1.2℃,而前一天(21日)10时比8时气温上升3.3℃。
  预计,今天,全省大部晴天到多云,其中西部沿海市县有阵雨或雷阵雨,中北部最高气温34℃~36℃,天气炎热;明天到后天,西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其余地方多云,局部有阵雨。
  广州今天白天晴到多云,最高气温将达到35℃。今日是廿四节气中的“大暑”。专家解释说,“大暑”期间这么炎热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发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达到顶峰。高温天气里,要注意多饮水,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21:24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今年大暑准确时间为7月23日0时36分  
2009年07月22日 11:11:2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天津7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根据新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大暑的准确时间为7月23日0时36分。天文专家表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上的一些年历在大暑的具体时间上可能会有不同,公众应以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布为准。
   天文专家介绍说,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我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指出,按照《中国天文年历》,今年大暑的具体时间为7月23日0时36分。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天文专家表示,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这时骄阳如烈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天气闷得令人喘不上气来。这种高湿天气将持续长达一个月左右。
   天文专家提醒说,值此时节,公众在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因为过凉对身体不利。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22:32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大 暑
--------------------------------------------------------------------------------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华南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华南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华南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以趋利避害。
  炎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23:21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撑着雨伞,大暑来了http://www.5s5w.com/  2009-07-23   河南商报  进入郑州论坛对新闻评论  [我要爆料]
  商报讯(记者 王海科) 今天,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开始了。不过,今天河南的天气普遍不好,其中豫南和豫东部分地区还有雨。
  一般来说,大暑都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到来,此时恰好处于“三伏”中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时节,我国江淮、华北等地,常常骄阳似火,风速小,湿度大,闷热难耐,午后的最高温度常在35℃以上。尤其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一个大“火炉”。假如这一段恰好遇见多雨期,就会出现湿热难耐的“桑拿天”。
  此外,民间还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说的是大暑期间经常下雨,而且雨量不小,所以有关部门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汛情发生。
  大暑一来,雨也跟着来,最近几天,河南不少地方将迎来降雨。据省气象台预报,今天,我省南阳、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5市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全省偏东风转偏南风2到3级,温度在22℃到35℃之间。7月24日到25日,我省北部多云间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将是多云天气。
  郑州今天将是阴天转多云天气,偏东风转偏南风2到3级,温度25℃~34℃。明天为晴转多云天气,气温不是很高,在25℃~32℃之间徘徊。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25:59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大暑的养生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即人体的精神心理、心态情绪会随着自然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气候变化会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绪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现代医学生理学也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下血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发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多种症状。“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
  防治“情绪中暑”
  其一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其二是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其三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其四要注意饮食调整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疏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广东民间传统上煲荷叶老冬瓜汤进饮以防暑养生,其组成还有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茯苓等,或淡饮或为甜汤,亦可煲猪骨。
(来源:金羊网)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27:07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大暑节气的由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3日   来源:中国天气网


【字体:大 中 小】  

【E-mail推荐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我们知道,在高气压系统控制下,高压产生的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同样,在夏季,我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可见高压系统是高温天气产生的基本条件,高压的维持意味着高温天气的持续。一般来说,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气象上称为“炎热日”),中暑的人明显增多。而当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又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当。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每年的“炎热日”平均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31:04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位置提示:红网首页 > 湖南频道 > 正文     
大暑炽阳,热到极致蝉歌如雨


http://www.rednet.cn  2009-7-23 8:40:59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曾侯乙铜冰鉴”,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最原始的绿色“冰箱”。资料图

