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说内经》是一本什么书?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1-4-23 07:04:20 | 只看该作者
   书中错误不少,但是,作者努力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可以理解,不要过于吹捧。
62
发表于 2021-4-24 07:0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喻家言 于 2021-4-24 08:12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20-12-22 22:56
正义人士本来不屑和喻某这条“学术癞皮狗”争辩什么,不过,这喻某有个天下无敌的法宝叫“自由心证”,连融 ...
               请“正义人士”萧铁先生,出来散步,换下气,憋着真的很难受。
63
发表于 2021-4-24 18:09:56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4-22 21:01
重大失误与严重失事……!
        赵洪钧说:农历之称始自“文革”中,据说是当时主流媒体先 ...

        重大失误与严重失事的论证
        赵洪钧说:“农历之称始自‘文革’中,据说是当时主流媒体先使用的。总之,现行传统历法,至今没有标准或统一的名称。下文就称之为农历。”
       赵洪钧这段话,有二处明显错误。
       第一说:“农历之称始自文革”,明显重大失误。
        “农历”一词之称,始于中华民国,因为中国古代历法自始就没有“农历”的名称。
        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即公历)”,并禁用旧历(即《时宪历》)。但民间习惯了,对用旧历却屡禁不止。5·4运动后,(即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民间也顺应改朝换代,旧历不再称《时宪历》,于是“农历”一词才面世。又由于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文化宣传层面又将“农历”扩展成为泛指“中国传统历法”的统称。
         今日之农历,实际是明亡后,汤若望将《崇祯历书》改编成《西洋新法历书》即《时宪历》的原版,至今也不到400年。
        第二说:“现行传统历法,至今没有标准或统一的名称”,明显严重失事。      
        因为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与颁行》是2017年05月12日公开发布,于2017年09月01日实行。其间,在社会文化宣传各界引发了强烈的公开争论。如:废除“农历”,改称开创中华华夏文明5000年历史的“夏历”等等……。
        按照常情常理,洪钧先生理应知悉。      
        综上,由此派生出第三个疑问,赵洪钧先生为什么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公开否定,“现行传统历法,至今没有标准或统一的名称”呢?
       想必赵洪钧先生确有难言之隐……。

点评

接上楼理由如下: 四、无事实理由认定:七篇大论成书年代,使人匪夷所思。 赵洪钧先生,作为中研院首届专业的“东西方比较医学史”硕士研究生,理应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以事实为依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 06:3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4
发表于 2021-5-2 01:42:49 | 只看该作者
清——张飞畴运气不足凭说

谚云∶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所以稍涉医理者,动以“司运”为务。曷知“天元纪”等篇,本非《素问》原文,王氏取阴阳大论补入经中,后世以为古圣格言,孰敢非之,其实无关于医道也。况论中明明,时有常位,而气无必然,犹谆谆详论者,不过穷究其理而已。纵使胜复有常,而政分南北,四方有高下之殊,四序有非时之化,百步之内,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异。岂可以一定之法,而执非常之变耶。若熟之以资顾问则可,苟奉为治病之法,则执一不通矣。


65
发表于 2021-5-2 01:4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21-5-1 21:48 编辑

                                    五运说气学说,就是一个高级的文字游戏


我的论据:





一、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说”,经过机械化、教条化、公式化地加工,“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明一年五个季节的基本性质,这就是名为五运的基本意义所在。”本来就四季,但为了照顾五行,就强划成五季。





二、“一候五日,一气三候,一时六气,一岁四时。”认为世界是五种物质之特性的运动生成的,故弄出五行学说,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弄出个“一候五日”来。如此简单地认识,就能掌握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五行的分配十天干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而推测五运则与此大不相同,须把十干的阴阳干重新调整一番,而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戌癸。”之所以化运的十干要不同于五行十干的阴阳配合,是因五行十干的配合,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尽管两种配属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五行的相生不变,但这同样说明了五行的配属不准确,可以任意相配、相互矛盾。如此卜算出来的结果有多少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







四、“六质者,即经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为了配六气,将火分成君火与相火两种。那么木、土、金、水为何不弄上两个呢?





