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5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21:3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10月17日)的一技术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瘿病的内容。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古籍中有称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者。早在公元前我国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而《吕氏春秋·季春纪》所说的“轻水所,多秃与瘿人”不仅记载了瘿病的存在,而且观察到瘿的发病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指出了瘿病发病的位置。而瘿病主要是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引起,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在治疗中,我们不仅注重饮食调摄,还因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让我们共同期待王秀民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瘿病”病诊治的有关问题。
          瘿病过去很常见,也是中医研究了很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疾病。    自古以来, 中医取这个名称,而不提“甲状腺”,既和中医“不事切割”治疗方法有关,也彰显了与西医学的内分泌学说有区别。
          西医所说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既有“良性”与“恶性”的区别,也有代谢水平高低的“冷结节”与“热结节”的区别。
          其实,冷热结节,就是阴阳不同。
          中医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等常用治疗方法,都是立足于转化,与西医的对抗性治疗,以及切除手术是有很大区别的。
          因此可见,中医“以无为本”,对瘿瘤之病有独特的认识与治疗方法。

53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21:19:40 | 只看该作者
                   今晚天(10.18)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中“理血剂”的相关内容。



                   理血剂主要包括“活血化瘀”和“止血”剂两大部分。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理血剂的概念和活血化瘀剂中的部分方剂。涉及到的方剂有: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等方剂



                  让我们一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其中的“理血剂”的相关内容。



                《内经》说,血气者,人之神。又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由此可见,血很重要,因此,君主之官的心“主血脉”。

                 藏血,生血,统血,都不如“主血”,因此,血分有热,出血的时候,要“泻心汤”来治疗。

                 理血剂的“活血化瘀”和“止血”剂两大部分内容,前者解决血流不畅,后者解决血流失控。



                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等方剂可以酌情考虑。
53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4:47:3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8年10月19日1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刘敬章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诊断学》。

                  他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是黄疸,眩晕,心悸,不寐和疼痛的鉴别诊断。

                  这次讲座内容比较丰富,涉及的疾病非常广泛。


                  敬请期待刘敬章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zdx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了黄疸,眩晕,心悸,不寐和疼痛的鉴别诊断等学术内容很多。

                  我们处在中西医并存的时代,民众的知识背景,国家的卫生政策,都需要中医临床治病的时候,与时俱进,不得不考虑西医的病名与诊断。

                 只要大家深入掌握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有理论自信,疗效自强,就能传承自觉,体系自立,不断发展。         
53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22:15:3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0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中医针灸学》组王群才讲述下篇治疗各论中以下内容

                   包括痫证、癫狂、不寐、脏躁、惊悸怔忡、疟疾、感冒、咳嗽的具体内容

                   我们一起期待王群才届时给大家讲解http://www.ynjkcy.com/zjx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下篇治疗各论中的有关内容。



                  中医治疗疾病,不是直接针对病灶,也不是对准靶点,不是进行对抗和补充物质,而是“调动积极性”,把生命的自我调节能力,发挥出来。这是开发“内在的卫生资源”,西方医学对此缺乏认识,或者缺乏手段。

                  中医在这一领域探索了几千年,有很丰富的理论与技术,针灸治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痫证、癫狂、不寐、脏躁、惊悸怔忡、疟疾、感冒、咳嗽等内容,用西医的目光来看,似乎不相关,理解不了。

                 但是,这些内容,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并且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复制验证,安全有效。
53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1:46: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0月21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赵学敏。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1719年一1805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为清代医药学家,代表医著是《串雅内外编》《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的一生可以给当今中医式微(特别是民间中医药衰亡)的情景三个启示。



       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造就中医人才的摇篮。赵学敏的父亲为了能让赵学敏及赵学楷弟兄俩学好医学,不仅建造成利济堂、养素园且在其中放置许多经典医籍供他们学习,又在养素园之外开辟了一片药圃,让他们兄弟能亲眼目睹各种药物的形状而实地辨识。



      二、赵学敏生逢“康乾盛世”,有道明君康熙不仅重视传统医学,而且还大大促进了中西医的交融,这为赵学敏立足本土,放眼海外的学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赵学敏不以民间医药为“小道”而高度重视它,并不断地收集整理归类成册,为民间秘方验方的保留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当今民间医药面临消亡的时代,但愿赵学敏的治学精神能让有良知的中医人士及有关部门继承弘扬而为当今中医的复兴注入活力!

      当今,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氛围、社会的高度重视及政府的扶持,中医才有望复兴,这是中医辉煌历史的启示!



