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医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知识体系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8-11-6 16:31:42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8-11-6 08:20
1、我们知道,欧洲文化发源于希腊、罗马等环地中海区域,哪里的气候比起中国的黄河流域,温暖的多 ...

         1、 请仔细观察地中海周围的环境。     
        2、寒冷环境中连动物都冬眠,人类会猫冬。植物都会落叶归根,你怎么理解?你还能怎么理解?
        能不能真正过过脑子?
=================================================
        先生,诲人不倦,不生气,学生实实在在愚钝,理解不了【人类会猫冬。植物都会落叶归根】与知识体系的完成,有什么干系。
       请先生不吝赐教,就以上两个问题,帮助我正确理解。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6:38: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6 08:31
1、 请仔细观察地中海周围的环境。     
        2、寒冷环境中连动物都冬眠,人类会猫冬。植 ...

先生,诲人不倦,不生气,学生实实在在愚钝,理解不了【人类会猫冬。植物都会落叶归根】与知识体系的完成,有什么干系。



             哦,因为华夏这个知识体系是能量的知识体系,所以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可能你还不理解北方人类猫冬与能量有什么关系,请你现在到北方来试试,看你在外面不借助交通工具能跑多远。看寒冷能不能限制人类的活动范围?被限制的活动范围中你能看到多大的风景?古人说“读万卷书不若走万里路”是什么意思?同学,需要我做古文翻译不?
153
发表于 2018-11-6 16:42:5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我做古文翻译不?
==============================================
         我的古文知识比较差,还真的需要先生教教我。请先生不吝赐教。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6:47: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6 08:42
需要我做古文翻译不?
==============================================
         我的古文知识 ...


我的古文知识比较差,还真的需要先生教教我。请先生不吝赐教

       是的,发现了,不过这个需要先生自己好好学习,要天天向上。脱离了嗷嗷待哺的年龄,就不能在这样无赖了。

点评

我的古文知识的确不怎么样,看别人的解释比较多。  发表于 2018-11-6 17:02
先生无赖了!  发表于 2018-11-6 16:55
155
发表于 2018-11-6 17:00:44 | 只看该作者
      走万里路,是认识世界的好方法。即就是在黑龙江,一万里也到了海南岛了。这和知识体系的完成有什么干系??先生如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就算了。
        我们回到正题,讨论中国知识体系。
156
发表于 2018-11-6 17:07: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知识体系是“道”,我有同感。是“道”而不是“玄”。这个知识体系是在观察、实践中抽象出来的。
157
发表于 2018-11-6 17:18:11 | 只看该作者
   道,源于易。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易”发展为老子的道德经(道学)与孔子的易传(儒学),形成中国古代文明的支柱。
158
发表于 2018-11-6 19:49:20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8-11-6 15:06
是的,多看古籍,少看现代的,先生现在拥有的现代知识在古学问中够用了,但缺乏古代知识的熏陶 ...

啊,我看书少而杂,不认得几个字。请问您这个知识体系和中医有啥关系啊?是您独创的吗?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5:0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25 08:0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6 09:00
走万里路,是认识世界的好方法。即就是在黑龙江,一万里也到了海南岛了。这和知识体系的完成有什么干 ...

走万里路,是认识世界的好方法。即就是在黑龙江,一万里也到了海南岛了。这和知识体系的完成有什么干系??先生如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就算了。


环境的大小决定了知识体系的包容性:
            呵呵呵,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先生不是第一人,古人也有,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寓言,也最后形成了很有名的成语:坐井观天。

       黑龙江道海南岛的距离,拿现在的交通来说,一天功夫即到。现在很流行的就是旅行,但很多人都是不带脑子的旅行,而是肉体在旅行。黑龙江到海南岛,几千公里,还上不了万。但在这段距离中,黑龙江的雪是下不到海南岛的,呵呵呵,直接说在一样的时间里,气候是不一样的,饮食、风俗、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就是发生疾病也是不同的。而这人类都具备的这些习性也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如医学界北方的伤寒,南方的温病,它们的起源地就是两个地方。
       先生坐在家里,足不出户,读书就完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只是你的,你的知识体系无法去通约更大环境的气机变化。古人也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终知此事要躬行。一地一环境,一乡一风俗。西方喜食酸,南方嗜甘淡,道理何在?难道你北方人喜食咸就认为东方人食辛(腥)是错的。
      古人过去为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还知道游历求学,你以为你坐在电脑背后,百度一下就万能了,但百度是百度,它不是你的,东拼西凑搭建的体系会坍塌的。
       人可以懒惰,但思维不可封闭。


点评

先生说的,都是你自己!  发表于 2018-11-7 15:34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5:1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7 07:2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6 09:07
中国古代知识体系是“道”,我有同感。是“道”而不是“玄”。这个知识体系是在观察、实践中抽象出来的 ...



         先生的道看来不玄,请将你不玄的道讲出来,让大家看看。什么道路了,规律了,让医源看看这个不玄的道能扯出几条道路和规律。就像前面先生说什么俄罗斯知识体系,土耳其知识体系,让先生拿出来,就含糊其辞了。

      近代除了对道理解为道路,规律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演化。这才是真正的“玄”。
     不要为了争论而争论,或不择手段,胡编乱造,这不是君子所为。嫉妒、傲慢是人性本能,无可厚非,因为人都有执着,因此傲慢;人都有嫉妒,才有进步。但不希望造假或无根据的乱说。每个人在说出来时,就代表了自己。当人家问你所说的详细情况时,怎么面对,只有顾左右而言他。都是有脸的人,所以一定要面对。

点评

你也没有拿出你自己认为的知识体系是什么!!你自己知道什么是知识体系吗?世界上有几个知识体系??  发表于 2018-11-7 15: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3 10:50 , Processed in 0.06723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