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代肖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12-15 10:0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扶阳医案----肝癌(1)
案1.12-02-2008初诊,Joe Ling,2cm肿瘤在肝脏里。
处方:生附子3,黄连2,黄芩3,柴胡3,川芎3,
茜草3,炙鳖甲3,半夏3,南星3,白芍5,伸筋草4,
泽泻5,决明子3,枸杞5,生硫磺3,乾姜2,栀子3,
茵陈3,白术3,茯苓5。
平时煮四神汤当点心吃。
至今一直进步中,07-20-2009来函说最近一次肝脏扫描得知,肿瘤没有扩散而且有缩小。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5:5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5:溃疡病一诊大好
孔某,男,50岁,威县时庄人,1995年12月15日初诊。
有胃病史多年,约10年前做钡餐造影诊为消化性溃疡。此次发病于5天前。先是纳呆、烧心、上腹隐痛。前天呕吐严重。体型中等,神可。心肺(—),腹部平软,肠鸣活跃。巩膜无黄染。脉迟,舌红润。体温36.40C。处理如下:
党参10g、白术10g、苍术10g、黄莲6g、吴茱萸2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木香5g、川朴5g、乌药5g、川芎10g、白芍10g、丹参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甲氰咪胍片0.2g日3次;盖胃平4片烧心时嚼服。
12月17日再诊:症状基本消失,唯大便次数略多。脉滑略数,舌略如前。原方煎剂去木香、川朴、乌药,改黄连、吴茱萸各3克。加成药人参健脾丸6克日2次。
73
发表于 2009-12-19 19:2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肝癌案(2)余志先生
病人 男性 31岁 传真看诊 初诊日期 1/15/2009
2008/8/20做肝切除手术,(左肝部八分之一)
2008/12/31 做右肝化学栓塞手术。
症状:睡眠差, 每日半夜一点准时醒,醒后肝区及腹部疼痛, 彻夜不眠, 大便一日3次不成形, 小便一日7,8次, 淡黄味重, 胃口差, 食不下, 味觉差, 受风时肚子绞痛, 手温足冷, 夜间身热, 怕风怕冷, 口不渴, 极喜热饮, 体力极差, 整日疲劳.
舌脉未见.(传真治疗,病人在中国)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8:4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6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
   
本村村民赵某,男,50岁,2003年4月18日初诊。
患者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家族史,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老溃疡病人。他的溃疡病间断发作近20年,但一直不严重。主要表现是:每开春、初冬或生气后出现烧心吞酸、上腹饱胀和疼痛,晚饭前和夜间尤其严重。较轻时少量进食即可缓解。约10年前服用痢特灵后没有复发。近来因为内外交困和劳累复发,但没有就医。18日上午,突然呕血请出诊。我赶到时,见地下有混有食物的血样呕吐物约一大碗。其中血块较多。他面色苍白、自觉心慌、浑身出汗。脉细数无根。舌淡苔黄白。血压100/70mmHg。建议他急诊住县医院,他和家属坚持要我在家治(经济困难)。于是处理如下:
1.禁食水——服药除外。
2.立即肌内注射安定10mg。
3.支持输液中加入西咪替丁1g。
4.中药煎剂如下:
生大黄10g、黄连5g、黄芩10g。
上3味急煎20分钟,再缓煎40分钟,共剩药液约200ml,冲服三七细粉6g,一次服下。
服药当天排稀大便3次。第一次为典型黑便。第二次略呈棕色。第三次为黄色。再未呕血。于是,从次日起改服煎剂下方。
党参10g、黄芪15g、当归10g、吴茱萸5g、陈皮10g、茯苓10g、桂枝10g、白芍12g、半夏8g、生甘草4、生姜15g、大枣7枚。常规水煎日一付。
同时口服西咪替丁片100mg日3次。
如上处理至21日,停止输液,进流食。共服中药第二方14付痊愈。至2008年未复发。
按:中药煎剂第一方是泻心汤加三七。凡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要首选此方。服此方后,以见排稀便为应。一般效果较好。出血停止后再另行处理。如果像本案这样是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停止后,一般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如上第二方。
75
发表于 2009-12-21 08:10: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扶阳医案-----肝癌案(2)余志先生
病人 男性 31岁 传真看诊 初诊日期 1/15/2009
2008/8/20做肝切除手术,(左肝部八分之一)
2008/12/31 做右肝化学栓塞手术。
症状:睡眠差, 每日半夜一点准时醒,醒后肝区及腹部疼痛, 彻夜不眠, 大便一日3次不成形, 小便一日7,8次, 淡黄味重, 胃口差, 食不下, 味觉差, 受风时肚子绞痛, 手温足冷, 夜间身热, 怕风怕冷, 口不渴, 极喜热饮, 体力极差, 整日疲劳.
舌脉未见.(传真治疗,病人在中国)
处方:方用四逆汤和小建中汤加减
生附子三钱   乾姜三钱 炙甘草三钱-----四逆汤去里寒攻阴实
柴胡三钱   茜草三钱 炙鳖甲三钱--清肝活血软坚
桂枝三钱   白芍六钱   生姜二片   红枣十枚-----小建中汤去腹部寒痛兼实脾
三七三钱   续断三钱-----活血化瘀
当归三钱   川芎五钱------活血补血
生硫磺三钱------壮命门火兼去里寒
服食加一匙麦芽糖冲服
服药至07/31为止。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6:4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7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
   
