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论坛上的几位看不懂《内经》中的“人始生,先成精”就是指现代医学中的受精卵?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8-9-22 13:1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2 05:18 编辑

中医基础理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2
发表于 2018-9-22 14:01:5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9-22 13:09
古人把好大米称为精米,精字一词由此引申。人的生命活动中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中医称为精。
宝贵的东西多了 ...

胡卵。
23
发表于 2018-9-22 14:05:4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9-22 13:09
古人把好大米称为精米,精字一词由此引申。人的生命活动中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中医称为精。
宝贵的东西多了 ...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946
24
发表于 2018-9-22 14:10:5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22 13:14
精是好东西,能造人的东西当然属于精。

一一精,是能造人的东西。

陈先生,论坛讨论问题,发现对方的错误,就指出错误所在,不要直接用扣帽子的方式下结论,许多无谓的争吵就由此产生,影响正常讨论。

我前面说的精,其中一种是造人的精,不知道哪个概念转移了?利用转移概念的方法转移话题,叫偷换概念,您可以把我转移概念的地方指出来,属于我表述错误,可以改,属于我观点认识与其他人不同,可以讨论。

25
发表于 2018-9-22 14:11:4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22 13:16
中医基础理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这些物质多了,有许多,您认为,包括不包括造人的精?
26
发表于 2018-9-22 14:16:50 | 只看该作者
精是现代好东西的合称,为了叙述方便,古人又说,精藏于肾。这样一来,肾也成了精的代名词。所谓肾藏精,其实肾就是精,补肾就是补精。

精是怎么发现?古人不可能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实验的方法,古人不但没有显微镜,连解剖用的工具也不行,只能从活人身上观察。只能从治病过程中推理。

精,有管生血的,有管生骨髓的,有管纳气的,有管造人的……这么多好东西,古人都用精一个词来代表,是不是太笼统了?咱们先说造人的精,一个一个说。

点评

说的很对,这就是对人体生理宏观视角的解读,与现代生理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知识,划等号没有很大意义  发表于 2018-9-22 16:01
27
发表于 2018-9-22 15:0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2 07:10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9-22 06:10
陈先生,论坛讨论问题,发现对方的错误,就指出错误所在,不要直接用扣帽子的方式下结论,许多无谓的争吵 ...

陈先生,论坛讨论问题,发现对方的错误,就指出错误所在,不要直接用扣帽子的方式下结论,许多无谓的争吵就由此产生,影响正常讨论。

我前面说的精,其中一种是造人的精,不知道哪个概念转移了?利用转移概念的方法转移话题,叫偷换概念,您可以把我转移概念的地方指出来,属于我表述错误,可以改,属于我观点认识与其他人不同,可以讨论。

——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指构成生命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成份。

李老师说精是造人的东西,是受精卵。受精卵是发育为生命机体的。受精卵本身可以做为构成生命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成份?胎盘倒是可以的,把它碾碎了服用,可以成为“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或者把受精卵也炮制碾碎服用,这样把它变成‘’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8
发表于 2018-9-22 15:09:11 | 只看该作者
先天之精是先天之精,受精卵是受精卵,二者没有关联。

先天之精是指机体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构建与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如核酸、酶、激素等),和后天之精相对。后天之精,主要是指经脾胃吸收的构建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受精卵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生殖之精相关。


先天之精是先天之精,受精卵是受精卵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904
29
发表于 2018-9-22 15:16:00 | 只看该作者
精化气,是指后天之精(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在先天之精(酶、激素等)参与调节下,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能量,为机体细胞、组织、器官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提供动力。
30
发表于 2018-9-22 15:24:4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三羧酸循环?有什么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这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分布在线粒体。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最有效的方式都是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该循环。
特点:1.中间产物在循环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即本身无量变。
2.在三羧酸循环中,共有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以NADH+H+和FADH2的形式进入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合成ATP。
3.乙酰辅酶A不仅来自糖的分解,也可由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中产生。
4.三羧酸循环既是分解代谢途径,但又为一些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前体分子。
生物学意义: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2 16:52 , Processed in 0.0943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