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5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22:0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11月14日)的一技术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武宁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_遗精的内容。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其中因梦而遗精的称“梦遗”,尤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谓“滑精”。必须指出,凡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长期五性生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其中因梦而遗精的称“梦遗”,尤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谓“滑精”。必须指出,凡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长期五性生活者,—一月遗精1-2次属生理现象?如遗精次数过多,每周2次以上,或清醒时流精,并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症,则属病态。   本病记载首见于《内经》,该书称遗精病为“精自下”,并对起病原因、兼见证候,均有闸述。《灵枢,本神》篇指出:“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
       让我们期待武宁的精彩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遗精的有关内容。
        遗精是一个患者难以启齿的疾病,也颇不容易求医问药,因此,很多人就如同《红楼梦》的一个病人那样久病不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自从中医学建立的时候开始,古人就很重视肾精的顾护,《黄帝内经》认为“肾藏精,主水,为先天之本”。其关于肾精与身体健康的论述也很细致,说有“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生长和衰老的规律。又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阴阳)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因此,固护肾精,意义重大。
治疗遗精,也必须辨证论治,很多情况下不是滥用补药可以治愈的,需要清心火(相火),宁心神,固肾水,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本病。



56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7:0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1.15)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建辉与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中“祛湿剂”的相关内容。

                   祛湿剂主要包括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湿化浊剂五大部分。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前两部分的内容。涉及到的方剂有: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当归拈痛汤等方剂。

                   让我们一起期待马建辉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马建辉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其中“祛湿剂”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到的方剂为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等。
                  祛湿是中医独特的学术内容,湿是六气之一,也可以是六淫之一。
                  “凉生燥,热生湿”,夏天暑热,也是生机勃发的季节,万物繁茂,大地一派生机,如同人的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
                  一旦,人体的机能下降,脾失运化,就会造成湿邪内犯,水湿内停,产生很多相关疾病,中医治疗也分化湿、利湿、燥湿、逐湿的不同情况。


56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22:04:51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群友,中医同道们,大家好!
        本周五(11月16号)晚上8: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雷宝淳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医诊断学》附篇的歌诀选读。今天先学习《察舌辨证歌》和《诊色歌》两部分。两首歌诀均是望诊的内容,利用歌诀方便学习记忆。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欢迎大家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zdx


        祝贺雷宝淳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附篇的歌诀选读。            

        他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察舌辨证歌》和《诊色歌》有着浓郁的中医特色,古人在学术传承的时候,很重视歌诀的利用。
中医说的童子功,主要是背诵的知识,这也是《内经》说的“先师口传心授”的内容。
        歌诀的内容往往很凝炼,概括性很强。
        不知道大家休息了没有,《素问》的大部分文字都是“韵律文”,很容易背诵,也就是具有“流行性元素”,这个特点是其传承千年的原因之一。
        保定市的学龄前儿童王玄一可以背诵《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将近一万字。
        当年,路志正大师下放农村,没有教材,他靠着背诵的知识,培养了两个儿子,他们虽然没有读过中医大学,但是回城不久就成了医生,很快就考上了研究生!
        这样的杏林佳话,是代不乏人,经常出现的。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1:49:3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1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下篇治疗各论内容:
           包括崩漏、带下、胎位不正、滞产、乳少、阴挺、急惊风、遗尿、疳疾病症的具体内容
           届时王群才和大家共同学习以上内容http://www.ynjkcy.com/zjx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下篇治疗崩漏、带下、胎位不正、滞产、乳少、阴挺、急惊风、遗尿、疳疾病症的有关内容。
        针灸治疗的广泛性,在中医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不存在任何疑问的“普适技术”   ,只是西方医学传入之后,或者针灸治疗走出国门,才有了“质疑针灸疗效,问难针刺原理”的学术问题。
        研究针刺麻醉原理的时候,发现针刺可以促进神经递质内啡肽等类吗啡物质的合成与释放。
       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令,要限制麻醉药止痛药的使用,推动包括针灸治疗在内的替代疗法,要提供医保报销。
        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针刺治疗原理,推广这个技术,是一个有利因素。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05:2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1月18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一家陈实功。陈实功(1555一1636),字毓仁,号若虚,别号六和堂主人,明代崇川(今江苏南通)人,为明代著名中医外科学家,外科三大学派之一“正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外科正宗》,在临床上提倡内外并治,刀针与药物相结合的临床治法;在学术上提出了“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的外科证治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著《医家五戒十要》,指出患者应人人平等,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为医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陈实功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医学成就,这与明代重教尊医的良好风气息息相关。明政府十分重视医学教育,除官办医学之外,还大大鼓励支持家传、师承及个人办医,并又大力实行世医制度,加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兴盛繁荣,使得中医学在明代,尤其是明代后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今,面对中医式微的情景,我们也应该大力提倡并重视中医教育,将院校之外的家传、师承弘扬起来,也可鼓励有实力的个人开办中医教育,并激励世医之家薪火相传,这样,中医何愁不能复兴!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明朝末年著名医学家陈实功的学术成就。
                 陈实功(1555一1636)是中医外科的代表人物,著有《外科正宗》,全书共12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分析详尽,论治精辟,治法得当,并附若干医案,令人信服。
                中医外科的历史很悠久,《周礼》之中的“疡医”是鼻祖。《韩非子》说扁鹊“以刀刺骨”,“病者忍痛”,可以让“扁鹊尽巧”,那个时代麻醉药似乎还没有发明出来,手术的痛苦不言而喻。
                此后,华佗有了麻沸散,手术的痛苦降低了,但是,中医没有继承华佗开腹疗疾切除病灶的学术特点,只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道路。否则,如果中医经常开腹做手术,《医林改错》这本书估计在孙思邈之前就出版了,不会等着王清任来写。
               陈实功先生《外科正宗》所治疗的“外科病”,大多病灶在体表,是“脏腑之外”的病。
               因此,他所说的“正宗”,与人们心目之中的开肠破肚不一样。
               这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与西医不一样的地方。

