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萧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冠肺炎中医方案评议(下)- (2/2)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1 05:56:2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20-10-30 14:58
“迄今为止,中医没有拿出这次疫情中,中医究竟治疗多少病人?危重病人多少?典型病人多少?轻病人多少 ...

关于"一个详尽的,系统的,客观的总结":公平的说,这个其实很难,非常难。

先讲总结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不是要证明中医药有效或如何起效(这是融合观先生不用看数据就可以做的),而是要找出在这次战疫里,有些什么地方做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即做得不好或不够好、甚至是错了的),以为未来改革创新的问题导向。要达此目的,光客观两个字就非常难。

第一是有不同的团队和应对策略。用中药的有3个院士领军的团队,其他不属这3个团队的可把他们归入另一个。这4个团队中,张的最好办,因为他是全包一个医院用中药漫灌的方式专治轻症,所以医护-病人-处方用药是最简单的。

但仝、王2个团队就很不一样了。我相信他们2个团队里应以医生为主,最初进武汉后就一头扎进重、危症的治疗,病人、医生、甚至每天的方药都不同(尤其在初期)!而重危症的救治还须与西医一起治。而西医所用的药(譬如抗生素和激素类),用的不对还会对病家产生负面作用,出了问题肯定大家会互相推责。

要做到公平公正不仅要把这些医案分类处理,还要把全过程的处方用药变化考虑进去,得出来的结果就不纯粹是几个方子的比较,还混有医生水平的比较!这就很麻烦了。因为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某一医者决定用某方但其实不对证,但此方用在其他病家身上却有好效果,如果只是光从方子的结果去分析,会显示此方的效果至少不是最好,但却可能是医者的错!

能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才是真正的高手。所以把几个院士放到战场去让他们各自表演,高下立判。同理,不要以为做总结比治病简单,怎么可以使它变得简单又能达到总结的目的?这才是考验主事者的智慧。



12
发表于 2020-10-31 07:33:56 | 只看该作者
              
正义人士只是同意毛主席多年前就已给中医药指出的方向:以中西医结合引领中医药的现代化。先生同意么?


如果同意,就不要老是拿着仲景的神主牌装腔作势了。

====================================================================

       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逐步在我国医学界出现。 这被认为是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原始出处。


         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更准确地阐述了他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想: “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搬要搬一些,但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



13
发表于 2020-10-31 07:38:1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要以中医为主导,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而不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概念就不清楚。

点评

所以嘛,大家本来就是“道不同”,说什么“萧铁先生给中医界指出了方向”,言不由衷嘛  发表于 2020-10-31 08:16
14
发表于 2020-10-31 08:23: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现代化,仍然是现在的主流意识,即官学研体系的意识,即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体系。
15
发表于 2020-10-31 08:28:3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嘛,大家本来就是“道不同”,说什么“萧铁先生给中医界指出了方向”,
========================================================
          院士们和你的思路是一样的,只是他们不敢明说!你的确给他们指出了科学道路,如同先生所说官学研一条龙的中国特色科学主义。
16
发表于 2020-10-31 08:3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0-31 00:47 编辑

        官学研一体可说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成形,只是那时的主要问题是“先天不足”,
        改革开放的第一件标志性事件是恢复高考,到中期的高校扩容,恰逢碰上高科技渐成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国上下又以西方体制为师,官学研产很快成形并不断壮大,甚至可说是赶超了西方。可以说,今天中国的经济奇迹离不开此一制度优势。
         官学研产一体化这个“顺应时代需要”的发展方向,不管你喜不喜欢,只会继续加强。
         由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且经由体制上加以固化,中医的基础理论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建国初期,甚或倒退到明清时期
================================================
        这些具有哲理的话完全正确。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引进了先进的、科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经济大发展;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思想,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所以,全盘西化是错误的,我们只能吸取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复兴中国文化,清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思想,即机械唯物论的科学主义。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1 08:53:13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中医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是啥意思?我承认我不是很明白,本来已经很详细地在一楼讲了。这里再简单讲一下。第一,这句话的背景应是暗指前两次战疫(张有参与非典战疫)和此次战疫之初,中医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第二,在毛时代,只有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2种体制,而现在则是[纯]西医|[纯]中医|中西医结合3者并行的体制。但这次所谓“中医主导”的中医,是三种并行体制中的纯中医吗?应该不是,是中西医结合里的中医生。但这个提法能满足一些纯中医的虚荣心,故反对阻力最小。

所以,大家唯一有共识的地方就是:相关部门不应好像已经完事,而应该切实拿出证据说明习给了这把尚方宝剑之前和之后,战场上的指挥/部署有什么变化,如何体现了“中医主导”,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当然,最后要用事实数据说话。别的不说,卫健委的官网上的《方案》版本最早的只见到第三版。我怀疑第一、二两版很可能没有中医治疗的部分。如果的确是这样,那“中医主导”的指示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之后不把它们放在官网里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位可以找到第一和第二版来看看?


18
发表于 2020-10-31 08:56:1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化复兴首先复兴的就是《伤寒杂病论》,这次疫情得到了验证。张仲景不懂科学,没有显微镜,也不懂辩证唯物论、现代化……他的方剂把绝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人治好了。现代化的西医束手无策!什么道理??

点评

什么道理?天下皆知:叫”知其然“  发表于 2020-10-31 09:20
19
发表于 2020-11-3 17:42:37 | 只看该作者
疫情结束之后,中医界举办“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的专题会议,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中医学术界的动向。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经典有效。可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随着语境的变化,语意的变迁,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在现代语言体系下变得异常艰涩难懂,不同的解读则带来了多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在脱离古代语境词意后,就变得非常的形而上学和抽象。一度鱼目混杂,引发部分人对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和曲解。
      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的目的:分别就中医学核心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如阴阳、五行、气、经络、运气、脏腑等展开讨论和多学科碰撞。吸收现代科学前沿成果及现代语言解读等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其意义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旨在探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我们用了50年研究中西医的关系,近20多年来出版了四本书:《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从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辨证论治层次,把中医理论整体进行了现代哲学、西方医学的语言阐释,解读与现代社会沟通,与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不谋而合。

点评

什么层次都有,就是缺少了现代科技思维层次,光你那“血是中医血液是西医”的“语言解释”就笑死人。故所谓 “与现代社会沟通”云云,纯属自说自话,明显不符合新时代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要求。  发表于 2020-11-3 20:03
20
发表于 2020-11-3 20:32:0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6 07:25 , Processed in 0.0597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