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对《内经》一段原文的解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1 11:4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内经》有一段经文云: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此段很有意义:把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细化了!----当然此中的一些关键点作者也是隐而不谈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此中的奥秘吧:
饮食进入我们的胃肠,经过消化,分清别浊后,机体把富有营养的气血津液上输于心,这个过程叫做“浊气归心”,与此同时,气血津液首先濡养的是我们的血脉,所以叫做“淫精于脉”。我们中医把脉时,其实就是在把我们人体的气血,和把我们人体的生机,因为我们的血脉最先得到“精华”,这就是我们中医重视把脉的原因。脉有了生气后就会通过经络归于肺,肺朝百脉,再把精气输向人体四肢百窍,最终在人体的肌表的微循环----中医叫“毛脉”。完成新陈代谢,此处的“毛脉合精”是大有深意的,关键是一个“合”字,合什么呢?是“气味”相合,从胃肠里消化吸收来的营养精华(中医又叫地之五味)与肺和皮毛从宇宙自然吸收来的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合了。同时清气交与了人体的组织细胞,浊气(代谢产物)就会运输到府里。另外这个“府”字也是有深意的。这里不止包括胃肠,还包括三焦、血脉等。所以这时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作者也没有交代,那就是排除代谢产物(包括汗、呼吸之浊气、还有大小便等)此时,剩余的气血津液才可以重新循环和收藏。只有这样的循环才会使“府精神明”,才可以将精华的东西留于四藏,最后才收藏于肾脏,这就叫“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到此才算完成一次人体气血津液循环的平衡。
这里有三个关键环节,是疾病容易侵犯和影响的环节,也是我们医者诊断疾病的关键点所在,同时也是我们治疗疾病的入手处。你们知道是哪三个环节吗?呵呵!。。。下一次我会重点谈一下这三个关键的环节
[USECHGFONTE][/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10-11 15:3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对《内经》一段原文的解悟

不错!
3
发表于 2009-10-11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对《内经》一段原文的解悟

嗯 解释得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0:38 , Processed in 0.0791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