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从经方看医经“五行说”的临床价值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8-6-24 10:57: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2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02:0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6-23 15:25
所以,“五行存废”问题,也争论了百年有余吧!以后,可能还将继续争论这个问题。

以中医理论而言,“五行”不能废,或者说“五行”之“五”不能废。否则,以此构建的庞大的“天人相应”理论体系,则无法实现。

以中医临床而言,以《伤寒论》112方和《金匮要略》262方为临床依据,可以完全放弃“五行说”。

以上这就是鄙人的观点。

点评

以中医理论而言,“五行”不能废,或者说“五行”之“五”不能废。否则,以此构建的庞大的“天人相应”理论体系,则无法实现。 -------------------不是废不废的问题,而是要实事求事,搞明白医学的五行是什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4 14:03
43
发表于 2018-6-24 11:0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6-24 07:44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24 06:57
黄帝内经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是古人探索自然与疾病抗争过程得出的非常粗浅的经验认识、经验理论,这 ...

黄帝内经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
————————————————
  《内经》可不是建立在唯心论的基础上的,而她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科学著作。

  五行学说创立的本旨,是从自然现象中探索出来的规律,尽管牵强附会的地方太多,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相对于巫术迷信思想来说,已经是伟大的进步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对自然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进入了被淘汰之列。这本是人类认识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结局。

  五行学说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后来无限神化五行学说的装神弄鬼者。



点评

又来了,内经一多半的内容与经络有关,经络理论难道不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您是一边反对五行,一边维护阴阳,一边维护内经。。。。内经是是实实在在的伪科学著作,如何在你嘴里就成了科学著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4 11:0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4
发表于 2018-6-24 11:08: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5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6-24 11:15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6-24 10:54
《内经》非写于一人之手,一代之时,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几个朝代之丰富完善。成书于西汉,是多数人认 ...

《内经》每篇完全编辑在一起的全书之成书年代和《内经》每一篇文章成于何时,是两码事!

点评

不论【《内经》每一篇文章成于何时,】,气化贯穿其中。  发表于 2018-6-24 17:44
46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11:27:49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6-24 10:54
《内经》非写于一人之手,一代之时,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几个朝代之丰富完善。成书于西汉,是多数人认 ...

就以《灵兰秘典论》这一篇为依据,分析一下《内经》能否成书于西汉?

点评

今医所用《内经》,经王冰编辑而成,今人无以见内经古本,据序言,多有错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5 09:32
篇中“中正”、“州都”之官,是东汉、三国时期曹魏以后才有的官名。不知此篇《灵兰秘典论》如何能跑到西汉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4 15:03
47
发表于 2018-6-24 11:27:59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24 07:08
又来了,内经一多半的内容与经络有关,经络理论难道不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您是一边反对 ...

经络理论难道不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

————————————————
  经络循行路线固然有误,但那属于科学不发达时期的必然现象,现在科学发达了,已经明了了,那就纠正过来吧。

  实事求是、客观理性,是做学问者必须遵守的原则。

  理性者的言论,力求反映、服从自然客观规律;反之,非理性者的言论,势必反映、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



点评

经络理论中最基本的经络循行就是错误的,如何纠正?难道学习融合观先生一样直接训诂成神经系统,然后给中医高唱赞歌。。。。。。 如果要实事求是,那么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不是刺激经络循行治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4 11:33
48
发表于 2018-6-24 11:32:41 |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8-6-24 11:33: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0
发表于 2018-6-24 11:42:57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24 07:33
经络理论中最基本的经络循行就是错误的,如何纠正经络理论的错误?难道学习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直接把经络训 ...

  经络这个名称的本意,就与“神经”相接近。当年将nerve翻译成中文名称“神经”时,肯定是受到了“经络”的启发、影响。否则,为什么不翻译成脉管、筋脉、、、?

点评

问题是人体内根本就不存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4 11: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05:31 , Processed in 0.0912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