五、“六气者,即经曰风、暑、湿、燥、寒、火”,天气千变万化,而简单化成六种,将“六”视为真理而套来套去,而现实中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六、“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这些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肝病与饮食、精神状态、及感染等因素有关,而与春季没有必然联系。心脏病与感染(如心肌炎)、惊吓、高血压、阻塞性肺病、风湿病等有关,冬、春季气候寒冷时血管收缩痉挛等因素,也可使心脏病加重。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饮食物易发霉变质,如饮食不洁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机会较多。但实际情况是,胃肠病全年均可发生,并且与饮食是否规律、精神状态、劳逸是否适当等因素有关。肺病之哮喘则于草木开花季节花粉飘散时发作,沿海地区尤甚;慢性支气管炎则遇寒凉时易加重。肾病之风水与感染有关,泌尿系结石则在夏季及中国南方时,令人出汗多而尤重,慢性肾病则与食盐多少、体力强度、饮酒等有关。因此,四季对身体各个脏器的影响,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的寒温变化,对身体、食物、植物、环境等产生诸多影响,综合起来作用于身体所造成的结果,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综上所述,疾病预测与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一样,属于对自然界运动变化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古代医家创建了五运六气学说,为医学气象学和疾病预测学做出了努力。五运六气的作者,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打破了迷信思想,利用当时掌握的有限知识,想找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世界,预测季节气候与疾病发生的内在联系。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相对于今天还有那么多的玄学、神学论者而言,这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只可惜,其理论建立在正确的阴阳学说与错误的五行学说混合基础之上,而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因而“五运六气”学说只能为后人对疾病的预测起到了一次尝试的作用。





       同时,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如此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说”,其实质只是承载了古代的一些文化。但就其用途而言,说穿了,只有七个字:“高级的文字游戏”。

点评

你还叫别人教你基础知识?  发表于 2021-5-2 14:22
15分钟一刻  发表于 2021-5-2 07:53
直尺(竹子)的数学测量法你会吗?  发表于 2021-5-2 07:52
基础知识不牢,特别是数理化基础知识,立竿测影,几何测量法你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 07:50
66
发表于 2021-5-2 06:3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喻家言 于 2021-5-2 06:46 编辑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4-24 18:09
重大失误与严重失事的论证
        赵洪钧说:“农历之称始自‘ ...接上楼理由如下:                           
        四、无事实理由认定:七篇大论成书年代,使人匪夷所思。
        赵洪钧先生,作为中研院首届专业的“东西方比较医学史”硕士研究生,理应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以事实为依据的论证“七篇大论成书年代”,就是所引用的书面证据,必须注明来源与出处,也就是说引用的文献材料、资料、或者其它的相关关联证据必须要有依据。
       不能以似是而非的语言,如:“现经多方考定”,或者道听途说,如:“网上一篇文章说”,作为论证依据的证据使用。
             否则,这与赤裸裸的忽悠有何区別?
        附:      
        正说内经《<内经>时代》补注,第530页,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赵洪钧著,金栋补注。原文摘录如下:
         “七篇大论的成书年代
       【原文】                                    
         要断定七篇大论成书的上限,第一条证据是:中国何时开始用干支纪年。这一点现经多方考定为始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七篇大论之成书自应在这之后。
      【自注】        
        网上一篇文章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
        说明:      
        以上摘录出处,包括来源于赵洪钧著名的同名著作的《内经时代》以下两书,相互印证证明:
        1、《内经时代》赵洪钧著1985年内部资料,第120页。        
        2、《内经时代》修订版,第173页,学苑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赵洪钧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运气七篇的真伪及其与《内经》其他篇章的关系问题 (摘录:方药中、许家松著《运气七篇讲解》207年10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4页。该书第一次出版是1984年6月。见附图) 现在通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2 13:25
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的权威证据一: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科技史文库,《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第65页摘录: “表明最迟在汉武帝时代人们已经在运用干支纪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3 17:30
67
发表于 2021-5-2 07:50:1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21-5-1 17:45
五运说气学说,就是一个高级的文字游戏

基础知识不牢,特别是数理化基础知识,立竿测影,几何测量法你不懂

点评

董建军 发表于 2021-5-2 04:05 比如肝脏的运动函数常数的测量。 —————————————————————— 小董董你测量了吗?先测量你自己肝脏的运动如何?本老朽在此洗耳恭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 11:28
小董依然如此可爱  发表于 2021-5-2 10:12
68
发表于 2021-5-2 11:28:45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1-5-2 03:50
基础知识不牢,特别是数理化基础知识,立竿测影,几何测量法你不懂

董建军 发表于 2021-5-2 04:05
比如肝脏的运动函数常数的测量。
——————————————————————
小董董你测量了吗?先测量你自己肝脏的运动如何?本老朽在此洗耳恭听。

点评

高中知识  发表于 2021-5-2 13:56
69
发表于 2021-5-2 14:04:43 | 只看该作者
在肝脏上任意选一点,在这一点上用竹子做切割线,再做垂线,以切割线作为直角边斜边,以垂线上点作为两直角的交点,做直角三角形,得到两个直角边,这两个直角边的比就是肝脏的运动函数常数
70
发表于 2021-5-2 14:06:09 | 只看该作者
比值是八分之三,那么肝脏的运动函数常数是八分之三

点评

你这个比值是怎么鼓捣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 17: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7:22 , Processed in 0.0553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