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4 16:3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成语“英雄无用武之地”,说明时运不济,能人怀才不遇那种酸涩的心理感受,中医目前的处境也是如此。国家重视,体制限制,百姓疏远,业内无奈,中医精英日渐减员,大有日薄西山之势。
但是,处于垄断地位的西医并非万能,他们经常小题大做,小病大查,中病大治,延长康复期,以至于留下诸多后遗症,缠绵日久,转变为疑难顽症,使患者长期遭受病痛之苦,医疗支出更是不堪重负。
有些半拉子中医,滥竽充数;还有的中西胡乱结合,治病不彻底,都能转成疑难顽症,更有的病人治疗不及时,错过良机,拖来拖去,变为疑难。
本来是小小的一个流行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或细菌性痢疾或风疹瘙痒、胃痛反酸,用中医两付小汤药或者行几针拔几罐刮刮痧便可药到病除手到病除的小毛病,花不了几个小钱三天两天就能治好的小毛病,到了西医那里,打上五到七天吊针,花出去上百多元病人还一时半会儿的好不彻底,说不定还留下后遗症没完没了的治,这是司空见惯的医疗小事件(不算事故),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听之任之。
城市的大多百姓知道中医是国粹,但是有病时却想不起来用中医,首先想到去医院打吊针,误以为药水儿进入血管立即就能起到康复作用,这样长此下去,中医将被人们逐渐地疏远与忘怀,变成出土文物只共观赏,其精湛的实用价值将被束之高阁,没人会用也没人采用、没人敢用了。
现在的农村也已今非昔比了,哪个村子都有一两个现代医生,大病小病首先打吊针,吃西药,或许也开点中成药(中成药的效果比起现配现做的要差得老远),中医的基本功他们没练过,或许一知半解,卫校毕业生也就这个层次,中医在农村也已走向萧条,逐渐被冷落,面临遭到遗弃的危险。
中医的阵地越来越小,用武之地越来越小,但并不是没有,回答是到处都有,就看有没有机缘。
中医所剩下的非常广阔的用武之地,也是最后的用武之地,就是“疑难顽症”四个字,西医要么治好了,要么治死了,要么治成半死不死的病人,正好给中医留下了施展才华的可行空间。面对此情此景,中医人绝无幸灾乐祸之想,而是心里非常非常的难受,难受到哭笑不得的程度。
当出现了这种半死不活的医疗结果,一不怨患者,用谁治病,患者自己有选择权;二不怨西医,西医就是这样的水平和效果,西医更没有达到十全十美,百治百愈的程度。追根究底,还得怨中医自己,虽有高超的医术载于经典却没有好的医师值班临床,中医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日益淡化,被人们敬而远之,还有深层的原因大家一清二楚。
疑难顽症是中医的最后用武之地,实施起来,是有先决条件的,不俱备这些条件,依然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
条件之一,中医师的医德是首当其冲的关键点,光图挣人家的钱,钱少就不想给人下深功夫,出发点不佳,动机不纯,根本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本来病人治到这种地步,钱早花的所剩无几了,多数已经到了穷困潦倒债台高筑的份儿上,可还想活命恢复健康,找到中医这儿来,想砬一砬运气,只剩下一线希望,如果再想从他那儿赚钱,钱少就不好好给人家治,岂不两拧,没缘。
条件之二,中医师的医术决定成败,没有过硬的医术,也没有胆量敢接手疑难顽症病人,中医师需要有胆有识,严格点说,是应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名老中医自有这个本事,所谓的“新中医”和“结合医”往往心里没底,或许躲的老远。
条件之三,医患双方必须密切配合,患者对医生不完全相信,不遵医嘱,不接受该用的治疗方法和服必须的药物,不采用食疗辅助,不加以心理调养,不注意日常起居,这样对患者的康复将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经治疗后也会前功尽弃。
有了慈善的医德,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医术便成为重要的手段。
疑难顽症异乎寻常,体现在一个“怪”字上,病情病状不按常理,匪夷所思,无从下手,尽管花样再奇,也跑不出中医辩证的火眼金睛,辩证二字如同天网,病魔鬼怪无不在其中,只不过这些证候不是单一出现,而是并列夹杂,互相纠缠,交错影响,似乱麻乱线,不易理出头绪。那就务必多费一些脑筋,细加斟酌,反复推敲,举一反三,判断准确方可采取战略攻势。
如果说辩证是分析疑难顽症的指导思想,那么,治法、处方、遣药,则是攻克顽疾的直接武器,一种治法有时力度不足,两三种治法联合,或可加速好转,如汤剂与散剂联合;食疗与外敷药联合,吃药与针灸联合,不会针灸不会制药(制作丸散膏丹),不算是中医医生,既然号称中医师,此时就该拿出看家本领,拿出浑身解数,如用赤医针狠狠结一下根,彻底控制病情发展,用汤剂扭转病机,以食疗巩固战果,以耳针加丸剂调养健身,等等招术一概尽我所用。
譬如开方,首先考虑经方,那是中医的宝中之宝,方药入腹往往立见奇效,但是,世上的病,千篇一律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每个病症都各有其特征特性特点,开出方后回头审视,“加减”二字里能品出真功夫。开方里边的窍门也是无穷无尽,如以一味特效药(大量)打头,加一首经方跟随;两方合一或拆分兼并;药物作用分工精细相互制约巧妙;灵活运用君臣佐使关系。通常,一个方中的药味也就在四五味到十二三味左右为最佳,假如看到哪位医师大笔一挥,开出二十多味药的大方且药量基本相等,或者照搬经方原数,那,无论他怎样高谈阔论,其医术只在下等。
以上讲的是基本功,然发挥之处是利用中医的储备与库藏,储藏在哪儿呢?中医的宝藏在医案里,在名家的经验之中。在基本理论中找不到答案,在医案里处处皆晓,医案与经验的精髓,被人们叫作秘方,验方,金方,能把这些宝贝之方,准确地应用于疑难顽症,使之起死回生转危为安走向康复,那就是中医治病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往往人们忽视了一点:药物的残留作用,在医学文章中极不常见。
看病正常的程序是,接手一个病人,立马处方用药,有时是对了,而多数时候则大错而特错。错在哪里,错在忽视了前期药物的残留作用。
病人刚到,你不知他上次是在哪儿治的、用的什么药,病人用的药依然还在其体内起着生物化学作用,表现出来的症状也许是药物反应或异常反应,这就造成一大堆症状假象,使医生难以辨别,此时施治,疗效当然可疑,特别是当今的吊针和西药片,副作用横行无忌,经西医治疗后不愈的病症,多数变成疑难,中医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西药改变了某些病症的发展规律和正常病理现象,给辩证增加极大难度,急于投以药剂,疗效会大打折扣。
遇到此类情况,处理的方法极其简单,停用前期药物,转为食疗观察数日,病情必然向好的方面转化,七天之后,药毒已经消化将尽,身体状况处于平稳,这时重新辩证,假象和迷团所剩不多,再予施治,于医生于患者全都有利。
暂停治疗几日以休养生息,未尝不是好事,本人冒昧猜想,有待医家证实,特别对于疑难顽症,越是急功近利,则越是欲速而不达,治病如同兵法,于千丝万缕之中,运筹于脏腑筋肉之内,孰轻孰重,必当巧妙定夺。
正如歌中有一首《把根留住》,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产一个最强的“根”、最优秀的“根”,一个最粗大最富于养分的“根”,把这“根”呵护得好应用得好,病到“奇难疑顽”时根本不可怕,痼疾算什么,癌症算什么,连艾滋病都想征服,非典只是时行小疫,只要让中医大显身手,便会呈现另一番景象,中医人切不可小视自己、胆小怕事,舍得一身刮照样会创造出惊天伟业,因为有这包含着巨大能量的“根”垫底,有这蕴藏着无限生机的“根”支撑着中华的脊梁![/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8-2-24 19:4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个中甘苦有人知
3
发表于 2008-2-27 19:4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有思考!
4
发表于 2008-5-1 17:1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从70年以后各省都基本有了中医学校,到现在30多年,少说也培养了10几万中医人才了吧?为什么反而中医沦落到“受保护动物”行列?
5
发表于 2008-9-21 14:01: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为什么 中医越搞越不行   做位中医没10年是不行的    现在所学的中医都是皮毛而已   说起来夸夸其谈  都是论论  有什么用???    古人都是经验  所积累中医   不去采纳  经验  到什么时候都是白吃        

