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节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01:46:30 | 只看该作者
⒀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规律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学说。它是关系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它反映出“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术的整体观念,突出了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在《内经》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参《内经·附篇:运气学说》。
金栋按:本书有专节讨论运气学说,即第七节:“运气学说——《内经》体系的终结”。

8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01:47:03 | 只看该作者
⒁太过、不及、平气等术语来自何处:这三个名词,《内经》中其义有二,一指时令节气。太过,谓节(时)气先期而至;不及,谓节(时)气延期而至;平气,谓节(时)气如期而至。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和《六微旨大论》。二指五运值年之气——木火土金水五运之岁气。太过,指岁气有余;不及,指岁气不足;平气,指岁气和平。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并有一套专门术语,如下: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又,“本节所谓‘平气’,乃指气无‘太过’与‘不及’,即为‘平气’。五运值年,凡阳年为太过,阴年为不及,一阳一阴迭为交替,为什么还会出现‘平气’呢?……平气是根据气运关系‘太过被抑、不及得助’的原则来确定的。”(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金栋按:平气之说来自古历法,即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当然,《内经》不完全是原义。请参看第六节。

点评

“古历法”这提法可被解读为现在的历法不用此法,实际不然。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进行划分,最初一开始只是简单把太阳年周期日数用24去平分;后来发现实际上地绕日运行并非均速,有天文历法家提议按照一周天360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 10:19
8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01:47:46 | 只看该作者
⒂有一种书讲“七篇大论”竟写了近百万字:应指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814千字。

8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01:48:16 | 只看该作者
⒃病机十九条: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经文如下: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金栋按:病机十九条中,五脏病各1条,计5条;属上、下各1条,计2条;六气致病共12条,内属热者4条,属火者5条,风、寒、湿各1条;缺属燥者。金代医家刘完素补充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见《素问玄机原病式》。

85
发表于 2016-3-1 10:19:52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01:47
⒁太过、不及、平气等术语来自何处:这三个名词,《内经》中其义有二,一指时令节气。太过,谓节(时)气先 ...

金栋按:平气之说来自古历法,即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当然,《内经》不完全是原义。请参看第六节


“古历法”这提法可被解读为现在的历法不用此法,实际不然。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进行划分,最初一开始只是简单把太阳年周期日数用24去平分;后来发现实际上地绕日运行并非均速,有天文历法家提议按照一周天360度等分24份,每个节气对应黄道上的一个特定点,所以有了2个计算节气的方法,故而把前者称为平气,后者称为定气。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用平气还是定气,从一个节气转到另一个节气,并不刚好发生在每天的某一特定时刻。而对古代术数家来说,这个叫“入气”的时刻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之前和之后同一个日月干支的不同称谓和由此而来的阴阳五行特性。由此亦可看出古代术数的局限性。

点评

谢谢! 欢迎补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 17:45
86
发表于 2016-3-1 17:3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8:01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00:18
金栋按:本节题目,犹如近代学者顾颉刚《古史辨》有“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故本节当为本书自序。自 ...

好帖,很喜欢看金栋先生的帖。

点评

欢迎批评及提出宝贵意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 17:43
是金栋,不是金东。 谢谢!欢迎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 17:40
8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7:40:47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3-1 17:39
好帖,很喜欢看金东先生的帖。

是金栋,不是金东。
谢谢!欢迎交流。
8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7:43:03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3-1 17:39
好帖,很喜欢看金东先生的帖。

欢迎批评及提出宝贵意见!
89
发表于 2016-3-1 17:4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8:01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17:40
是金栋,不是金东。
谢谢!欢迎交流。

不好意思  已经改过来了
9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17:45:41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6-3-1 10:19
“古历法”这提法可被解读为现在的历法不用此法,实际不然。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进行划分,最 ...

谢谢!
欢迎补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15:43 , Processed in 0.06189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