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8-9-14 16:5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9-14 09:01 编辑

《伤寒论》传世一千多年以来,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问道,却未能读懂,原因何在呢?
——此类专家能人认为几千年来只有自己才读懂了伤寒论,别人都没读懂,实在有些大言不惭!
22
发表于 2018-9-14 17:51:5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和《内经》自成体系,这怎么可能,难道中医是两个不是一个?开什么玩笑?!
23
发表于 2018-9-14 17:55:59 | 只看该作者
我中医爱好者不赞同、不同意,希望《伤寒论》专家学者逐一批驳之。
24
发表于 2018-9-14 17:59:30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和《内经》要分家么?!
25
发表于 2018-9-14 21:29:2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认为胡希恕是一高明者!
汤液论可能为伤寒论的本真!现时所存的伤寒论,不排除存有王叔和的撰改!
 胡希恕认为伤寒论是辩证不是辩病的言论,识意准确真切!许多不知中西医本真差异者却在把中西医混为同一而胡说!
伤寒论的本真是持脉症而证!也就是后人所概括出来的八纲辩证。


26
发表于 2018-9-14 22:02:12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9-14 11:29
今通行本《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应该理解为二人合著。

王叔和“撰次”是什么意思?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点评

金栋按:撰,撰写,撰著。次,次序,排列次序、编排次序。所谓撰次,指既有撰写,又有编排次序之义,非惟指编排次序而言。为什么如此说呢?可以与康平本《伤寒论》作对照,一目了然!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5 09:38
27
发表于 2018-9-14 22:05:0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9-14 11:14
以《汉志·方技略》为律,《伤寒杂病论》属经方家(学派),《内经》《难经》属医经家(学派),二者不是 ...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与医经理论有关系吗?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4

点评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与医经理论当然有关系。比如桂枝汤化水为气,卫外驱邪。没有医经的营卫学说,怎会用桂枝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5 09:48
28
发表于 2018-9-14 22:06:5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9-14 11:02
今通行本《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一书,实际上是由张仲景与王叔和合著。张仲景以《汤液 ...

《伤寒论》取材于《汤液经》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4

点评

不对,《伤寒论》以内经为体,以《汤液经》为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5 09:52
29
发表于 2018-9-14 22:09:29 | 只看该作者
钱超尘:《伤寒论序考》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5

点评

依据康平本把这23字作注释看,不但于《伤寒论序》文气无伤,而且更觉雅洁。但是,如果把此23字当作正文原有字句看,虽文气稍显枝蔓外,而于内容则觉充实。我个人倾向于此23字原是注视之文,后来窜入正文。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5 10:40
30
发表于 2018-9-14 22:12:15 | 只看该作者
从经方看医经“五行说”的临床价值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3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09:58 , Processed in 0.1465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