-=-=-=-=- 以下内容由 刘蒙河2008年09月21日 02:11pm 时添加 -=-=-=-=-
在中医学校 也学不到绝活  重要的是发展 祖传的中医  这样中医还有可能  主要是经验  我愿出手一本书 验方新遍 现有15 卷差3卷  卖  叫复印走 价格100 万  联系 15933550161  刘蒙河   卖10以上中医   学几年的要 也是废纸
6
发表于 2008-9-21 16:1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楼主也算是笔者的〝老朋友〞了,空有一腔热血,面对中医的绝境,让各位万分悲伤。
     中医的问题出在内部:中医教授们在「中医证的名词约定」中,说中医的证候不是病,把中医治病救人的第一宗旨都否定了,以此推论张仲景、叶天士也成了冒牌医生;他们还在第七版《中基》明目张胆地篡改中医治病救人的第一宗旨,把养生保健放在首位。
    中医要重生,就要把中医队伍中的大害虫揪出来。
7
发表于 2008-9-21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先生说“中医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日益淡化,被人们敬而远之,还有深层的原因大家一清二楚”,能否请先生将深层的原因和盘托出,制定法律的人士属于“大”家吧,中医法和新的医改方案将出台,说出来对国家都是有利的。
8
发表于 2008-10-14 11:54: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没办法啊,纯中医没人支持啊,不要看到重视重视口号喊得响,为什么喊哪,就是不重视啊,如某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改成了中西医结合医院,我问为什么呀,答曰:"还不是为了钱!"我默然.
9
发表于 2009-4-16 11:4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中医的诊费太少了,
是双刃剑,1,中医师的职业没有吸引力,2、```````腹之不果,谁愿意??

-=-=-=-=- 以下内容由 m88432009年04月16日 11:48am 时添加 -=-=-=-=-
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
不改变中医人士的生存的现状,其他措施都是枉然。
不要责备现在职业的中医师,他们已经尽力了。中医要发展需要的是制度的保证
10
发表于 2009-4-16 11:5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最后的用武之地

这是一个值得国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3:43 , Processed in 0.0531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