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中医的“脾”脏(藏)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10-16 15:29:3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关注的是不是“中医的脾”究竟是西医的什么器官?哪些器官?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5:41:40 | 只看该作者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之至阴脾也。”《灵枢·阴阳系日月》说:“脾为阴中之至阴。”
脾为什么是至阴之脏?所谓至阴,即到阴的意思。至,到也。至阴,就是由阳到阴。以四(五)时推演五脏阴阳的变化规律,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而长夏之脾脏,是否由春夏之阳而到秋冬之阴(春、夏、长夏、秋、冬)?

点评

脾为阴中之至阴,是生畜胚胎学方面一现象。如脾开窍于唇,脾主四肢,脾为至阴之类。又:阴阳离合论: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等,全是对生畜胎育月数时间多少不等而所生生畜形态组织尚有差异的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7:34
:“脾为阴中之至阴。”,现在的中医临床上是不是还在使用?如果不再使用,就是已经被中医的临床实践自然淘汰了,或者说扬弃了。而脾主长夏,现在还在使用,与西医的理论也相符合。长夏季节脾胃病常见。  发表于 2017-10-16 16:01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6:00:3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有时各持异说,很难统一,是否有“盲人摸象”之嫌?

点评

非也。主要是论坛上的网友对于西医的知识、经验太少了。他们所指责的中医的错误,在西医那里比比皆是,甚至于拿西医的错误当做真理的标准,再去批评中医,而中医朋友对于西医知之不多,反而上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6:15
非也。主要是论坛上的网友对于西医的知识、经验太少了。他们所指责的中医的错误,在西医那里比比皆是,甚至于拿西医的错误当做真理的标准,再去批评中医,而中医朋友对于西医知之不多,反而上当。  发表于 2017-10-16 16:14
34
发表于 2017-10-16 16:08:38 | 只看该作者
          脾主长夏,是正确的,符合西医理论。长夏季节脾胃病常见。如果先生需要,我可以转载过来。在《中西医融合观》里,我有专门的论证。
35
发表于 2017-10-16 16:15:0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0-16 16:00
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有时各持异说,很难统一,是否有“盲人摸象”之嫌?

      非也。主要是论坛上的网友对于西医的知识、经验太少了。他们所指责的中医的错误,在西医那里比比皆是,甚至于拿西医的错误当做真理的标准,再去批评中医,而中医朋友对于西医知之不多,反而上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6
发表于 2017-10-16 16:34: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是不是很重要啊,坛子里最近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的这么热闹。

请问这个问题到底有多重要啊?
37
发表于 2017-10-16 16:52:51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发展过程中,错误太多了,不断的纠正,改正错误,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认识长期争论不休,没有人找西医经典的错误,没有人解读西医,解读西医的千古之谜,没有人梳理西医,提高西医,西医现代化!
       危重病中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另外一部分西医专家称为:脓毒症,长期争论不休。休克的机制,高血压的机制,糖尿病的机制,肿瘤的原因……都不清楚,还不是天天看病!论坛中批评中医的业余医学爱好者,说起话来底气十足,他们为什么不去批判西医呢?
38
发表于 2017-10-16 17:12:08 | 只看该作者
      论坛交流,实际上还是各说各话,没有人改变自己的观点,没有人承认自己的认识不正确,即使爱好者也振振有词,底气十足。
       点到为止,有兴趣的看看我的帖子,没兴趣的,说了也白说。
39
发表于 2017-10-16 17:13:14 | 只看该作者
         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是一个象态。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包括两类物质、三个阶段。两类物质是:水液-水电解质;食-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经过消化之后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诸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等,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系统中,这些物质中医称之为:精微,所以,精微与血液中的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等是一个象态。
       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是:消化吸收、中间代谢与排泄。脾主运化包括西医的这三个阶段,而不单单是消化吸收。脾失健运主要发生在中间代谢阶段。
     脾失健运:1  运化水湿,引起水气,水饮,水湿等病症;2  运化谷物,表现为脾气虚,脾阳虚,痰饮血瘀等等。脾失健运是病机,是物质代谢功能异常的概括,包括一大类病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0
发表于 2017-10-16 17:18:12 | 只看该作者
        小结如下:       

水谷-水及食物象态。
精微-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营养物质)象态。
运化-水电解质、营养物质代谢象态。
水气-细胞间隙积液
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肥胖-脂肪堆积证态。
痰-炎症证态(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硬化证态。)
血瘀-血液凝固证态
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
      这是一个从生理到病理的一个完整过程,只有把这个完整的过程完全说通,才能证明脾主运化即使西医的物质代谢,如果不能解释临床上存在的证,与临床实际发生矛盾,就不能证明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是一个象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9:08 , Processed in 0.0516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