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7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5-4 12:3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对周先生的大作《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发表看法,说来实在惭愧,我本不想对此议题发表议论,但既承周先生厚爱,只好本着诚恳的态度,就周先生所立题目及其开端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不当处还请周先生及诸同道斧正。
文中周先生以“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为标题,并指出“《内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中医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医现代化的难点之一”。
作为一个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医的人,我对“中医现代化”这个词很有些质疑。这里面包含三个问题,即“什么是中医现代化”、“为什么要搞中医现代化”和“如何搞中医现代化”。
“现代化”这个词很时髦,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呢?用各种仪器、设备取代人的工作是现代化?用各种精密仪器的分析取代人的感受去判断健康与否是现代化?用新出现的事物取代更早出现的事物是现代化?
在我看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的以人为中心的,即“内求法”,一种是试图不以人为中心的,称“外求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对于这两种方法的运用是存在极大的差异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明。这也是中医只在中国产生并发展的深层原因。世界各国都有所谓“传统医学”,但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有如中医这般博大精深呢?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问题。
现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成为世界的主流模式,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西方民族更具有侵略性。如果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代表现代思维方式,我认为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没有必要“现代化”,现为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只是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已,不见得西方的思维方式更具有先生性,其主流地位是阶段性的。
那么,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呢?是以各种化验、影像学检查取代四诊?以西方生化理论取代中医的阴阳、五行、气化理论?以各种精细提炼技术取代传统的中药饮片?
有时候我也问人们(非中医)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医需要不需要现代化,回答是非常肯定的。问:为什么?答:中医跟不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那么,究竟是需要中医去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呢,还是需要由中医指导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真的很好吗?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不断发展”。我想说,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大,人类的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反对,会指出,现代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明明是提高了,你怎么反而说是下降了?我想举几个例子,一个是现代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在不断增加,而且终身服药,无法治愈。在三十年前,如果三十来岁的人被问及有无以上疾病的家族史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没有,但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再过三十年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医学上学说这些疾病是遗传的,多少年后会有多少有被遗传这些疾病呢?
可能有些人会说:三十前年被问及有无以上疾病的家族史时,人们因医疗条件,没有发现长辈的疾病。那好,现在戴眼镜的儿童越来越多也仅仅是因为三十年前眼镜比较少吗?我们可以明显地发展,在不发达地区的儿童,其视力明显好于发达地区的儿童。
基于以上问题,我说“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大,人类的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既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导致了人类健康水平的下降,中医有什么理由去适应这种节奏呢?作为医学工作者,我认为中医要做的恰恰是运用自身先进的理论去指导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也有人这样说,中医的语言不通俗,现代人不易搞懂,所以要现代化。那么我要说:没准过三十年,中国人会觉得英语较汉语要更通俗些呢。
其实,首先,中医书籍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没有任何不通俗的地方。其次,如果让老百姓,且不说是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让美国的老百姓去看西方的医学专著,恐怕十个人会有五双“如堕五里雾中”。西方医学的所谓通俗,中医在中国早有同样的推广,在中国的老百姓当中流传很广,所见皆是,如俗谚:“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冬吃萝卜夏吃姜”等。只不过,大家觉得这些出于奶奶、姥姥之口的常识,难免不够“科学”,还要多听听专家的建议,多补充点儿营养,补充点儿钙什么的才“科学”。
如果说用现代人熟悉的语言去解释中医的理论,我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从传承学问的角度的思考,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如何保存文化的血脉。自五四之后,在某些人的倡导下,国人大有摒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之势,使得如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中国的古典作品感到非常的不通俗,难以理解,这种形势,将归咎于谁,值得有识之士深思。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的或后出现的事物是否一定比先于其出现的事物更先进,后出现的理论是否一定比先于其出现的理论更接近真理。希望大家进行思考。
人们经常提到中医现代化,我想首先应当确认,中医到底有什么价值,还需要不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它?如果说中医是不科学的、落后的、不实用的,那我看也没有必要去搞什么现代化,直接取缔就完事了,但实际上好象不是这么回事。那么,如果说中医是实用的、先进的(在许多领域相对于西医而言)、科学的(实践的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那么所谓的中医现代化是指的什么呢,我们需要去改变它的哪些部分呢,是使它更实用、更有效,还是使它更象西医呢?
文中试图以“脉搏无疑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型式的最佳信息输出窗口。我想这才是中医以脉测证的原理之所在”来解释脉学原理,这种方式对增加中医的实用性或易被理解性有什么益处,我目前还很难断言。或许,对研究西医的同志来说,能近似地了解一点儿中医,但实际上,这样的了解,离中医理论的原貌相差甚远,恐怕也难以应用于临床当中。
我们建立各种理论的目的是试图用它解释现象进而指导实践,如果理论只能起到解释的作用而不能指导实践,这样的理论就不是“科学”(这个词也太时髦了)的理论了。
当然,周先生作这样的探讨也不能说没有益处,人类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必然会作出种种设想,其中肯定会存在与真理差距的不同,不能因为吃最后一个馒头吃饱了,就否认前面馒头的重要性。
另外,我没有资格对周先生所作研究的价值作出评判,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敬请方家指教。
20
发表于 2004-8-23 19:03: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现在真正的中医生在民间,高校中多是中医理论家。  
也不要完全这么对立。
19
发表于 2004-8-22 18:5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现在真正的中医生在民间,高校中多是中医理论家。
18
发表于 2004-8-21 00:3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没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理论”,只能说是空想,胡言乱语。中医理论的提高必须从临床实践中提高和升华。没有临床实践是行不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指导是不能精通的。但是作为病人来讲疗效比理论重要,病人找医生治病需要的疗效,如果疗效不好或是没有疗效即使理论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信服。如果江湖卖药者的疗效比你好,他宁可相信江湖郎中,不信你理论者。
17
发表于 2003-5-20 08:13: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cpchen在 2003/05/20 08:22am 第 1 次编辑]

