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病毒 赛跑永无终点【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3 18:0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类病毒 赛跑永无终点
——访《大流感》引进者金力、翻译钟扬
日期:2009-04-30 作者:施嘉奇;樊丽萍;姜澎 来源:《大流感》 【文汇报】


                       

    全球关注的“猪流感”,眼下已经从万里以外的墨西哥蔓延开来!而猪流感的流行也使约翰·巴里著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这部被美国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的中文译本,在各个图书网站上畅销起来,只要搜索“流感”二字,销量排名第一的都是《大流感》。在不少网站的BBS上,它被称为“以全景式的史诗视角反映当时的社会”。
   
    从2003年的SARS流行,到2006年的禽流感,再到现在的猪流感,在过去6年中,病毒发生变异的程度,与人类抗击流行性疾病的能力,一直处于无形的竞赛状态——每次流行性疾病带来的,不仅仅是增加了对流感病毒的了解,应该还包括整个医疗和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变革。而正是1918年到1920年间暴发的、被称为“全球性世纪瘟疫”的大流感,带来了美国医学研究、人才培养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变革。
   
    昨天,记者采访了引进《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的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和花费三年心血领衔翻译该书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钟扬。
   
疾病流行引发了医学、科研及教育的变革
   
    “1918年大流感带来的不仅是医学上的进步,而且引起了当时美国整个医疗体系和医学教育乃至政治体系的变化。美国的现代医疗体系和科学研究体系,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确立”,该书最初的引进者,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据金力教授介绍,在一战爆发的几十年前,医学几乎还和两千年前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没什么两样。欧洲率先开始了对医学理念的革新,最终改变了医学实践的状态。在19世纪初的时候,欧洲已经有了完善的医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医学院要求所招收的学生具有坚实的化学、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基础。
   
    但美国的医学实践远远落后于欧洲。金力教授称,直到1900年,美国医学院的门槛还比名牌大学低得多。至少有100所医学院规定,只要缴纳学费,任何男性都可以成为医学院的学生,而80%的医学院都不需要申请者有高中毕业的资格。很多医学院的学生只要在校期间上过课并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学位;还有一些学生好几门功课不及格,甚至连病人都没有接触过,也被授予医学学位。20世纪初期,一些美国医学界领袖倡导革新,他们培养出了第一代科学家,其中包括在1918年大流感时用自己的知识抗击流行性疾病的保罗·刘易斯和他的同行,正是他们以大流感为契机,发展了基础科学、现代医学。他们研制的疫苗和抗生素以及一些技术至今都在使用,甚至他们在一些项目上的研究成果,影响了美国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制订和整个科学研究的方向。
   
流感病毒的起源和进化规律至今不明
   
    “病毒无时无刻不在和我们赛跑,流感病毒并不需要人类,它们总是在禽类身上找到自己的栖息地,并且不断发生变异,哪怕它们受到人类的重创,也能在禽类身上潜伏下来,恢复元气,并且能够和其他的流感病毒交换基因,直到下一次以我们从未见过的面目出现”。钟扬教授称,流感病毒每次突如其来地暴发,一直到突然之间销声匿迹,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正是因此,流感病毒至今难以研制出有效疫苗。
   
    钟扬教授称,任何病毒只要能够传染到猪身上,那么人类就难以幸免。因为猪是和人类基因最接近的动物之一,而且猪也是与人类接触最多的动物之一。可以说,猪是一切病毒打通传染到人的必经通道。
   
    《大流感》中提到,1918年的H1N1病毒因为尚有一个毒性轻微的“远亲”还散布在人间,人们才可能对H1类病毒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此次猪流感就是H1N1类的病毒,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在这些年中经过了我们所不知晓的变异。钟扬教授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我们对于猪流感病毒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一切研究和进步,都必须在对病毒有了足够了解以后才能产生。
   
    “按照规律,流感病毒可以潜伏长达100年,直到活着的人中没有接触过它的人,此时它再卷土重来,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而这也是地球上资格比人类还老的病毒的生存策略。”钟扬教授说。
   
    随着医学日渐发达,一些癌症的死亡率开始下降,但流感造成的死亡率却没有任何下降。流感病毒的变异,加上一些亚型流感病毒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没有再出现过,导致没有人接触过这些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暴发,所带来的危害不亚于一次大规模的生物袭击。
   
