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主神明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22:4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0-1 15:11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1 12:27
中医名词的实是中医赋予的,代表的是中医的内涵,因此中医的名与中医的实是相符的。
西医名词的实是西医赋 ...

中医的名实相副,那就要讲清楚中医名实相副的逻辑关系,不能以西医的来理解,那你要说清楚按中医的什么来理解?讲不清楚,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真正的回答还是强词夺理的诡辩?中医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好像都可以对,错了也可以貌似很对,诡辩的也可以成为雄辩,就是因为认识不清。



12
发表于 2018-10-1 23:44:53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1 14:48
中医的名实相副,那就要讲清楚中医名实相副的逻辑关系,不能以西医的来理解,那你要说清楚按中医的什么来 ...

中医的名实相副,那就要讲清楚中医名实相副的逻辑关系,不能以西医的来理解,那你要说清楚按中医的什么来理解?讲不清楚,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真正的回答还是强词夺理的诡辩?中医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

一一中医的脏象学说,特别是五脏的概念,源于解剖,不同于解剖。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概念,是生理的、功能的概念,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过程的集合。
13
发表于 2018-10-1 23:47:00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1 14:48
中医的名实相副,那就要讲清楚中医名实相副的逻辑关系,不能以西医的来理解,那你要说清楚按中医的什么来 ...

王不留行
《内经》时代的心确实是指的心脏。  

一一五脏的概念,源于解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发表于 2018-10-1 23:51:31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尤其是《难经》,里面的心,确实就是指解剖器官的心脏。


不要先争心脏还是大脑主神明。先思考一下,古人,能用什么方法把心和神明联系在一起?
前面讨论脾主运化时,千总说,鸡司晨、犬守夜,是自然而然的。这个比方既是错误的,也是对中医不负责任的。
15
发表于 2018-10-1 23:54:3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1 23:47
王不留行
《内经》时代的心确实是指的心脏。  

一五脏的概念,源于解剖。
-------------------------------------------------
谁能解剖出来一个“神明”?五脏的名称是来源于解剖,五脏的功能也是解剖能发现的吗?
源于,这个词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源于是什么意思?
中医理论多少年,就在这种模糊概念中讹以传讹,要不会几十年一点进步也没有。
16
发表于 2018-10-1 23:5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10-1 16:1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10-1 15:54
一五脏的概念,源于解剖。
-------------------------------------------------
谁能解剖出来一个“神 ...

谁能解剖出来一个“神明”?五脏的名称是来源于解剖,五脏的功能也是解剖能发现的吗?

一一您把"思维意识"解剖一下?

生理功能,生理活动好靠解剖研究吗?
17
发表于 2018-10-1 23:59:5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10-1 15:54
一五脏的概念,源于解剖。
-------------------------------------------------
谁能解剖出来一个“神 ...

源于,这个词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源于是什么意思?

一一没有什么高深的意义,可以请教一下小学语文老师即可。
18
发表于 2018-10-2 06:05:2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没有读懂《内经》的缘故!

点评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023&extra=page%3D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 13:21
19
发表于 2018-10-2 06:42:3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不是凭空人为,而是从用药实践总结来的。我觉得是因为很多养心安神药同时有养血活血功效,通过养血活血也能安神志。同时解剖而知心脏与血液的关系为心主血脉,故将神志归到心的名下,而且对用药的指导作用很好。
20
发表于 2018-10-2 06:59:4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传入中国之前,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肾藏精、肝主疏泄、肺主气,没有人怀疑,也不存在名实不副的问题!
      西医传入中国,存在一个西医中国化的问题。即西方医学、西方语言转换为(翻译为)汉语、中国古代医学语言的问题。这个过程大约从明朝万历年间直到新中国成立,也就是中西医汇通时期。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在肚子里明摆着,西医的解剖学也看到了心脏、脾脏……解剖学器官,这是共同参照物,从解剖学的角度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中国化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是许许多多人的智慧,包括许多中国的、西方的科学家、医学家、语言学家。他们使用的参照物只有西方解剖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06:32 , Processed in 0.0597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