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dministrato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看王锡民老师《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的读者?你们在哪儿呢?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10-8 16:05:31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是特鲁多铭言——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1837年,患了结核病的特鲁多医生来到人烟稀少的撒拉纳克湖畔准备等待死亡,因为在那个年代,结核病就是一种不治之症,一旦罹患,只有死路一条。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他沉醉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偶尔也出去爬山打猎,过着悠闲的日子。渐渐地,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的体力在恢复,不久居然能完成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876年,特鲁多迁居到了荒野之地撒拉纳克湖畔。后来,创建了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村舍疗养院”。特鲁多还成了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并创办了一所“结核病大学”。
  1915年,特鲁多医生最终还是死于结核病,但是,他比当时罹患该病的大多数人的生存时间要长得多。
  他被埋葬在撒拉纳克湖畔。让他名声远扬的,并不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而是他墓碑上刻着的话,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
  对于这句铭言,有人说它总括了医学之功,说明了医学做过什么,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也有人说,它告诉人们,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还有人说,它向医生昭示了未来医学的社会作用。安康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自成
  医学是面向人而生的,是为了呵护人的健康、解除人的种种不适而产生的一种专门的学问。就本质言之,医学是为了人、为着人的。过去,医学所要救助的目标一直是生病的个体,而非人类这个物种。这句铭言就是对医学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医学,揭示了医学的真谛。时至今日,很多医务人员仍在践行着这句铭言,表达着医学对生命的挂牵。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既神圣,又质朴。治愈、帮助、安慰,对于医学和医生来说,是沉甸甸的6个字!
  “去治愈”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这里的分寸把握很精细。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而患者也不要盲目相信医学的“本事”,对医学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算治愈了,医生也应该客观地评估其成效。事实上,绝大多数医生都追求精湛的技术水平,试图做一个真正能“治愈”的人。这也是医学的人文性使然。
  给病人以援助,是医学的经常性行为,也是医学的繁重任务,其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治愈”。技术之外,医生常常要用温情去帮助病人。从古至今,一切医学技术都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帮助。医学的作用只是帮助而已,不必渲染夸大其“神奇”。通过医学的帮助,人们才能够找回健康、保持健康、传承健康。
  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安慰也是医学的一种责任,它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决不能敷衍了事。如何学会安慰病人,坚持经常安慰病人,是一个大课题,很见功力!
  可以说,这句铭言明确了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属性。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20:18:25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8-10-8 09:08
据不可靠消息,目前佳木斯市某书店还有两本新书待售,售价即定价(64元人民币),有想要购买的可与该书作者 ...

  这个我来解释一下,出一本书,仅仅版号就是几万,作者不可能就因为几十块钱在网上跟大家争执这么久。
  另,不论书多少钱了,关键是,你要看这本书吗?如果看,就准备快递费吧。书钱不用你付,看完后,再来跟王锡民老师讨论吧,否则王老师一说你没看过书就提出那么多疑问、评价算盲评,你就哑火了
13
发表于 2018-10-8 21:24:5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0-8 06:27
网上售书有心机,私下经商无厘头。

请教千总,您这“心机”、“无厘头”词是好话呢还是贬义呢?
14
发表于 2018-10-8 22:03:54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0-8 08:49
“《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
一本书名有语病(语句不通)的书,估计读者是少之又少的。元气、阴 ...

您试着把“元气、阴阳“”清楚、明白”地讲讲。
15
发表于 2018-10-8 22:52:05 | 只看该作者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10-8 20:18
  这个我来解释一下,出一本书,仅仅版号就是几万,作者不可能就因为几十块钱在网上跟大家争执这么久。 ...

是啊,争的是是非真假,不是几十块钱。我和王锡民教授的交流已经结束,已经有了结论,没有必要为此再继续浪费时间精力了。至于是不是非得要看过王锡民教授的书才能与其交流、才能有所结论,各有所求、各有所需那就要看对谁了,对你可能必须,对我则完全不必,因为我需要的网上和王锡民教授已经都给我了。我一直没说但是需要说的是,王锡民教授一直是以一个教授的身份在推广他的破解,从来都是自以为是,从来都听不进不同意见,这对他本人是不利的、对与他交流的网友是不公平的,他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不断地狡辩、不断地污蔑与他交流的网友水平低层次不够,执迷不悟,咎由自取,本人爱莫能助在此深表遗憾。还有,据网上公开和王锡民教授所述,这个坛子里就有几位总版主、版主、网友看过他的书并且赞赏他的观点,但是奇怪的是在王锡民教授和网友的交流、争论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到看过他的书并且赞赏他的观点的总版主、版主们出来为王锡民教授说几句话。也许有,但是我没看到吧,哪位看到了或者哪位总版主、版主或者王锡民教授本人可以纠正。据王锡民教授本人讲,他至少送出去几十本换来了不少的赞赏,但从没有听他说换来过一句批评,这是很不正常的,这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不过现在这所有的一切对我都已经是过去式了,希望对你和网友们、对王锡民教授本人有所参考吧。网上结识这么多朋友、接触这么多新奇的知识真的是缘分、真的得感谢你、感谢网络呢,怀着一颗感谢的心就说这么多吧。欢迎批评。晚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6
发表于 2018-10-9 08:3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8-10-9 16:4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10-8 22:03
您试着把“元气、阴阳“”清楚、明白”地讲讲。


李先生啊:我谈阴阳之话,可算不少了,如果你感兴趣,可慢慢查阅,至于元气,我谈得很少,因为它比阴阳简单得多,关键是要搞清元之意,元者,初、始、原、起、一也。元气不但在中医人中常说,连普通老百姓也常说:他最近大病了一场,元气大伤;她生病住院,做了大手术,大伤了元气。
17
发表于 2018-10-9 09:24: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18-10-9 09:50:49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8-10-9 01:24
请问柴胡汤大病初愈的病人有没有伤元精??人体哪个器官生产元精??元精的多少有没有计量单位??我不相 ...

元精(先天之精)、元气(生命的原动力),这些概念都是对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某种客观存在的概括与反映,都是有所指的,不是虚无。只是中医理论多偏重于从现象层面,从元精、元气的功能作用、特点特征方面去认识到其的客观存在,而不能从实体的角度去认识阐述相关概念的存在。这个必须借助于现代生理生化学的知识。

点评

这句话又成明白人了,平时经常糊涂,自相矛盾。  发表于 2018-10-10 06:33
19
发表于 2018-10-9 10:14: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
发表于 2018-10-9 10:19:29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8-10-9 02:14
这些解释如同古人用天狗吃月亮解释月食,月亮、月食现象客观存在,然而天狗不存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客 ...

这些解释如同古人用天狗吃月亮解释月食,月亮、月食现象客观存在,然而天狗不存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客观存在,然而元精、元气与天狗一样是古人创造出来的,不是客观存在。

一一参考一下原子的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8:54 , Processed in 0.0652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