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某某,男,33岁. 2008年12月24日初诊.
主诉:发热伴咽喉肿痛一月余.患者既往有慢性咽喉炎病史,一个月前因受凉后再次加重,出现高热,咽喉肿痛身困乏力等症,即到附过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给于抗菌素治疗后,体温下降但停药一天后发热旋起,即到当地卫生所继用前药,此后体温反复升高迁延至今,昨晚因体温再次升高到39.5度,转到我处就诊,诊断依然为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给予头孢硫脒2克,日两次;肿节风注射液10毫升静脉滴注,连用4天.
2008年12月28日复诊:复诊体温37.1~~38.1摄氏度之间,咽部肿痛无明显减轻,怕冷,口淡无味,时返酸,二便可,舌暗红,苔白厚而润;脉缓.咽部在直视下就可看到增生的暗红色淋巴滤泡,扁桃腺无明显肿大.患者此时言道:以前常到这个程度就不再向愈,看看有其他方法没有.思及曾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数例慢性咽炎患者,遂向患者建议,患者欣然接受.遂给予穴位埋线及中药治疗.因患者此时体温还在波动,且前曾多次应用中西药物(观前方多为寒凉之物)治疗而无效,心中亦颇为为难.于是决定穴位埋线以经验穴为主,取穴:
廉泉,第三颈椎棘突附过阳性点,肺腧(双),至阳,合谷(取其附近的阳性点).
中药则参考火神派之观点:以四逆汤合升降散化裁:制黑附子30(先煎),干姜10,炙甘草15,射干10,知母10,黄柏10,蝉衣10,半夏10,僵蚕10.三剂.并嘱其及时复诊.
患者走后细观此方有点不伦不类,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教,给以后的治疗提出建议.
补充一下:患者为一建筑工人,身体除此以外无其他不适.平时常因咽喉疼痛伴发热到医院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