      我们一起期待曹传龙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名医赵学敏的学术成就。



      赵学敏所著的《串雅内外编》是有关民间中医“游方郎中”的经验集,这些游走在民间的中医,都有一身本领,有很多绝活。当然,也有一些江湖气,大忽悠也不在少数。

      挖掘他们的好技术,去掉水分,补充中医疗法,上升到学术圣殿,所以叫《串雅》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世界称为“百科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学习它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为它提出补充内容,就更“技高一筹”了。由此可见,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是非常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
53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1:5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一(2018年10月22日20: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一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咳嗽。

           咳嗽是以咳嗽阵作为主证的肺系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咳嗽的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关于小儿咳嗽的记载,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该书对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病位等进行了论述,认识到小儿咳嗽多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病位主要在肺。小儿时期,许多外感、内伤性疾病及传染病都可兼见咳嗽症状,如果咳嗽不是其突出的表现,则不属于本病。咳嗽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气管支气管炎。

            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发病率极高,正确合理处理小儿咳嗽是防止咳嗽传变为肺炎喘嗽的重要措施,敬请期待马京雪医师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祝贺马京雪医师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了“咳嗽”的有关内容。

           小儿脏腑娇嫩,皮肤毛窍疏松薄弱,容易外受风寒,影响肺气不利,出现鼻塞咳嗽。

           这是外邪引发的疾病。

           当然,还有因为喂养不当,气血不足,脏腑不调,虚汗淋漓的内伤咳嗽。

            所以,《内经》说“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发病率极高,但是,小儿脏器轻灵,随拨随应,只要正确治疗,合理处理,小儿咳嗽也很容易治愈。

           临床上要区分,是突发、偶然一次的咳嗽,还是经常的慢性咳嗽,两者病因病机不一样,治疗也不可一概而论。
5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55:2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10月23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副秘书长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故《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那么,气对于人体都有哪些作用?气是如何运动的呢?

        请大家关注张培红副秘书长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气”、“气机病证”的有关内容。

         中医的经典之中,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气一元论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尽管不同的学者表述的语言、文辞有所不同,但是实质是一样的。也就是,世界从哪里来?

         中医、中国文化,都认为世界是逐渐形成,在没有天地的时候,叫“先天”,那时充满宇宙六合的就是气,后来有了天地(阴阳),逐渐生成万物。

世界是逐渐生成的,不是神造的。

         在中医的世界里,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之中,没有真空,天地之间都是“有形的气”与“无形的气”。

         所以说,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

       《内经》说:“血气者,人之神”。《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53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21:3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10月24日)的一技术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武宁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她讲述疟疾的有关内容。

            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常发牛于夏秋季节,但其它季节亦可发生。颈如险而瘿,水土之使然也,可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之于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类疾病:

           我国人民对疟疾的认识甚早,远在殷虚甲骨义中就有“疟”字的记载,而疟疾之名,则首见于《内经》,《内经》对其病因.证候、治法作了详细的讨论:《素问·疟沦》指出疟疾的病因是“疟气”,“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该篇还描述了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





           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和讲述了疟疾的有关内容。

            疟这个字,造字的初心已经难以准确说清楚了,但是可以从证候的描述可以看出,它对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殷虚甲骨义中就有“疟”字的记载。



         《内经》对于疟疾的描述,可以看到“疟邪”对人体的折磨,就如同妖魔折磨和虐待人体,摧残: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



          中医讲的道理很深奥,《素问·疟沦》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生命热”。



          所谓“并”,就是聚集,是斗争,正气和邪气的斗争。
53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1:4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0.25)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中“理血剂”的相关内容。



        理血剂主要包括“活血化瘀”和“止血”剂两大部分。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理血剂,活血化瘀剂中的部分方剂,以及止血剂的丰富内容。涉及到的方剂有:温经汤、大黄䗪虫丸、槐花散、小蓟饮子、黄土汤、胶艾汤等方。



       让我们一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其中“理血剂”的相关内容。

       气血是中医重要的学术概念,气生血,推动阴血,在脉中运行,维护生命健康。

       一旦,“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热伤阳络上出血,热伤阴脉下流红。”

        有出血,就要用止血剂。



      气血流通不顺畅,形成了瘀滞,就需要活血化瘀治疗。

        因此,理血剂主要包括“活血化瘀”和“止血”剂两大部分。



     今天晚上学习的温经汤、大黄䗪虫丸、槐花散、小蓟饮子、黄土汤、胶艾汤等方,都是著名的理血剂,可以辨证选用。
54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22:2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晚上(2018年10月2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刘云双讲述《中医诊断学》。

                  她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二部分,原文选录。第一:望诊,望诊又分为神色形态部分和舌诊部分。

                  让我们一起期待来自北京的刘云双的讲述和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zdx
                  祝贺刘云双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四诊的历代经典和名家的有关论述。

                  中医对于望闻问切的研究有几千年以上的历史,为的是“司外揣内”,断人体正气,精气神的盛衰,疾病的浅深,预后如何?可治与否?用何方法?有何忌宜?

                 虽然,中医不做化验,也不做透视,超声,放射检查,但是也有自身独特的检查方法,有独特理论指导,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因此,要做一名好中医,一定要努力学习前人的有关论述,充分吸收古人的成就,才能“闻得其阴,论得其阳,不出千里,决者至众”,像扁鹊,华佗,仲景那样,“名闻天下”,成为苍生大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9 09:43 , Processed in 0.1418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