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与心主神明相融合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2-7-22 09:28:41 | 只看该作者
航线是客观存在的。余类推。

请教李先生,磁力线是不是客观存在的?

一一磁力"线"不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是磁力场。

同理,航"线"也不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是领空、领域。

点评

领空、领域,也是主观的、人为的、人划定线。客观存在的是领空、领域。  发表于 2022-7-22 10:04
42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0:04:51 | 只看该作者
   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
43
发表于 2022-7-22 12:17:25 | 只看该作者
经脉中间可以断掉,照样传导,航线不能断。
44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17:53:4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治疗疾病。一个是他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第二个就是它对全身的非特异性的作用。第三个。刺激穴位,具有相对应的特异性的器官。这是穴位和经络的三个基本机制。要综合考虑。不是单一的机械的线.性关系。  
45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7:52:4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你好。关于足少阳胆经的颤动问题。实际上就是股外侧肌肉的不自主运动。她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在神经受压,寒冷刺激到股外侧皮神经,或者甚至于感冒时都可以发生。刺激胆经穴位也可发生。
46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7:5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8-6 23:57 编辑

          董建军    足少阳胆经线性振动(导航中医药交流群     录像)
47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8:0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8-7 00:15 编辑

     
       股外侧肌是股四头肌外侧的这部分,是大腿周围最为强壮的肌肉之一,起于股骨转子间的上部、大转子的前缘和下缘,股骨粗线的外侧缘外侧肌间隔,至于髌骨的外侧缘和上缘,是人体伸膝主要的肌肉之一。同时由于其末端有支持带的连续,可以控制髌骨时期向外上方的移动,所以膝关节的屈伸是主要练习股外侧肌的主要的动作。
        股四头肌也是人体内最强大的伸膝结构,股四头肌的外侧就是股外侧肌,在伸膝的过程中,尤其在角度比较深的情况下,股外侧肌相应的来说发力是比较多的,比如在120°-90°这个范围,在训练过程中主要是训练股外侧肌的力量。因此对于深蹲可以有效的训练股外侧肌,也可以借助抗阻伸膝器械去训练,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在深蹲过程中对关节的保护。一般来讲膝关节外旋也可以强项股外侧肌的刺激,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脚尖轻微的外旋有利于对股外侧肌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病人的大腿外侧肌肉在剧烈运动后、长期劳累劳损后、肌肉着凉后,都可以导致痉挛疼痛,从而出现抽筋现象。另外,如果病人患有大腿股外侧皮神经炎,同样也会产生抽筋现象,而且还会伴有局部的皮肤感觉减退、肌肉力量减弱等情况,在出现这种症状后,治疗时可以嘱咐病人减少活动量,局部注意保暖,或者卧床休息,在大腿外侧可以给予热敷处理,采用中药熏洗,或者配合生物电治疗、理疗仪烤电、微波仪治疗等办法,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内的新陈代谢,就能够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疼痛,从而缓解抽筋现象。
         腿外侧转筋实际在医学上称为大腿外侧肌群痉挛,临床上引起大腿外侧肌群痉挛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腿外侧肌群的外伤,包括慢性运动性损伤等,常见的就是跑步、登山、打球、运动过程中,造成大腿外侧肌群的劳损,大腿外侧肌群的肌肉容量比较多,包括股四头肌,这部分肌肉在劳损以后会导致肌肉的无菌性炎症,或者体内肌肉乳酸堆积诱发肌肉痉挛,临床上表现为大腿外侧抽筋或者转筋,引起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尽量休息、局部热敷,同时可以予以针灸、理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代谢的产物能够尽快代谢,大多数可以缓解。第二、大腿外侧肌群的神经受损或者受到压迫、激惹,导致局部外侧肌群痉挛,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包括股外侧皮神经炎,或者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压迫到支配大腿外侧股神经的部分,从而导致大腿外侧肌群痉挛、疼痛。第三、血管性因素,比较常见的是大腿外侧肌群的血管缺血,如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狭窄或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血液淤滞也会引起大腿外侧肌群痉挛,大多数需要到血管外科就诊。

            股外侧,正是足少阳胆经经过的地方。


      
风市穴
位置解剖
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48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9:42:02 | 只看该作者
       十二经脉都有线性振动现象
=================================================

     十二经脉与十二水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不可不察。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
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
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
足厥阴,外合于沔水,内属于肝。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通水道焉。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
手太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

        河流,流于山谷之间。中医在循经取穴的时候,往往以陷窝,缝隙为线索为依据,经脉都是存在于骨骼与肌肉或者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缝隙中,穴位大多数是在经脉线上的凹陷处。就像河流在山谷中顺流而下,有一块小平地(称为坝、坪),就有人家居住,或者集镇(政府所在地,官府所在地,君主神明的地方),这些平坦凹陷的地方,就是“穴位”,河流就是传递君主神明命令(信息)的通道。
         西医解剖学研究,十二经脉与四肢的神经血管束基本一致。神经血管束也是行走于骨骼与肌肉之间或者肌群与肌群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之中。换言之,十二经脉与肌群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关系,所以,十二经脉都有线性振动现象(肌肉颤动、抽动、痉挛),也就不奇怪了。

49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0:1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8-7 22:37 编辑

董建军:
按摩时候按摩的位置
经脉线性振动是经常性的
象闪电一样循行
一般人没有
========================================
肌肉震颤,都具备上面的特性。


50
发表于 2022-8-8 05:07:24 | 只看该作者
说了很多,言不及义。

中医是以功能来认识的,重点是中医强调了什么功能?古人没有现代分子的微观认识,是通过取类比象,关键是中医怎么取类比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5:56 , Processed in 0.0532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