我问您,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还是来源于胡思乱想?!
真正的中医理论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检验,你想在十年八年时间内提升它?
毫无临床实践检验的“中医理论”,与江湖卖药的吆喝声一样,志在吸引买者。

16
发表于 2003-5-19 21:3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再作理论升华",?!
我问您,中医现在主要是理论落后于临床还是临床落后于理论?!
临床上各项检查事实上已经是每个中医师必须掌握的方法,但是中医理论却没有顺应时代的要求发展,还停留在两千多年的内经水平上,中医基础理论属越变越薄,
实际上是理论严重滞后于临床的发展,因此基础理论的突破才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您对理论的蔑视最终将让您自食苦果
15
发表于 2003-5-17 22:1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下面引用由周东浩2003/05/17 08:55pm 发表的内容:
但是临床疗效的大幅提高必须需要中医理论的突破,离开中医理论的突破而单纯凭借延续几千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保持和提高疗效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看整篇贴文还象个中医说的话,不过引用上面的这句话,恰恰说明了作者尚未明白如何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整体水平。
“但是临床疗效的大幅提高必须需要中医理论的突破”,这句断语弄糊涂了多少中医学者!
中医界当务之急的不是再搞空头理论的突破,而是在临床疗效的实践基础上作理论升华。
14
发表于 2003-5-17 20:5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医学是讲疗效还是讲理论(转贴)
现在谈中医现代化,许多人重视疗效,忽视理论,认为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发展中医就要注意在临床上总结经验,提高疗效.并且认为中医的疗效比西医好,很多病西医治不好,或者没什么办法治,而中医能治
其实这却是一个不完全符合事实的认识.中医的临床疗效远没有某些人认为的那样高,在总体上讲,已经落后于西医的水平,当然我这样说会损伤一些人的中医自尊心,虽然我也是个中医,但我不能因此就说假话
其实疗效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理论的指导,临床的疗效只能称之为点滴的经验,如果这些经验不能总结提高上升为系统的理论,那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从另一方面说,理论发展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临床,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即使西医的医学史也无数次证明,理论的突破常常带来临床疗效的大幅度提高
中医学所以能维持到现在,也一样是因为她迥别于现代医学的系统的医学理论,历史上其它的几种传统医学没有像中医这样的系统的医学理论,大都渐渐消亡了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可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重视疗效而忽视理论研究呢?
这是因为理论研究寒了人的心,几十年的中医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倒是一大堆,可是对中医临床确实有指导意义的到底有多少,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至今又有什么可以称之为重要意义的突破呢?!反而造成了中医概念的阐述混乱,没有多少可以值得称道的内容.面对这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困境和中医临床阵地不断退缩的事实,重振临床已经是当务之急,所以强调疗效也就成了许多人的共识.
但是临床疗效的大幅提高必须需要中医理论的突破,离开中医理论的突破而单纯凭借延续几千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保持和提高疗效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能说“医学是讲疗效还是讲理论”。两者是个协调发展的过程,离开了临床医学的实践讲理论是空谈,离开理论的发展单纯讲提高疗效也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这种理论已经严重滞后于临床发展的情况下。

13
发表于 2003-5-17 20:4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建议斑竹删去红色霹雳重复的回贴
12
发表于 2003-5-15 14:0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就《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一文应周东浩先生之邀发表看法

燕山兄讲得好!可能大家有所不知,燕山是一民间高手传人,于脉学之得,在我等之上,中医中确有很多好东西,我们没有学到,仅靠课堂上的一点东西是远远不够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9:51 , Processed in 0.0549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