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理论现代化,首先要去哲学化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5-10-28 17:39:3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6-27 20:19
废医存药是错误的。中医应当去哲学化,不是去理论化。传统中医有两个层面的东西可供现代医学吸收借鉴,一个 ...

  去哲学化,不是去阴阳五行化,中医应明确内经的阴阳五行与哲学阴阳五行的区别,用天地阴阳去认识人体阴阳,用三阴三阳去统一四时阴阳,回归内经理论和伤寒立法,方能跳出哲学的泥塘。
112
发表于 2015-10-28 19:06:22 | 只看该作者
神农氏 发表于 2015-10-23 10:59
谢谢千总版主。
    阅尽主要的中医药论坛,目前看来,传统中医中能够达到炉火纯青、独具慧眼,位于 ...

          神农氏先生过奖了。
       以往发言时,总是有些不学无术之人故意干扰抬杠,所以,就懒得多说了。落得清静。
       中医人大多学科知识面偏窄,又固执己见,听不得不同意见,所以总是抬杠。这是中医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点评

你的知识面广,广到题是破解元气阴阳,内容是自己命名元气阴阳。  发表于 2015-10-29 09:40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3:4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5-11-26 15:54 编辑

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不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3:5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5-11-26 15:54 编辑

如果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那它也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一一只有阴阳五行,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治病问题。解决治病问题的,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是在阴阳五行这一中国古代认识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但阴阳五行只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哲学基础,而不是中医治病体系本身或主体。阴阳五行不仅应用指导于古代中医,也应用指导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历法军事等各领域。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3:5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5-11-26 15:53 编辑

撇开五行学说,五脏之间的辩证论治怎么进行?古人总结的补脾益肾,滋水涵木,健脾止泻等治法的依据还能存在吗一一所谓滋水涵木,只是一个说理工具而已。脾肾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因为有了五行学说才产生的。

古人限于时代的局限性,用比喻,取象比类,说理的方式来研究并阐述脾(等)的功能,脾肾(等)之间的关系,今人也要停留在这个水平或手段去研究解决医学问题吗?

点评

嗯,咱不说五行,不说滋水涵木,补土培金,只说补肾补肝,补脾补肺,补肺控制肝脏就行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7 08:57
116
发表于 2015-11-27 06:27:30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你的知识面广,广到题是破解元气阴阳,内容是自己命名元气阴阳。
————————————————————————————
      毫无根据的瞎说,一天就知道瞎说,一句学术语言也没有。
      元气、阴阳是中医概念,古人早有论述,定义岂是我能下的定义。若是我下定义,还是中医的概念吗?破解不是下定义。
      糊涂虫,捣乱分子一个。
117
发表于 2015-11-27 08:57:2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11-26 23:51
撇开五行学说,五脏之间的辩证论治怎么进行?古人总结的补脾益肾,滋水涵木,健脾止泻等治法的依据还能存在 ...

嗯,咱不说五行,不说滋水涵木,补土培金,只说补肾补肝,补脾补肺,补肺控制肝脏就行了。
118
发表于 2015-11-28 19:53:0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1-27 06:27
董建军   你的知识面广,广到题是破解元气阴阳,内容是自己命名元气阴阳。
—————————————— ...

老董是   有用的不说   没用的乱说

给物理学家讲中医   给中医讲物理

反正只要让你感觉  不懂就行了

你懂中医  他和你讲物理   你懂物理   他和你讲古文
119
发表于 2015-11-28 19:5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2-13 05:41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5-11-28 19:53
老董是   有用的不说   没用的乱说

给物理学家讲中医   给中医讲物理

杨先生所言,确实如此,此人太不识相,啥也不懂,还好意思说是自己的认识。论坛上有两个极不自觉、没有自尊心的,他算一个。
幸亏他不是中医,中医界要都是这类人的话,就彻底完蛋了。

点评

读经典学经典的基础知识你懂多少?谁是中医?你是中医吗?  发表于 2015-11-29 16:46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8:46:5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理论可以看作是拐杖,帮助了中医药理论系统化的完成。而中医理论系统化完成后,这个拐杖就可以丢去了。若仍然持有它,反而不利于中医药理论大踏步的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4 11:59 , Processed in 0.0543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