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气凌心证【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11-21 20:25:02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1 19:24
中医证的范围与西医病理的范围,许多时候是大部分重叠,就可以看做对应。中医书上一般表述为“相当于” ...

本来想说中西医概念的关系,忘记咱们说的是病理,应该举病理的例子,举的病名的例子,看起来就混乱了。呵呵,不好意思。
中医证型相当于西医的病理。概念内涵重叠的地方很多,但两个概念完全重合的不好找。
本帖讨论的水气凌心与西医的右心衰竭就大部分范围重叠。
再比如,大肠湿热与肠道感染、肺热与呼吸系统炎症、湿邪中阻与消化不良等等。这些几乎找不到一个完全重合的例子,但确有相当多的重叠部分。
32
发表于 2016-11-21 20:27:0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1 17:12
阳虚水泛,倍克于心(火),
        什么是阳虚水泛??

这个问题,您自己先得明确,否则,提问也问不到关键处。从前后您的几条看,您对“水“的概念认识是含糊的。

点评

是你自己糊涂。  发表于 2016-11-21 21:54
33
发表于 2016-11-21 21:59:4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是你自己糊涂

----------------------------
是吗?您讲讲,水气凌心的水,是个什么东东?

点评

你说呢  发表于 2016-11-21 23:02
你说呢?  发表于 2016-11-21 22:21
34
发表于 2016-11-21 22:19:0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1 11:28
《伤寒论》中汗吐下三法用之不当,引起心阳虚,肾阳虚。心阳虚用苓桂术甘汤;肾阳虚用真武汤!在《金匮要 ...

      说明先生对于中医理论非常生疏,苓桂术甘汤证在《伤寒论》里,就是心阳虚,汗吐下用过头了,是失水!而水气凌心,则是水气太过,遏制心火,还是心阳!很明显二者的病机不一样,症状也不一样。阳虚水泛水气凌心证有水肿;心阳虚没有水肿,而且是失水!!
         治疗方剂都是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也是一样的,既治水气又治失水!先生不感到奇怪吗??
         把这些都搞清楚了,再拉扯西医。我可以告诉先生,与西医理论完全相符。

点评

苓桂术甘汤证在《伤寒论》里,就是心阳虚,汗吐下用过头了,是失水!而水气凌心,则是水气太过,遏制心火,还是心阳!很明显二者的病机不一样,症状也不一样。阳虚水泛水气凌心证有水肿;心阳虚没有水肿,而且是失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1 22:27
35
发表于 2016-11-21 22:2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1-21 22:4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1 22:19
说明先生对于中医理论非常生疏,苓桂术甘汤证在《伤寒论》里,就是心阳虚,汗吐下用过头了,是失水 ...

苓桂术甘汤证在《伤寒论》里,就是心阳虚,汗吐下用过头了,是失水!而水气凌心,则是水气太过,遏制心火,还是心阳!很明显二者的病机不一样,症状也不一样。阳虚水泛水气凌心证有水肿;心阳虚没有水肿,而且是失水!!
----------------------------------------
假如汗吐下了,病人就是不失水,您能把病人怎么样?要是再补上多多的水呢?凭什么汗吐下就要失水?
假如病人失水了,会不会出现燥热?阴虚则阳亢,怎么就出现阳虚了?汗吐下丢的是水,干嘛要阳虚呢?
阳虚就不能水气太过吗?

点评

希望李老师看了《伤寒论》或者西医的水电解质紊乱,再提问题!或者你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不要凭空想象提问题!!  发表于 2016-11-21 22:58
那是五苓散的适应症!你有兴趣吗??  发表于 2016-11-21 22:43
36
发表于 2016-11-21 22:48: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那是五苓散的适应症!你有兴趣吗??
-------------------------------------
不好意思,我发的帖又编辑了一下,您的点评是针对编辑前的。如果您的这条点评还不变的话,咱们就按您说的,接着五苓散谈。

点评

你提问题,我回答。  发表于 2016-11-21 22:59
37
发表于 2016-11-21 22:53:12 | 只看该作者
        假如汗吐下了,再补上多多的水,这时候是不是还处于失水状态?
==================================================
       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是:苓桂甘枣汤证,五苓散证,小建中汤证,茯苓甘草汤证,
       先生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
38
发表于 2016-11-21 23:00: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1 14:48
中西医融合观
那是五苓散的适应症!你有兴趣吗??
-------------------------------------

        希望李老师看了《伤寒论》或者西医的水电解质紊乱,再提问题!或者你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不要凭空想象提问题!! 
        你提问题,我回答!
        请继续。
39
发表于 2016-11-22 06:30:51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你们有问题提问了吧!
        我来试试阳虚水泛证的五行传变,你有兴趣吗?

点评

非常有兴趣。您讲好了,五行在水气凌心这个证型的辨证论治就有用了,要是一个个辨证论治的内容都可以用五行解读,我就不否定五行了,我和您一齐支持、宣传五行。 “一个个”,不对,这个要求太高,五行能解读辨证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2 11:09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06:38:4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1 14:27
苓桂术甘汤证在《伤寒论》里,就是心阳虚,汗吐下用过头了,是失水!而水气凌心,则是水气太过,遏制心火 ...

阳虚水泛水气凌心证有水肿;心阳虚没有水肿,而且是失水!

一一概括的好,至于正确与否,后面可继续讨论深化,至少目前有个明确的内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21:32 , Processed in 0.0521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