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张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考中医》一病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1-1 13:06:3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喜来乐的方法吧!
12
发表于 2004-11-1 15:51:1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再看又受启发,中医需要的是不能受任何成见的束缚的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
     没有刘博士提起,世间又有几个人知道李阳坡是谁呢?
     民间藏龙卧虎,此之谓也。
13
发表于 2004-11-1 16:09:41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
匿名  发表于 2004-11-1 18:45:41

《思考中医》一病案

就是这些不讲科学的人,坏了中医的名声,试想一下,480g的药量要煎多少水才能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其实都是浪费,并且这些药含有很高的钾离子,服用后一定会导致高钾血症,别说治病,就是死都来不及,请尊尊科学,不要信口开河,尊尊我们的祖先,他们创造中医不容易。
15
发表于 2004-11-13 17:02:1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下面引用由中华第一医2004/11/01 06:45pm 发表的内容:
就是这些不讲科学的人,坏了中医的名声,试想一下,480g的药量要煎多少水才能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其实都是浪费,并且这些药含有很高的钾离子,服用后一定会导致高钾血症,别说治病,就是死都来不及,请尊 ...
除了含钾离子外还含什么离子呢?什么叫对证,为什么要组方,明白了吗?日常所用之电会电死人的,但为什么你还用呢?
16
匿名  发表于 2004-11-13 19:26:57

《思考中医》一病案

-=-=-=-=-=>
此病人患气胸病.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经曰"虚则补其脏,实则泻其腑" ,今脏实从其腑出发,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既为阴阳,手足阳明又为六腑,六腑以降为顺,今用陈皮降阳明之气,玉竹补其阴,大枣缓其性,白芷与陈皮互用,升降阳明之气,升寓于降,又攻补相施.初学中医,斗胆妄言,请多斧正.   
   
-=-=-=-=-=>
17
发表于 2004-11-15 18:01:0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我曾亲自试服此方,无腹泻,亦无其它不适,药性较平和,与“十枣”有别,中医有是病则用是药,才有药效反应,好象“阿是穴”,有病才有,无病则无,不同的病有不同的反应点,用中医理论来分析才不会误解、误用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20:47:3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楼上的能亲服此方,可钦可佩。我臆阳明不降则承其气,即承气是阳明不降的正治,平人服大剂承气有不泻乎?
19
匿名  发表于 2004-11-19 18:44:22

《思考中医》一病案

用方何必如此呆板,阳明不降即用承气乎?明遵伤寒实死伤寒也。
20
发表于 2004-11-23 21:46:1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中医》一病案

1、现代的书,造价得太多,博士写的书更不可信,小弟虽然才三十不到,但是见到过得太多了。
此书中的这个病例90%的可能性是作者为了哗众取宠估计夸张或者直接捏造的假病例!看书的同志,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球,世上假的东西太多,尤其是当代博士写的医书!呵呵,听我的没错~不听拉倒。
2、此方,玉竹120克、陈皮120克、白芷120克、大枣120克。
玉竹60g跟120g跟200g跟100000g疗效一样,多了喝不了,喝下去的也就是60g。陈皮15g以下理气,30g以上有破气之功,但,超过40g疗效一样,副作用增大,破气者耗气也。所以,幸好有大枣在,不至于要了病人老命,呵呵,开玩笑的,死不了。大枣100g跟120g没有两样,又浪费国家食物啊!此人用白芷,其功在二,一个呢,就是促进血液吸收止血。第二个呢,就是入阳明经收阳明之水湿,可惜这白芷以足阳明为主,而不是手阳明。
按他这个方子,玉竹通便理大肠而顺肺,但是量太大了,用白芷来收水湿,陈皮泄气,泄气者顺气也,以开胸中之滞气,但是量太大了,用大枣来减轻其副作用。此乃画蛇添足之举,浪费啊!
这个方子确实可以治疗该病手阳明太阴合病者,其症状被该博士作者故意忽略,以达其故弄玄虚之意图!什么症状呢?就是该患者有数日不大便的症状,而这个症状被一般医师以为住院数日未怎么进食,大便自然少而忽视。
另外,这个方子合理点的处方应该如下:玉竹或生地40g 陈皮20g 玄参20g 知母20g 白芷或白芨10g 两副见效!
临床血气胸、气胸,我用纯中药治愈数例,不足为奇。中医之道,在于度法也。能看好的病,关键在于用的对不对路。
此文的方子的合理性止可信其四分,六分存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8:52 , Processed in 0.0520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