长沙历年大暑节平均气温和 平均最高气温逐年变化 (℃)
  大暑炽阳,热到极致蝉歌如雨
  艳阳如炽,
  于时光轮转中
  邂逅月的背影,
  兀自投射无法掩盖的光环。
  荷塘上的蜻蜓,
  跟盛夏隐秘地对话。
  蝉歌如雨,
  以到达极致的热烈,
  为夏季挽一个明艳艳的结。
  然后等待
  下一个宁静的秋。
  潇湘晨报记者储文静
  22日上午8点05分,淘气的月亮跑到太阳与地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芒,一场美轮美奂的日全食在我国境内拉开帷幕,16小时31分之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我国传统的节气“大暑”来临。都说这是五百年难求的一遇,而事实上,因为直径和距离,他们宿命的相遇,于亿万年前便已注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斗指丙,是一年内气温最高的时刻,最热烈的太阳光,哪怕在日全食的分秒里,也是月亮无论如何无法遮挡的。大暑,是大自然极致的表达,有着另类的生动和至阳至刚的纯粹。
  今夏,邂逅最古老的冰箱
  这个夏天,在省博物馆楚文化特展厅里,与一个名叫“曾侯乙铜冰鉴”的青铜器皿邂逅,让人仿佛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酷暑。
  战国初年的一个盛夏,位于今湖北境内的随国国君将要访问曾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甚是高兴,命人准备筵席,并将国中酿造的好酒准备了几坛。当随国国君到达时,曾侯乙亲率国中大臣列队相迎,正当众人沉浸在宴会的欢乐气氛中时,忽听啪的一声,曾侯乙把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令在场的人瞠目结舌。
  只听曾侯乙说道:“胆大酒官,竟敢把如此劣酒摆上筵席,损我曾国威严。来人,拖出去斩!”
  分明专门准备的美酒,怎么会是劣酒?只见掌管酒事的官员慌忙跪倒,申辩说“正值酷暑,可能是美酒发酵过度了”。原来,那时的酒大多是米酒,存放时间一长久会因发酵过度而变味。曾侯乙下令,酒官十日之内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否则绝不轻饶。
  一天晚上,酒官坐在房内发愁,忽然听到儿子在隔壁房间诵读《天官·凌人》一文:“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酒官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原来书中“春始治鉴”是说春天到了,人们开始制作一种叫做“鉴”的器皿,在器皿中间放食物,周围放冰,从而达到御温气的效果。酒官由此大受启发,想出办法后,命令青铜铸造匠加紧制作,为了讨国君欢心,还特地让工匠采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冰鉴,当酒官献上青铜冰鉴时,曾侯乙大喜过望,不但重重赏赐了酒官,还给他升官三级。
  从此,这个铜冰鉴成为曾侯乙在重要祭典或宴请重要宾客时用的尊贵酒品,夏天的时候,人们在青铜冰鉴的方鉴和方壶之间装上冰,从而使壶内的美酒变凉,做冰镇酒,“曾侯乙铜冰鉴”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神秘气象站,换种眼光看夏天
  古人避暑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手艺,如今依然令人赞叹。在时光流转中,酷暑一次一次远去又归来,现代文明下的人们度夏早已不是一杯冰镇酒那么简单。
  长沙最热的地方在哪里?那里的人们怎样抵御溽暑呢?我们一直在寻访。在长沙的高温地图上,一个叫做“南田坪”的地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个位于宁乡南部、距县城18公里的乡镇设有一个自动气象站点,温度屡次位居长沙所有气象站榜首。
  7月18日下午,宁乡县南田坪乡乡政府。这是个普通的院落,一棵香樟,一棵梧桐,占了大半的面积。烈日灼灼,鸟儿们不知躲去了哪里,院子里的狗也闭了眼睛,伸着长长的舌头趴在地上纳凉,懒得吠叫。倒是树叶间的蝉一声一声欢唱,如同一幅最写实的盛夏肖像。
  40岁的叶存粮刚刚睡醒了午觉,在楼道里伸着懒腰,离他50米远,上几级台阶,露天立着一个铁箱,上面连着天线一样的线,一把生锈的锁仿佛将其与生活隔开,这就是南田坪自动气象观测站。
  叶存粮并不知道自动气象站每天测量到的确切温度有多少。“反正很热,今天至少也有40度吧?”叶存粮说,他到这个大院来工作已经7年了,每年夏天都是这样。因为实在太热了,他每天都要给院子泼几次水来降温,白天根本无法在院子里呆,只有到晚上,吹着一点风的时候,大家才坐到香樟和梧桐树下乘凉。大暑时分,他家里每隔两天就要吃一次海带,因为海带是凉性的。
  蝉鸣,孤单的自动观测站,躲暑的叶存粮,一幅夏日生活图景,遥远而又亲近。原本以为神秘的气象站有点出乎意料,然而,这一样的酷暑,一样的风景,悠然的慢板生活,这条生活轨迹,因为细微的生活感触和智慧,又具有了独立于时间之外的美丽。
  经过测量,我们得知,当天的南田坪站点气温为40.7℃,但这一次它没有位居第一,位于南田坪西南的洞庭桥水库站点为43.6℃,长沙有104个自动气象站突破了40℃,这也是我省今年入夏以来高温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天。
  热到极致,然后转为宁静
  从科学角度来说,南田坪的气温只能当作参考。宁乡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自动气象站选址没有人工站的选址严格,下垫面性质状况不同也会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同,所以气温要以人工站数据为准。
  而同样从科学角度来说,我们实际感受到的气温远远不止温度计上的数字。因为“热岛效应”、湿度、风等气象要素,人们的体感气温会比实际更热。
  就是这样,无论你愿不愿意,日子总是踏着节气的节奏,不急不缓,从容不迫地徐徐展开来。大暑连着小暑,从开始探头的小热慢慢到达热的顶峰。酷暑天里的人们也许都是懒于思考和行动,“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宋人的生活经验仍然是我们今人酷暑生活的写照。即便把房间里的空调开得更大些,感受着春秋般的舒适,但眼睛、耳朵所及之处,依然是一种到达极致的热度。
  可是这样极致的热度也并非没有好处,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有些庄稼如果没有大暑节令强烈的酷热,是不会有好的收成——对农人来说,任何节气都是金贵不容错过的。
  英文将大暑翻译成“Great Heat”,Great!不是没有道理。大暑过后,一年中的一个极致就匆匆消弭,不如沏一壶好茶,体会其中另一番迷人和别致。因为,热到极致之后,我们迎来的,又会是宁静。
  [节气备忘录]
  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为大暑节气。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一般来说,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农事]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战斗已拉开了序幕。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专家发声]
  物候
  花期已过,木槿是个例外  赵福华(省气候中心)
  大暑时节,许多木本植物的花期已过,但木槿是个例外,因为从往年的观测记录看,木槿开花始期的平均日期在7月25日。今年木槿花序出现的日期与预计的一样迟于往年,但开花始期却在7月10日出现,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为有记录以来第四早的年份,开花盛期出现在7月19日,更是提前了近1个月,为历史第二早的年份,估计与7月中旬的气温偏高有关。
  今年比较特殊的物候现象是泡桐种子脱落始期已经出现,为历史第二早的年份,往年只有1997年比它早,说明近期偏高的气温是历年同期不太常见的。另外,今年早稻孕穗、抽穗都比历年迟,但受7月上旬中、后期及7月中旬气温偏高的影响,其成熟期反而比历年早,这种情况对早稻的产量是有负面影响的。从观测及调查结果看,今年晚稻的移栽期普遍比历年迟,因此,晚稻的田间管理应及时跟上,争取早分蘖。
  气候
  热量累积,此刻到达顶峰赵福华(省气候中心)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放散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就达到了顶峰。以长沙为例,大暑节气(7月23日至8月7日)平均气温为29.7℃、平均最高气温为34.1℃,比小暑节气分别升高0.7℃、0.8℃,为24节气中日平均气温最高的时间段。但从年变化来看,长沙大暑节气平均气温年际间差异较大,1970-2008年39年间,气温最高的2003年大暑节气平均气温为32.6℃、平均最高气温为38.1℃,而最低的1989年平均气温为26.4℃、平均最高气温为30.2℃,两者相差6.2℃、7.9℃。
  大暑节气中日照时数也是一年中最多的。以长沙为例,大暑节气日照时数为129.5小时,比日照时数第二多的小暑节气多11.6小时,比第三多的处暑节气多29.1小时。与气温表现一样,大暑节气日照时数的年际间的变化差异大,最多的1983年为172.9小时,最少的1993年只有80.0小时,两者相差1倍多。
  大暑节气降雨以阵性降雨为主,以长沙为例,中雨量级以上的降雨量占总雨量的85.8%,长沙1970-2008年期间,大暑节气降雨量在1.1~264.5mm之间,平均为66.4mm;大暑节气雨日数在1~14天之间,平均为5天。因此,大暑节气除关注高温天气影响外,对强降雨及其与之相伴的雷暴、大风等天气的防御也是必不可少的。
  民俗
  食凉消暑,食热进补陈华丽(省博物馆)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期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我省向来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与莲藕、冬瓜等一同煲汤食用,可主治水肿胀满、阴虚失眠、疮毒、惊痫等症。湘东南地区则流行一句广东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凉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烧仙草”在外观、口味、疗效上均与龟苓膏类似。台湾则有大暑吃凤梨之俗,乃是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大暑时节偏要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中医认为:大暑时节,梅雨刚过,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故而需吃热性食物以驱除暑湿,恰合“冬病夏治”、“寒病夏治”之医理。例如三伏天去拔火罐、贴“伏帖”最容易去除体内的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8月7日,本报将推出《岁时·廿四章》之立秋,敬请关注。