              西医的外科,不是外治,是内治,是到里边去治。是“内病内治”思想指导下的技术。
              因此,西医的外科,不是陈实功《外科正宗》所论述的范围。
              西医的外科“不正宗”,与陈实功的“正宗”,可以说不是一个标准形成的。
56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2:10:2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18年11月1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鹅口疮和呕吐。
            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为症状表现与鹅口相似,所以称为鹅口腔,又因为鹅口疮的疮面满布白屑如雪片,故而又称为雪口。
            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病症。古人认为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由于呕与吐常常同时发生,所以合称呕吐。呕吐的发生无年龄和季节的影响,而以婴幼儿及夏季容易发生。凡是内伤乳食、大惊卒恐,以及其他脏腑疾病影响到胃的功能,导致胃气上逆者,均可以引起呕吐。及时治疗,预后比较好,经常或长期的呕吐,则会损伤胃气,津液耗损,气血亏虚。
            敬请期待马京雪医师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祝贺马京雪医师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儿童鹅口疮和呕吐的有关内容。

            鹅口疮,又称为雪口,常见于新生儿,或者体质很弱的婴幼儿,可以清洗之后,用青黛粉外搽。
            呕吐可以发生与任何年龄的儿童,总与脾胃虚弱,喂养不当、内伤饮食有关系。
            中医的治疗,虽然可以辨证论治内服汤药,但是,不要忘记外治,小儿按摩、针灸、贴药,都有很好的疗效,也很容易被患儿的家长所接受。
儿童不容易自己掌握吃东西的量,也容易被一些五颜六色的“垃圾小食品”所吸引,因此,加强监管,注意“病从口入”,防止“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很重要的。
因此,中医有“欲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当然,“三分”不能太过,太过也是弊端。
56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9:22:4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11月20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中医学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及推拿学的理论核心。
        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独到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疾病、拟定治则、处方遣药,特别是针灸、推拿以及气功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灵枢经》云:“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经络系统的概念,经络系统的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走行和交接规律、分布、流注次序,以及十二经脉的循行。
        请关注朱胜君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祝贺朱胜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 经络学说的有关内容。

        经络学说是中医独特的学术概念,是为了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而建立的学术理论,离不开天地阴阳、脏腑机能、气血精津液、表里上下、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基本条件的支撑,在中医临床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相当于地上的河流,是古人互相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天地之间充满生机的保障。
《灵枢经》云:“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
也就是说,有生命就应该有经脉,没有经脉就没有整体之间的联系。
疾病的生成,也和经脉的作用不能发挥有关系;
中医治病也离不开经脉,治病水平高低也与对经脉学说的把握分不开。

56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09:4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11月2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刘敬章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郁证的内容。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者易怒喜哭,或者咽喉如有异物梗塞等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元代的《丹溪心法》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著名的方剂。自明代以后,逐渐把情志之郁作为郁证的主要内容。清代的王清任对郁证中血行淤滞的病机作了必要的强调,对于活血化瘀法在治疗郁证中的应用做出了贡献,并创立了血府逐瘀汤等久用不衰的有名方剂。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反应性精神病等都可以参照本节内容进行辨证施治。

               让我们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郁证的有关内容。

               郁证是中医特有的学术概念,《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人体气机通畅,升降出入不足是疾病,太过也是疾病。
               又有“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的有关论述。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就形成了“郁证”。
               朱丹溪继承前任有关学术经验,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著名的方剂。为后世治疗开辟了道路。

56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1:4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1.22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中“祛湿剂”的相关内容。

         祛湿剂主要包括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剂五大部分。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后三部分内容。涉及到的方剂有: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

       让我们一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祛湿剂”的相关内容。

今天涉及到的方剂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

湿证的形成,与季节气候有关,更与人体的正气关系密切,尤其是肺脾肾三藏的关系密切。

天地之间,人在气交之中,“水从天上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土居中央。

湿证的形成,与肾主水,脾之运化,肺气输布,心阳强壮都有关系。

5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22:4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2018年11月23日)晚上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刘敬章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有关脉学的部分内容。脉诊,也叫"切脉"或者“号脉",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大特色。古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下不少的宝贵经验,对于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斗争的情况,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些医家过分夸大脉诊,说得神乎其神,以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诊察,这是片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必须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证论治是我们中医人永远的灵魂。按疾病的一般规律,脉证绝大多数都是相应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脉上的反应也会和其他症状不相符合,也就是所谓的“脉证不符”。此时就应该全面分析,区别主次和真假,可以“舍脉从证”或者“舍证从脉”。让我们共同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zdx
                 祝贺 刘敬章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脉学的有关内容。
《史记,扁鹊传》说,扁鹊是脉学的创始人,“至今言脉者,由扁鹊也”。

"切脉"或者“号脉",是脉学的一部分,不仅要辨别不同的脉象,关键是要理解脉象背后的意义。


中医与西医都摸脉,但是结果不一样。中医摸脉,可以“尽见五脏症结”,西医摸脉只能反应心血管的有关内容。
扁鹊认为,脉与天地阴阳有关系,是通过研究呼吸与脉动的关系,脉动与气行的关系,气血循行与天道自然的关系,来研究是否健康。

不正常的脉,有五损脉,也有五至脉。
都是精确计算的结果。
司马迁说扁鹊“”守数精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07:14 , Processed in 0.04966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