    1918年的大流感,让当时所有国家的人都殚精竭虑、死伤惨重。钟扬说,从技术上看,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快速测定每一株流感病毒的基因,甚至能够测定全基因组序列,但对这些流感病毒的起源和进化规律,却仍然无法了如指掌,更谈不上预测暴发时间。至于药物,姑且不论它的效果和副作用,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许多病毒和病菌具有极为高超的进化本领,能在人类活动和药物作用的巨大压力下快速生成新的抗药变异株。“人类和病毒永远是在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本报记者  姜澎
   
《大流感》简介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
   
    《大流感》一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2
发表于 2009-5-24 13:02:20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病毒 赛跑永无终点【转帖】

人类果真能征服自然吗?
  “送瘟神”的诗篇,宣发了诗人征服自然的雄心与狂放。然而,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欢呼声言犹在耳,全民除“四害”的热浪余温尚存,“非典”、乙肝、艾滋病、禽流感、猪流感又肆虐全球。回顾人虫之战,人类似乎难以自豪,反倒倍感茫然与无奈,似乎总是逃不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怪圈。
   人类向来以自己的眼光审视并改造(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忽视自然故有的法则。按说,地球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与其它动植物一样享受着地球母乳的恩赐,从刀耕火种起就耕耘地球母亲的肌肤吸吮乳浆繁衍生息。对地球而言,“现代文明”却是在敲骨吸髓,总之,人类的出现以至种群庞大,使地球变得满目疮夷日渐失却自然的可爱确是不争的事实。?
   适者生存的不二法则调控着物种的新生与消亡,远古时代的恐龙,是人类遗失的久远的情结;鲸类遭捕杀令我们心疼不已……任一朋类的灭绝,都使我们产生物伤其类的联想,油然生出兔死狐悲的辛酸,然而,人类的敌人——害虫菌毒们却以难于致信的生命力昌盛不衰,以至历经人类千百年的重重围剿后却愈益猖獗。被我们认为的弱小生物,倒是由于人类过多地干预而获得进化一至“跃进”,变得如孙大圣般刀枪不入甚至嗜药成性。
人类毒杀害虫的用心反而成了虫类的美味佳肴。人工毒品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别看对害人精功力不济,人类的朋友二次中毒却时有发生,人人遭受残毒之害,更有一时想不开的姊妹信手掂起自尽成冤魂……
杀虫剂倒真成了引魂的灵幡,将多少娇脆的生命引归阴间,人为地制造了太多的人间悲剧,迫使我们不得不将这些“伟大发明”一批又一批地淘汰!正是忽略了对自然法则尊重的结果。                              
   蚊、蝇、老鼠为害类之首,人类对之深恶痛绝,但却无可奈何!它们的存在且种群庞大就是明证。试想,古今中外的人类不讨厌它们吗!科学家能容忍它们吗!而它们之所以消而不灭,乃是其自身生存适应能力强大使然,人类与蚊蝇老鼠之类的争战可以说从古彻今,现代科技辉煌得可以航天,然而攻克害虫却千百年徒劳无功,如此现实,人类是否也该改变消灭主义的霸权思维,化害为利或将其危害降至最小,应是明智而现实的选择。犹若农田管理,使土壤理化特性不适于某籽种生长(存),或勤于锄地除草一出苗就将其铲除,终不致发生草祸一样不就可以了,而想让所有的杂草绝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遗憾的是,人类在其生存发展的历程中,常常以征服者的心态,过于漠视大自然严酷的规律,已遭必然的报应。按说,人类本身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理当敬畏遵循自然规律,在可能的范围内完美母亲,与之协调相处共同发展,但不幸的是,大自然的无限与人类个体生命的短暂,造就了我们本能的无知,若再加上狂妄,就会干出自不量力的蠢事。