本村村民某,男,24岁,2003年10月21日初诊。
他就是案6患者之子,可见此病的家族倾向很明显。不过,他的病情加重且大出血也和家庭多事有关。先是近1年多次发作典型的溃疡症状——烧心吞酸、有规律的疼痛、上腹饱胀等。上消化道造影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他医给西咪替丁等有效。10月13日先有黑便,14日突然呕血并休克,于是住县医院。7天后出院就诊。这时他体倦乏力、贫血明显——面色和睑结膜苍白,仍有上腹饱胀且疼痛。脉滑弱略数,舌淡苔白。处理如下:
党参12g、黄芪15g、白术5g、苍术5g、吴茱萸3g、陈皮15g、桂枝15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8g、熟地15g、甘草3g、生姜20g、大枣7枚。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g日2次;补中益气丸9g日2次。
西咪替丁片100mg日3次。
10月24日再诊:服上方1日,自觉症状消失。连续服用1个月停药。
2004年3月10日:旧病复发。再次处理如上约1个月停药,至2008年7月再未就诊。
按: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之后,有个贫血的问题。这是失血性贫血,按说需要补充铁剂。但所有铁剂都于溃疡不利,故尽量不要用,而使用中药如上。即便使用,也要等到溃疡症状消失而且饭后即服,并且最好与香砂养胃丸同用。
又,由于此病很难一劳永逸,要多次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二是饮食周到;三是自备西咪替丁类西药,一旦发病立即服用——不严重的都会迅速见效。
77
发表于 2009-12-22 08: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扶阳医案-----红癍性狼疮(1)
其治疗方法近於血癌,诊断上只差一椎压痛而已。
Bettye Love 1952年生,初诊2004年5月10日,Lupus患者,52岁。服Celebrax止痛。
主要症状:手指关节痛,尿失禁有几年,长期失眠身体冷,不知道渴,胃口过好,八年无月经。
诊断: 真寒假热,心阳与肾阳皆不足。
处方:生附子5,细辛2,石膏60,知母5,防己5,茯苓5,泽泻6,黄精3,桑螵鞘3,炙甘草5,柴胡3,玉金5,龙胆草3,瓦楞子5,阳起石3。
红癍性狼疮(1)
5月22日复诊,服药后出现左乳痛,奶水流出很多,身体开始热了。
增加乌药5,白术4。
6月5日再诊时,自述乳房胀满好转,奶水出渐止,关节痛去八成以上,体重下降,睡眠已好,足热睡眠时出现咳嗽,有白痰且泡沫多,其他皆好。
处方:增加桔梗20,炙甘草10。
6月18日覆诊,一切正常,唯咳嗽仍有。
增加麦冬3,杏仁3,半夏3。
7月4日在医院中复验血后,被告知已经痊愈。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6:4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胆道病
   
案1:胆囊炎治愈27年再犯         案6:胆囊炎不能服中药终于手术
案2:胆囊炎治愈28年再犯         案7:中药治愈胆囊炎
案3:胆囊炎治疗不当终于手术     案8:中药治愈胆道结石
案4:胆道结石诱发急性胰腺炎     案9:可疑胆石症
案5:无胆道结石的急性胰腺炎     案10:可疑胆囊炎
79
发表于 2009-12-23 16:46: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扶阳医案-----红癍性狼疮(1)
其治疗方法近於血癌,诊断上只差一椎压痛而已。
Bettye Love 1952年生,初诊2004年5月10日,Lupus患者,52岁。服Celebrax止痛。
主要症状:手指关节痛,尿失禁有几年,长期失眠身体冷,不知道渴,胃口过好,八年无月经。
诊断: 真寒假热,心阳与肾阳皆不足。
处方:生附子5,细辛2,石膏60,知母5,防己5,茯苓5,泽泻6,黄精3,桑螵鞘3,炙甘草5,柴胡3,玉金5,龙胆草3,瓦楞子5,阳起石3。
红癍性狼疮(1)
5月22日复诊,服药后出现左乳痛,奶水流出很多,身体开始热了。
增加乌药5,白术4。
6月5日再诊时,自述乳房胀满好转,奶水出渐止,关节痛去八成以上,体重下降,睡眠已好,足热睡眠时出现咳嗽,有白痰且泡沫多,其他皆好。
处方:增加桔梗20,炙甘草10。
6月18日覆诊,一切正常,唯咳嗽仍有。
增加麦冬3,杏仁3,半夏3。
7月4日在医院中复验血后,被告知已经痊愈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6:4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概说】
  
胆道病中最常见的是胆道结石和胆囊炎,而且它们常常互为因果。
关于这两种病,中医虽无略同的病证名称,却有疗效很好的治法。
教科书上说,此病多见于肥胖人。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于此病不利。似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道病应该更多见。但是,笔者的印象中,近年胆道病发病率并没有上升,只是由于卫生保健水平提高,它们——特别是胆道结石更容易发现而且人们更积极就医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胆道病——特别是胆道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曾经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就至今仍然是我国治疗胆道病的优势。
  近年来,西医治疗胆道病最长足的进展是:借助于电子内窥镜技术的微创手术。不过,此种手术只适用于胆囊结石,多数胆道病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
  恶性精神刺激自然对胆道疾病不利,但是,精神因素对胆道病的影响如何,没有充分的研究。笔者的倾向是:精神或心理因素也是胆道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6 16:42 , Processed in 0.0513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