[稿源:红网综合]
[作者:储文静]
[编辑:曾小颖]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35:52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本页位置: 首页 > 健康 > 养生之道  报纸检索      

大暑养生:多吃冬瓜和山药
 刊发时间:2009-07-23 09:30:15 京华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冬瓜 资料图片
  7月23日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专家提醒市民,大暑时节的养生保健关键要除湿,最好多吃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李建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大暑时北京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里。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北京市急救中心专家还提醒,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煎藿香时间不宜长
  李建主任医师还提醒,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可以用来熬粥或煮汤。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也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来煮汤或熬粥,也可以选择藿香叶。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谢春娥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提醒,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把这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的效果了,因此最好最后放。
  大暑养生食谱:
  1、炝拌什锦: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2、绿豆南瓜汤: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汽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3、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记者: 杨凤立)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今日大暑最高气温33℃

宁夏网 WWW.NXNET.CN 发布时间: 2009-07-23 11:16:40 
  宁夏日报讯 (记者 陶涛)今天迎来大暑节气,民间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就是大热,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气象部门提醒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宁夏气象台预报,7月23日白天,全区多云转晴,偏北风3级,最高气温攀升至33℃。24日白天,全区晴间多云,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四市的部分地区有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全区晴转阴有雷阵雨或阵雨。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最容易中暑。专家提醒:中暑后不能猛喝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此外,中暑后还不能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因为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后,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 <<<

 责任编辑:夏欣
 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
10
发表于 2009-7-23 16:42:38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大暑气温高,当防中暑,但现代可住空调屋,吃冰糕冷饮,尤其要防阴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5 22:21 , Processed in 0.0631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