我们曾经创造出众多的化学毒剂,却催生了法西斯的化学战;杀虫战绵延至今且乐此不疲,还沾沾自喜于一时之得,七十年代曾放言消灭了肺结核,然而事实却无情地打破了美丽的幻影。人类的短视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劣根性不断地重复历史错误。八十年代禁用合霉素等几十种临床用药,与近期公布的禁用数十种杀虫剂,不能不视为”发明创造”的悲哀,害虫在杀虫液中尚能生存,岂不是对我们的挑战与嘲弄吗!人们又不断地改造化学结构,研制出一批又一批”新特药”,新一轮的人虫之争又开新战,道高魔高一时难分,但无论如何,人类合成新药的难度、成本、毒性均会愈高,将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细菌、病毒与蚊蝇老鼠一样也是地球家族的成员,对细菌尚有不少抗菌武器,但同样存在着耐药—→抗药—→嗜药与创新高档抗生素的车轮战,而善变的病毒比细菌更可怕万分,至今尚无可靠杀灭手段。当年,周总理曾征询专家组:怎么连感冒都治不好?时至今日,病毒性感冒依然是治七天,不治一周的局面。由于病毒并非完整的细胞体,感染后常植入人体的组织蛋白中使免疫系统难以分辨真假,从而造成不分敌我地攻击自己组织器官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所以,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杀灭病毒的药物。
  人类初识乙肝病毒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尽管因其危害大而投入巨资研究,然而,现实却严酷地表明:攻而难克。当年公认的干扰素、拉米呋定尽管非常”高档”,但却无一特效,2007年的专家共识仍是:治疗——复发——再治疗的没完没了暗无天日。基此,有理由预言,人类与乙肝之战,照现在的思路,怕又难免重蹈无奈小虫覆辙的尴尬。
   抗生素的发明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却仍属于被动应对,而抗生素与激素的滥用却已经到了威胁人类自身的程度,以至有报导称:在临床死亡中,有50%是死于药物的毒副反应!甚至西人惊呼:“警惕医生杀人”!倒是预防疫苗改变了千百年来万户萧瑟鬼唱歌的局面,与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防变思想相通。?
   微生物可以说无孔不入,就是我们的体腔皮表,到处都有细菌病毒的存在,但因人体防线完善而并不发病。对此,有必要将之赶尽杀绝吗!对于敌人,难到只有消灭这唯一选择吗?若能化敌为友岂不甚好,或安抚改造其劣性不也可相安共处吗!而在药物高压下”强制性转阴”可能会如同激将”二杆子”一样反遭其害。
面对杀虫无奈的大势,看似山穷水尽,但若换一视角,却又见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事实上,人体具有自我修复保持健康的能力。人类的生存繁衍并不是靠杀杀打打消这灭那实现的,而是在种族演化的历练中,高级生命体的人类把造物的精致与进化的收获,表献为不断提升的抗病能力。
   说到底,健康与活力是生命本能的状态,生命体摄取自然生命元素成就自我,依赖良好的心态、规律合理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顺畅的排泄等实现代谢正常、内分泌协调、免疫防卫适当,从而保障肌体的健康。而正确的生活态度尤其重要,看得见的普遍事实是,心理年龄比岁月的日历年龄和生理年龄更能造就一个人的外表。
   西方哲人总结人类治病历史:古代—-树皮草根;近代-—化学药粉;六七十年代-—针剂药片;九十年代—-口服液;21世纪—-是天然药物。
   中医药正是自然的综合平衡调节疗法,中药单味即复杂得难以分析彻底,复方的变化更变幻莫测,以致弄不清混合抑或化合?作用底物与受体靶点相互机理如何?尽管有诸多未知,但疗效确切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对慢难病功能性疾患疗效突出。中医药其所以能够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历久弥新,乃因她是在母科学—-哲学原则的指导下,以辩证论治的方式加以施行,正因她是哲学驾驭下的经验医学,所以才是不衰的原始科学。
  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历史哲学环境,中医的总体把握综合调理恰好可以弥补西医无视整体的缺陷,而西医的精细深入又刚好可以充实中医认知的模糊,所以,惟有两者结合才可称之为合理而理想的医学。
   其实: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尽管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人类抗争自然的本领却是十分有限的,现如今的环境疾病、工业污染、职业病、菌群失调症、传染病与非传染性流行病频繁地侵扰人类,使我们由不得追思先民享受的阳光雨露,由是,导引人类回归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6 03:15 , Processed in 0.0995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